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聯動發展

前瞻“十四五”| 做好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聯動發展

11月27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農交會網絡直播專區現場,直播達人們通過線上渠道展示推廣農交會的產品。

作者簡介

郭葉波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高國力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所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以下簡稱“四新經濟”),並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目前,“四新經濟”已成為各地區“十四五”時期搶先佈局的投資熱點, 其對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聯動發展的助推作用更是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如何在“四新經濟”的助推下做好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聯動發展迫在眉睫。

推動生產方式走向跨界融合

近年來,我國的“四新經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尤其是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一些中心城市發展尤為迅速。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沖擊下,“四新經濟”仍然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信息消費、網絡消費、平臺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需求快速成長。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四新經濟”的發展形態變得越來越豐富。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集成電路、基因技術、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各種新技術不斷湧現,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將對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智能製造、智能網聯車、智能機器人、無人機、分佈式新能源、石墨烯等新產業不斷催生並發展壯大;移動支付、電子商務、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網絡經濟、供應鏈金融、網絡辦公、網上教學、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創新發展,日益走進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四新經濟”正在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產生深遠影響,推動生產方式走向跨界融合,重塑生活的時空觀念和消費方式。

“四新經濟”在空間分佈上具有明顯的創新指向性。新技術更容易首先在創新基礎較好、市場經濟活躍的發達地區、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取得突破和實現產業化應用,然後逐步向中等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或中小城市擴散發展,即具有孕育的集中化特徵和發展的分散化特徵。在投入要素上更依賴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新產業對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依賴程度降低,而對數據、人力資本等新型生產要素的依賴程度較高,往往具有“輕資產”特徵。在投資營利模式上趨於多元化。與傳統經濟形態相比,新業態新模式的開放性更強,豐厚的創新紅利更容易吸引多元化資本進入,便捷的互聯網公共平臺可將多元化參與主體緊密聯繫在一起,營利環節也從直接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拓展到間接的增殖服務、網絡點擊流量等環節。在發展動力上受供需雙輪驅動。從供給側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催生一大批以信息技術、數字製造技術、新材料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新興產業,也將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的湧現。從需求側看,人民群眾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為“四新經濟”的發 展提供了需求動力。

推動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

實現耦合、協調與優化

實踐充分證明,“四新經濟”已廣泛滲透於經濟社會各個領域,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深度融合,成為引領創新和驅動轉型的先導力量,對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聯動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

由於“四新經濟”具有創新指向性,其孕育的集中化和發展的分散化特徵,有利於構建基於城市群協同創新的產業分工體系,強化中心城市與其外圍腹地開展產業分工合作,逐步從產業間分工深入到產業內分工、產業鏈分工,同時促進城鎮化人口向不同規模等級的城市集聚,推動實現城鎮體系結構優化,形成城市群協同分工效應,從而促進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在要素配置、空間分工上實現耦合、協調與優化。

從要素投入結構特徵看,“四新經濟”對人力資本、數據信息等新型要素的要求較高,發展“四新經濟”有利於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程度、提升勞動力市場的匹配度、發揮知識外溢作用,加快產能置換,在實現產業和人口等要素空間優化配置的過程中形成要素集散效應,產生規模經濟、集聚經濟,推動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從低水平的空間均衡狀態走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耦合、協調與優化。

“四新經濟”開放性強,具有投資主體多元化、營利環節多樣化等特徵,發展“四新經濟”能夠更好地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領域,同時也拓展營利空間、提升投資效益、促進產業升級,形成投資聯動效應,從而促進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在投資方向、項目效益上的耦合、協調與優化。

發展動力特徵看,“四新經濟”由供給側的先進技術驅動和需求側的多樣化需求拉動,通過先進技術為多樣化需求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同時也通過個性化需求引導科技創新方向,不斷創造出新的供給和新的需求,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促進國民經濟更高水平良性循環的供需動態平衡效應,從而推動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在發展動力、供需結構上實現耦合、協調與優化。

急需做好新型城鎮化

與產業結構升級聯動發展

“四新經濟”在推動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聯動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時期,應切實採取措施,在“四新經濟”的推動下做好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的聯動發展。

一方面,可以強化載體支撐,積極培育新型人口與產業協同集聚形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十四五”時期可考慮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武漢等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創業活躍的大城市郊區,合理佈局一批創新引領、產教融合的科學城,打造組群佈局、生態宜居的創新策源地,拓展職住平衡、商住平衡的新空間。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統籌推進各類產業園區、專業鎮等產業升級與空間轉型,完善企業准入和退出機制,打造新興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服務型製造,提高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綜合效益。支持基礎條件好、消費潛力大、引領時尚的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培育新型消費,推動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使其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產業升級、帶動就業增長的新引擎。適應人口老齡化趨勢,在氣候適宜、交通便捷的城市郊區、縣城、特色村鎮,加快佈局一批集文化、娛樂、鍛鍊、療養、照顧、陪伴等功能於一體的健康養老綜合體,引導人口和相關產業合理佈局。

另一方面,強化數據賦能,推動智能城市建設與數字經濟協同發展。加快構建城市數字產業體系,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積極發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先進製造業發展,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加快智能城市建設,推動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率先建設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群,完善城市物聯網感知體系,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智能交通、智慧管網、智慧水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養老、智慧社區等應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推動實現城鄉基礎設施通達度比較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此外,強化自主創新,推動城市群創新鏈與產業鏈耦合發展。加快構建城市群協同自主創新鏈,“十四五”時期應進一步推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共建,支持長三角地區 G60 科創走廊擴容升級,高標準謀劃北京—雄安科創走廊建設,加快培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走廊。加強大城市科技策源地龍頭創新與周邊區域產業培育引導,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引導在大城市創新策源地加快形成新產業區並逐步向周邊區域和中小城市進行產業、技術梯度轉移,促進各級城市人口與產業要素協同集聚。鼓勵東部地區發達城市與東北、中西部地區城市深入開展產業園區合作共建,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帶動欠發達地區城鎮化質量與工業化水平同步提升。

最後,強化“新基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新應用場景深度融合。當前,應統籌推進各級城市和城鎮之間的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合理佈局,統籌推進城鄉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結合場景創新、模式創新,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四新經濟”互動發展,支持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直播等各項技術進行融合,在賽事轉播、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創造全新的應用場景,加快雲辦公、雲教育、雲政務、雲醫療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為推進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聯動發展提供物質技術支撐。

責編:《中國報道》記者 張利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監製:何晶

▼ 新刊推介 ▼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