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隱祕角落之捕魚兒海之殤2

先不管天元帝是兒子還是孫子這事兒吧,再說回藍玉,他是怎麼知道北元小朝廷在捕魚兒海一帶的呢?自從應昌府也被明軍攻陷之後,北元小朝廷就過上了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北平府距捕魚兒海,也就是今天的貝爾湖,有三千里之遙,藍玉若是沒有確切的情報,他怎麼敢帶著十五萬大軍在茫茫的草原上瞎轉悠呢,真當自己是夕陽紅旅遊團了。

那誰是這個帶路黨呢,史書上沒說。筆者翻遍了明史,燒死了幾百萬腦細胞,如福爾摩斯探案般,抽絲剝繭,分析推理,終於找出蛛絲馬跡,這個帶路黨,就是大名鼎鼎的靖難名將榮國公張玉。


歷史的隱秘角落之捕魚兒海之殤2

張玉影視劇形象


納尼,看到此處的小夥伴們估計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吧,諸君如若不信,且看明史如何記載:“張玉,字世美,祥符人。仕元為樞密知院。元亡,從走漠北。洪武十八年來歸。從大軍出塞,至捕魚兒海,以功授濟南衛副千戶,遷安慶衛指揮僉事。又從徵遠順、散毛諸洞。北逐元人之擾邊者,至鴉寒山還,調燕山左護衛。從燕王出塞,至黑松林。又從徵野人諸部。以驍果善謀畫為王所親任。”

大元的樞密院知院是什麼官,相當於國防部部長,大明的五軍都督府都督,妥妥的一品大員。

元朝已經滅亡了,張玉還跟著元順帝逃到了漠北,按照今天的話來說,是鐵桿漢奸。張玉地位那麼高,又忠心耿耿,已過不惑之年的他為什麼要在十八年後又逃回大明呢?

這個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是為尊者諱,明史就一筆帶過,元史不見半點蹤影,元昭宗之後的歷史更是一筆糊塗賬,連皇帝都搞不清楚是誰,更別說一個樞密院的知院了,總之河南開封的中年油膩大叔張玉同志跳槽了,放棄了省部級高官的職位,做了一名可恥的帶路黨。

張玉既然是國防部長,自然知道北元小朝廷在哪兒,藍玉便信心滿滿的帶領十五萬大軍出發了,目標直指捕魚兒海。

長途跋涉數千裡的明軍於四月十一日到達距離捕魚兒海南四十餘里的百眼泉,卻沒有發現敵蹤,由於在草原上連續行軍一個多月,明軍現已是人困馬乏,如果此刻遭遇敵人埋伏,明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作為大軍統帥的藍玉猶豫起來,和手下眾將商議是否退兵。

定遠侯王弼慨然道:“我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一無所得,遽然班師,何以覆命?”

這一番話義正辭嚴,藍玉被說得啞口無言,只說了一個字:“然。”可以想象到藍玉當時肯定是臉上笑嘻嘻,心裡MMP。

藍玉然後令軍士穴地而炊,毋見煙火。然後大軍乘夜來至捕魚兒海南岸飲馬休整,並再次派出斥候偵查敵情,這次終於發現北元小朝廷的大營就在捕魚兒海東北八十餘里處。這一幕有點象美日中途島海戰的內味兒了。

藍玉大喜,遂令王弼為前鋒,率軍疾馳,殺奔北元大營。王弼擅使雙刀,號稱“雙刀王”,又剛diss了藍玉,藍玉肯定要派他打頭陣,藍玉的內心肯定是這樣嬸兒的: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天元帝一開始是應該知道明軍來打他的,但他有點託大,三四月間草原上還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明軍千里而來,糧草缺乏,必不能深入,故不為設備。

可巧這一天草原上又颳起了大風,漫天黃沙,白晝如晦,明軍已經殺到附近了,元軍還茫然不知。

不過天元帝還是有點第六感的,在這種大風天裡,他還是命令手下整隊北行,勒勒車的車頭都轉向北面,正要起行,忽然王弼大軍殺到,北元人眾大驚失色,太尉蠻子率兵倉促迎戰,被殺得大敗,太尉蠻子及其軍士數千人當場戰死,餘眾遂降。

趁此機會,天元帝脫古思貼木兒與其長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騎遁去。藍玉率精騎追之,追出千餘里,不及而還。

此戰獲天元帝次子地保奴等六十四人及故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妃並公主等五十九人。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平章八蘭等二千九百九十人,軍士男女七萬七千三十七人,得寶璽、圖書、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會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印一、銀印三;馬四萬七千匹,駝四千八百四頭,牛羊一十萬二千四百五十二頭,車三千餘輛,焚其甲仗蓄積無算。

捷報傳至京師,朱元璋大喜,下旨褒獎,將藍玉比之為古之名將衛青、李靖。至此永昌侯藍玉登上了人生巔峰。

失敗者的下場當然很慘,捕魚兒海之役半年後,天元帝與其長子天保奴被其部將也速迭兒襲殺,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率三千餘人嚮明朝投降。北元覆滅。

其次子地保奴因為對某事發表了不當言論,被髮配至琉球。

那捕魚兒海之戰對於戰敗者天元帝來說是喪事,對勝利者藍玉來說是喜事啊,何來之殤呢?俗話說樂極生悲,且聽我慢慢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