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鍋包肉,琥珀色是不是玉米澱粉?

極速多瑙河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華哥愛美食。炸鍋包肉,琥珀色是不是玉米澱粉?答案肯定不是的。琥珀色只不過是在炒制的過程當中添加的一種調料。下面我具體的把製作鍋包肉的方法流程說一下吧。

1.準備豬外脊,切成0.5cm厚的片兒。放入盛有清水的盆中,浸泡一會兒,撈出平鋪在砧板上,用刀將人肉拍松變成大片兒。將肉依次拍好。放入碗中加入點兒食鹽入味。

2.將玉米澱粉加水浸泡,倒出水,將澱粉糊倒在肉片中抓勻。放入五成熱的油鍋中炸制,撈出。待油溫在六成熱時,再次將肉片放入鍋中復炸一次,其目的使肉片更加酥脆。

3.鍋上火,加入少量的油。倒入事先碗中兌好的汁兒。(碗中有姜,蔥絲,蒜片,白糖,白醋,濃縮橙汁兒,少放點兒香菜梗段

)汁炒濃稠,倒入炸好的肉片,炒勻出鍋裝盤。一盤外焦裡嫩,色澤誘人的鍋包肉就做好了。(琥珀色)

小提示。鍋包肉不能勾芡兒。如果勾芡 會影響成菜的口感,肉片兒會回軟。不脆爽了。


華哥4751


雞蛋液


營養早餐說


很開心來回答您的問題:其實,用什麼粉在肉上面,都是由自己說了算,有的人喜歡用玉米澱粉,有的人則喜歡用土豆澱粉,只要火候掌握的好,都是可以成琥珀色的,下面我分享一下鍋包肉的來源跟做法,希望大家喜歡!

食材

豬裡脊肉300克,土豆澱粉150克,白糖100克,醋100克,醬油、鹽、香油、蔥、姜、蒜、香菜適量。

做法

1.首先把豬裡脊肉切成3毫米厚的大片,用適量鹽抓勻、入底味,澱粉加水泡透,待澱粉沉澱,把水倒出。

鍋包肉

2.把澱粉放到裝肉的碗裡,抓勻,蔥姜切絲,蒜切片,香菜梗切段。

3.鍋上火,加入3斤油,待燒至七成熱時,逐片下入掛好澱粉的肉片,炸至3分鐘左右,外表挺實、敲時有清脆聲撈出。

4.待油溫上升至八成熱,再下入肉片復炸,把糖、醋、醬油、香油調勻,肉炸脆用漏勺撈出。

5.鍋留底油,放蔥、姜、蒜炒香,放入炸好的肉片,烹入糖醋汁,顛翻均勻,加香菜梗,出鍋裝盤即可。

做法二:家常做法(1)

食材

豬肉200克(梅肉或裡脊),蕃茄醬25克,白醋25克,白糖25克,鹽2克,黃酒10克,姜、蔥、香菜、玉米澱粉適量。

做法

1.豬肉頂刀切半公分厚片,用1克鹽和10克黃酒抓勻醃上備用。

2.姜蔥切細絲,香菜切段兒備用。

3.玉米澱粉調成稠漿狀,放少許油再抓勻備用。

4.鍋坐油燒至七成熱,將肉片放進調好的糊中沾勻兩面,放入鍋中炸至定型撈出。

5.再將油燒至八成熱,放肉片復炸至表面酥脆撈出。

6.炒鍋刷淨放少許油大火燒熱,下蔥薑絲煸炒一下。

7.然後將肉片和香菜放進鍋中,一邊澆汁兒一邊炒至肉片沾勻汁水即可出鍋

做法三:家常做法(2)

食材

豬裡脊肉200克,雞蛋1個,胡蘿蔔1/2根,太白粉3湯匙,玉米澱粉4湯匙,糯米粉4湯匙,豆油200毫升,食鹽1/3茶匙,雞精1/2茶匙,料酒1湯匙,米醋5湯匙,白糖2湯匙,白醋2湯匙。

做法

1.豬裡脊切薄片,胡蘿蔔切絲待用。

鍋包肉

2.切好的裡脊放入大碗內,依次加入雞蛋和玉米澱粉。

3.然後加入糯米粉、鹽、太白粉。

4.把料酒加入到大碗中,將上一步加入的粉末調料融化。

5.雞精拌勻提鮮,醃製10分鐘,再準備一個小碗,加入白糖。

6.白醋和米醋也一併加入調成糖醋汁待用。

7.開大火,小鍋倒豆油,油七分熱時,把醃好的裡脊肉依次入鍋炸成淡黃色撈出。

8.待油再次燒開後,再次入鍋炸成金黃色撈出待用,.炒鍋倒底油,放胡蘿蔔絲炒香。

9.倒入糖醋汁,待汁熬製半稠起泡狀後,放炸好的肉片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做法四:家常做法(3)

食材

裡脊肉500克,胡蘿蔔半根,番茄醬2勺,玉米澱粉20克,白醋、白糖、鹽各適量。

做法

1.裡脊肉洗乾淨後縱向切成薄片,胡蘿蔔去皮後切成絲備用。

2.將玉米澱粉與溫水混合後,攪拌均勻。將肉片一一沾上均勻的沾上澱粉,沾上澱粉後的肉片放入五成熱的油鍋中,煎大約半分鐘,待肉片變硬挺了,撈出,控油。

3.所有肉片都炸好後,油鍋繼續加熱,到7、8成熱的時候,將所有的肉片一同倒入鍋中,肉片變成金黃色撈出。

4.另起油鍋,倒入少許油,然後倒入胡蘿蔔絲,翻炒均勻。然後放入番茄醬、白醋、白糖、鹽和少量清水的混合汁。再放入炸好的肉片炒均勻,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菜品歷史

清朝,旗人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漸漸對廚藝產生了興趣,後拜淮陽菜傳人陳才保(音)門下。1907年,鄭興文到哈爾濱濱江道衙門,當上官廚,給道臺杜學瀛料理膳食。道臺府裡經常會宴請國外賓客,尤其是俄羅斯客人。由於外國人喜歡吃甜酸口味。杜學瀛就命府內廚師變換菜餚口味。鄭興文就把原來鹹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這一改使哈爾濱成為鍋包肉的起源地。

鍋包肉

這道菜讓俄羅斯客人非常喜歡,每次吃飯都要點這道菜。由於用急火快炒,把鐵鍋燒熱,把汁淋到鍋裡,浸透到肉裡,所以起名叫“鍋爆肉”。俄羅斯人發“爆”音為包,時間一長,“鍋爆肉”就演變成為“鍋包肉”。

西安事變以前,東三省歸屬張氏家族管轄,很多道臺府裡的菜,都屬於禁菜、私菜。日本侵佔黑龍江以後,一些民間工藝、美食菜譜逐漸外流,鍋包肉也開始在哈爾濱以及外部流傳。遼寧人對鍋包肉進行了改造,最後一步改用番茄醬或者番茄沙司,外觀像極了哈爾濱的“櫻桃肉”,減少了鍋包肉原有的香酥金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