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什麼意思?孔子其實也講因果。

《易經》第31卦,鹹卦九四爻辭: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易經‖“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什麼意思?孔子其實也講因果。

孔子看到這段爻辭的時候,感慨萬千,說了一句特別有名的話,孔子說:天下何思何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天下人,你們為什麼喜歡整天瞎想呢?

孔子為什麼會勸誡天下人不要整天胡思亂想呢?因為孔子從“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悟出了凡是都有因果的道理,你想來想去是沒有用的。

那麼,“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很多種想法來來往往,心神不定,朋友們和你都是一樣的心神不定。

易經‖“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什麼意思?孔子其實也講因果。

讀儒家經典,基本上宋朝以後的解讀就不要看了,宋朝(包括宋朝)以後的人性惡化,那些所謂的儒家代表人物為了迎合統治階級的統治,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這基本就把儒家帶進溝裡了,原始的儒家從來沒有這種極端的邪說,所以,魯迅先生批判儒家是“吃人”的禮教,其實就是批判宋朝以後的所謂儒家。

很多人解讀易經喜歡引經據典,最後,看完以後也不知道他要說什麼,搞的神秘深邃,把對易經有興趣的小夥伴直接嚇跑了,易經其實沒有很複雜,最佳的方法就是先跟著孔子學易經,至於以後小夥伴們有什麼成就,那就另當別論了。

說的有點遠,我們還說回今天的主題。

易經‖“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什麼意思?孔子其實也講因果。

孔子讀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以後,發了好大一通感嘆,全文如下: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 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o)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孔子這段話,用我們現代的話翻譯過來就是:天下人為什麼整天瞎想呢?其實你們想來想去,就算你們有一百種想法,最後都走到了同一條路上,既然如此,天下人為什麼還要整天瞎想呢?

每天太陽下山月亮就升起,每天月亮消失太陽就出來。日月更換的過程中就成就了明天;冬天走了夏天來,夏天走了冬天又出現。冬夏交替預示著歲月變遷。往,意味著屈縮;來,意味著伸展。屈縮和伸展相互感應才是做有利的生存之道。尺蠖屈縮,是為了伸展;龍蛇蟄伏,是為了保全自己。

易經‖“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什麼意思?孔子其實也講因果。

孔子連續感慨天下人為啥喜歡瞎想?

這段話揭示了孔子一個重要思想,就是一切皆有因果。

月落日升,明天就來了;暑往寒來,第二年就來了。無論你怎麼想,這一切都不會因你的意志而轉移,所以,你何必百般思慮,苦苦經營呢?

尺蠖這種小蟲子都知道先屈縮後伸展才能前進,龍蛇們蟄伏起來是為了保全自己。這些行為都是有前因才有後果。

所以,我們今天的處境都是以前的“因”所造就的,是無法改變的,這個“果”也是像明天和歲月轉換一樣,無論你怎樣思慮,都是改變不了的。

很多人認為因果論是佛家獨有的見解,其實,兩千年前的孔子對此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

易經‖“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什麼意思?孔子其實也講因果。

我是劍寒,網文作家,詩人。每天和我一起讀點《易經》,你的人生將不再迷茫。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評論收藏關注轉發,您的每一個支持,劍寒都深感榮幸。再次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