地瓜什麼時侯種?怎樣種?

用戶3705129250027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的草根小盛,我是一位生活在農村的草根農民,喜歡土地上植物的氣息,喜歡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喜歡綠色、質樸、原生態的三農生活。本人喜歡農業多年,對三農有自己的感悟,首先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希望能把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農村的鄉里鄉親,來幫助你們,下面就是我的分享:

地瓜一般什麼時侯種?

地瓜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紅薯,而我國紅薯種植可以在春季和秋季進行,當然在早冬初期也可以進行育苗。而對於春季而言,我們一般都會在一月下旬就開始育苗,然後到了三四月份就可以進行栽種了,而對於秋季紅薯來說,一般在六月中下旬進行育苗,到了八月底就可以栽種

地瓜一般怎樣種?

對於紅薯而言,我們都會深耕起壟進行種植,而種植方式有育苗移栽和扦插都可以。

對於初春種植紅薯來說都是育苗以後移栽的比較多。我們做子紅薯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排水比較良好,而且地勢比較高的沙質土壤來進行種植,紅薯是一種喜肥植物。一般我們在深耕土壤前都要施加足夠的農家肥,一般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公斤加25公斤的一些三元複合肥。起壟高度在30釐米左右,而壟距就大一些,要在75釐米左右進行。

移栽以後及時澆透水一次,以進行緩苗,到了栽種一週以後我們就要進行補苗,對於一些死苗、病苗要及時地拔除。當地瓜生長到中期的時候,我們要對他進行一次翻耕除草,同時還要進行提蔓,以抑制它的藤葉過度的生長,從而促進紅薯根塊對於營養的吸收,最終促進紅薯根塊的膨大。如果在這期間紅薯藤葉生長特別慢旺盛的話,我們還要對他進行摘心處理。最後就到了收穫的時候,我們一般會選擇在晴天進行。而且我們收穫的地瓜不要馬上進行收藏,最好是放在田間翻曬半天左右,蒸發一些水分使它更利於儲藏。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內容供您參考,希望上面的分享能幫到您,我是頭條號“草根小盛”天天分享三農生活,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您幫忙點個關注或者點個贊吧,如果您有這方面的需求或朋友家人需要,請把這篇文章收藏或轉發給他們吧!謝謝了!


草根小盛


《地瓜》

紅薯是人們非常重要的食材,老少咸宜,紅薯在我國種植區非常廣泛,而我國由於南北地區,氣候差異較大,紅薯的種植時節也是不一樣的,可以一年四季種植

種植時節與氣溫有關

紅薯是喜光植物,光照充足有利於進行光合作用,塊根的產量就會高,所以溫度在22到23攝氏度最適宜紅薯塊根的膨大,紅薯塊根膨大的最低溫度不能低於16攝氏度,所以在四月中下旬氣溫穩定在15攝氏度以後最適宜種植春紅薯;夏紅薯也叫麥茬紅薯,在每年六月春小麥割完起壟後開始種植,黃淮以北地區主要種植春、夏紅薯;秋紅薯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種植,秋紅薯主要種植在氣候溫暖的南方省區,比如福建、江西等地;而海南省憑藉優越的氣候條件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紅薯,冬季在11月份左右可以栽種冬季紅薯。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時間及時的栽種紅薯秧苗,不可過晚栽種,這樣會縮短紅薯的生長週期,使紅薯塊根膨大時間縮短,產量變低,品質變差,每晚栽種一天,每畝可減產1%左右。

紅薯種植管理。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挑選好合適的種植時節和紅薯品種以後,就可以種植了,在種植的時候需要如何管理才能獲得高產豐收呢?

種植前先將土壤深耕曬白,施夠足量的底肥1000千克到2500千克使土壤疏鬆肥沃,和紅薯專用的複合肥20到30千克促進紅薯的生長,起壟整畦,插放紅薯苗在隴上,蓋土,注意肥料不要接觸紅薯苗防止傷苗。

地膜覆蓋,地膜起到增溫保墒的作用,如果氣溫較低,需要及時覆蓋薄膜,保護紅薯秧苗不受凍害。

​紅薯苗載種後,需要及時的澆水,防止紅薯苗枯死,如果遇到旱季應當小水滴灌利於,紅薯苗紮根成活。

紅薯栽種一個月後,莖葉生長加快需要大量的肥水,應施加有機肥和6到10斤的尿素,同時需要中耕培土一次,鬆土保墒,封壟後拔除大草。

及時摘頂、提蔓。當紅薯主莖葉長到50公分以上後,就要及時的摘頂,防止莖蔓徒長,消耗養分;在雨季莖蔓很容易生長不定根,分散莖葉的養分,提蔓可以抑制莖蔓生長不定根,使養分集中供應塊莖的生長。

最後在紅薯塊根膨大期,土壤表層會出現裂縫,此時從裂縫澆灌肥料,一般每畝用硫酸銨4-6千克兌水400-600千克,或者腐熟的人糞尿250千克兌水750千克,

如何種植地瓜才能得高產呢

對於紅薯來說就有很多的品種,比如黃心紅薯、紫薯、煙薯25號、濟薯25號以及很多沙地紅薯。這一兩年來紅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中。

人們對於紅薯都是比較愛吃的,比如比較有名的煙薯25號紅薯,更加適合烤著吃,而且烤熟以後金黃色的紅薯肉以及薯糖流出就讓人食慾大增。對於紅薯而言,我們都會深耕起壟進行種植,而種植方式有育苗移栽和扦插都可以。

對於初春種植紅薯來說都是育苗以後移栽的比較多。我們做子紅薯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排水比較良好,而且地勢比較高的沙質土壤來進行種植,紅薯是一種喜肥植物。

一般我們在深耕土壤前都要施加足夠的農家肥,一般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公斤加25公斤的一些三元複合肥。起壟高度在30釐米左右,而壟距就大一些,要在75釐米左右進行。

移栽以後及時澆透水一次,以進行緩苗,到了栽種一週以後我們就要進行補苗,對於一些死苗、病苗要及時地拔除。當地瓜生長到中期的時候,我們要對他進行一次翻耕除草,同時還要進行提蔓,以抑制它的藤葉過度的生長,從而促進紅薯根塊對於營養的吸收,最終促進紅薯根塊的膨大。

如果在這期間紅薯藤葉生長特別慢旺盛的話,我們還要對它進行摘心處理。最後就到了收穫的時候,我們一般會選擇在晴天進行。而且我們收穫的地瓜不要馬上進行收藏,最好是放在田間翻曬半天左右,蒸發一些水分使它更利於儲藏。



阿鵬航拍


您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劉晚檸,90後回鄉創業女大學生一枚,用我的知識幫助您,您的點贊和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地瓜是以地下塊根為食用部份,所以在種植中應選擇土層深厚、保水保肥性強的砂質土壤較好,在進行播種後,要進行催芽,同時要及時補苗,在土瓜生長過程中,應進行中耕除草、追肥水灌、打花摘心等管理,促進產量。

地瓜的生長習性

地瓜為喜溫喜光蔬菜,生長期要求較高的溫度條件,發芽期要求30℃的溫度,地上部及開花結莢期適宜的溫度為25~30℃。塊根生長髮育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廣,可在較低溫度條件下膨大生長。但溫度低於15℃,則生長髮育受抑制。對土壤的要求較嚴格,適宜的土壤條件方能獲得高產優質,要求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不適於在黏重、通透條件較差的土壤上種植。

地瓜的種選地整地

地瓜的食用部分是地下塊根,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保水保肥力強的砂質壤土為宜。前茬收穫後,進行整地。地瓜塊根的形狀與品種、土壤及耕作有關,扁圓形品種若耕作太深,肉質根往下竄,形成長形根,纖維增多導致品質下降,一般以耕17~20釐米為宜,而砂壤土僅13~17釐米即可,紡綞錘形可稍深一些。每畝施入草木灰500千克、腐熟廄肥2000~3000千克。播種前15天將土塊打碎耙平,做成1.2~1.3米寬的高畦,畦溝深25釐米左右,以利排水。

地瓜的栽培品種

1、早熟種:植株生長勢中等,葉片較小,塊根膨大較早,生長期較短。塊根扁圓或紡錘形,皮薄,纖維少,單根重0.4~1千克,鮮食或炒食。其品種有貴州黃平地瓜、四川遂寧地瓜、成都牧馬山地瓜、臺灣馬來種、廣東順德沙葛等。

2、晚熟種:植株生長勢強,生長期長,塊根成熟較遲。塊根扁紡錘形或圓錐形,皮較厚,纖維多,澱粉含量高,水分較少,單根重1~1.5千克,大者可達5千克以上。適於加工制粉。常用的品種有廣東湛江大葛薯、廣州郊區遲沙葛、臺灣圓錐形種等。

地瓜的播種方法

1、催芽:地瓜種子堅硬,幹籽播種發芽慢而不整齊,生產上多采用催芽播種。催芽前應精選種子,選老熟、飽滿而新鮮的作種。催芽時先浸種10~12小時,吸水膨脹後放在25~28℃的溫箱中催芽,每天取出漂洗1次,經4~5天選已萌芽的種子播種,分2~3次播完。

2、播種:地瓜一般用直播,播種方式可分為爬地種植及支架種植兩種。爬地種植一般行距50釐米、株距33釐米、每穴播種子l~2粒,每畝可種3000株,用種量為2千克左右。支架種植採用深溝高畦,畦高20~25釐米,溝寬50釐米,畦面90釐米,每畦栽2行,行間距50釐米,株距33釐米,每穴放種子3~4粒,每畝用種量為2.5~3.0千克,播後蓋土2~3釐米,播後15天即可出苗。

地瓜的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地瓜播種後15天幼苗出土,第一對基生葉出現後進行間苗、補苗,每穴留苗1~2株,最後定苗1株。補苗要及時,應選擇陰天將幼苗帶土團移栽。

2、中耕除草:地瓜在苗高7釐米至側藤鋪地之前抓緊中耕除草,中耕宜淺,切忌傷根,中耕時可培土4~7釐米,以免肉質根暴露土外,色澤變綠,品質變劣,但也切忌培土過深,塊根易呈長形。

3、水肥管理:地瓜苗期要及時鬆土和追肥,每松一次土,澆一次人糞尿,促其早發,到6月上中旬塊根膨大時重施一次追肥。如遇天旱,要注意澆水。若遇大雨應及時排水,若出現田中漬水,容易導致地瓜皮色呈褐色或塊根腐爛,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4、打花摘心:地瓜在5~6節開始抽花序,其後隨著蔓的伸長,幾乎每節生花序,如任其開花,則結莢累累徒費養分,根部不易肥大。故除欲留種子者而外,一見花序發生,應立即剪去,保留其葉片,以進行光合作用,大至分2~3次進行。在主蔓18~24葉時摘心,摘心後,蔓停止生長。

5、整枝搭架:當地瓜苗長至30釐米高時,每穴插小山竹或棉稈1根,搭成人字架,將相鄰的地瓜苗紮在一起讓藤爬上架。

6、採收留種:一般地瓜播種後經5~6月後可收穫肉質根,長江流域早、中熱品種在9月收穫,中晚熟品種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穫。生食塊根應早收,塊根脆嫩、汁多、味甜,但不耐貯藏。中晚熟品種涼薯皮薄、不耐霜凍,應在霜凍前收穫。一般畝產可達3000千克以上。

地瓜病蟲害防治

1、菌核病

【危害】為害地瓜的幼苗莖基部以及成株。幼苗莖基部呈水漬狀腐爛,可引起猝倒,成株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莖部、葉柄和葉片上發生水漬狀淡褐色病斑,邊緣不明顯,常引起葉或莖基部腐爛。

【防治】發病初期用30%的灰核殺星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20%異菌·多菌靈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40%的菌核淨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病毒病

【危害】為害地瓜的葉片。病葉變黃,嚴重時植株上部葉片全變黃,形成上黃下綠,植株矮化,並伴有明顯的落葉。

【防治】可用20%嗎胍乙酸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1.6%胺鮮酯水劑2000倍液或1.45%病毒必克500倍液噴霧防治。

3、地上害蟲

【危害】地瓜的地上害蟲有斜紋夜蛾、甘藍夜蛾、小菜蛾、豆卷葉螟等,主要為害地瓜的葉片。

【防治】可於低齡幼蟲期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000~5000倍液、蟲蟎腈1500倍液進行噴殺。

4、地下害蟲

【危害】地瓜的地下害蟲有蠐螬、地老虎、螻蛄、蚯蚓等,主要為害地瓜的塊根。

【防治】可分別於主蔓摘心後和塊根膨大初期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2次。

以上就是晚檸的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您,也歡迎您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