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身處一個喜歡發表意見多於聽意見的年代,我發現有一部分人他們從來不論事情的真假,看了一個掐頭去尾的短視頻便可洋洋灑灑地發表高論。最後你問他是否瞭解這件事的始末,他告訴你,沒有,我只是看了這個視頻而已。


很有意思,既然你都沒有了解整件事的始末,那你是怎麼幾大行幾大行地發表言論的?你讀書也是這樣讀完的嗎?囫圇吞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說到讀書的問題,有一本書特別適合現在的人們去看,那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艾德勒,曾經擔任《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五版的編輯指導。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莫提默·J.艾德勒。)


1."讀書這件小事"


這本書裡有一章叫"公正地判斷一本書",文中說: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意思很簡單,一本書你起碼要看過,得懂它說什麼,你才能去判斷你贊不贊成,同不同意,或者書寫得好不好、是不是廢話等等。


我們好辯,而好辯往往是為了勝利、為了贏而辯,這就已經忽略了辯論的出發點。這本書引用了亞里士多德《詩學》裡提到的一段話: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而這句話也剛好和亞里士多德的另一句話相呼應: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亞里士多德畫像。)


亞里士多德給了我們一個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的忠告,大家通常是為了贏而辯論,也就是為了辯論在辯論,但卻沒想到辯論的真正目的是要學習真理。讀書也是一樣,讀書首先要有一種謙遜的態度,這個謙遜不是要放下自己,完全丟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而是要重新想到什麼叫讀書,什麼叫學習。


2."讀書這件大事"


這本書將讀書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你從閱讀裡面獲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接近的新資訊,這非常簡單。好比一個人對瑪雅文明有所瞭解,他只要隨便翻一些相關內容的書,對他來說都非常好理解,只是增加了新的資料而已,並沒有動搖原來理解事物的框架。


或許對於讀書這件事來說,書中所提的的第二種閱讀才是最重要的學習,以一開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為基礎開始看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我在平時是相對於而言比較喜歡看書的,平時有機會有人可以說話或是聊天時也會討論自己喜歡看的書。但我遇到有些人看到一些看不懂的文章或書就會說作者太糟糕,非常差勁,寫得東西根本看不懂。他們從來不去懷疑到底是作者寫得糟還是自己的理解程度不夠。我認為,如果是自己的理解能力的問題就不應該掩飾與躲避,應該去想辦法看懂它。所謂"學習"二字的含義就是從不懂到懂的一個過程,如果我們讀書只是讀我們已經知道和懂得的東西,那何來"學習"一說?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畫作《在陰涼處的94》,作者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後文藝復興時期浪漫主義派別作品。"你的心臟還痛嗎?")


很多人都想知道讀書怎樣才能讀得快一點,當然我也不例外。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怎樣讀得快,而是要知道用什麼樣的速度去讀什麼樣的書。換句話說就是,不同種類的閱讀要選擇不同的閱讀速度。比如瓊瑤的愛情小說,我們是像看電影那樣快速地把它過一遍,還是像紅學家研究《紅樓夢》那樣透徹讀完?兩者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完全不同,就看你自己覺得值不值。


當然我不是說有的書要慢慢的讀有的書就應該快速的讀,這其實要取決於你的目的。假如你只是出於娛樂休閒,你可以輕鬆地翻閱《紅樓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假如你是一個研究人員,要研究瓊瑤的愛情小說,研究裡面的主題和人物心理,那麼你就要像對待學術著作那樣去仔細閱讀,要做筆記,要劃線,要鑽進去看。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畫作《在花園裡》,作者華金·索羅拉,印象派作品。"有沒有按時吃藥?")


任何時候都要搞清楚,作為一名讀者,我們是主動的,我們應該清楚自己的目的,知道自己看書的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態。有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方法,進而有不同的閱讀模式。同一本書可以很迅速很簡略地讀,也可以很細緻地去讀。這種把閱讀層次分出來的想法就是莫提默·J.艾德勒與查爾斯·範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最了不起的說法。當然,從古至今類似的說法也有許多,這也不足為奇。但這本書好處是充滿了細節,可以作為閱讀方法的工具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如何閱讀一本書》目錄片段。)


前面已經說過,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追求閱讀的速度,而這本書不會教你速讀,它教你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一本書的梗概。如果你的閱讀層次只是想知道一本書大概說了些什麼,不需要太深入,那還是有方法的。


3.略讀一本書與簡式閱讀


這本書把閱讀分為了四個層次。略讀一本書其實並不困難。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這樣看完一本書,翻過來,合上它,你再問自己,這是本什麼樣的書?作者想達到什麼目的?他想幹什麼?想告訴我們什麼東西?

這種讀法就是第二個層次的閱讀:簡式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畫作《兩個看書的年輕女孩》,作者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印象派作品。"是不是還失眠?")


4.分析性閱讀


如果你遇到一本很特別的書或是很重要的經典,或者你出於特別的需要,要仔細閱讀一本很普通的書,這時候就進入了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性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你不要覺得這樣看書既累又慢,沒錯,進入分析性閱讀是會比較慢,但是你越主動,書就會讀得越有效。我們不是要講究"快",而是要講究"效"。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畫作《看書的小丑》,作者胡安·格里斯,立體主義派別作品。"還是痛。")


5.主題閱讀


閱讀的最後一個層次叫做主題閱讀或者比較閱讀。什麼叫主題閱讀呢?舉個例子,我寫書評的時候有時候會圍繞某一個觀點來講,雖然說書籍和人分地域與時間,但只要能被我的那個觀點所串聯起來的我都會寫道。這可以算是某種低層次的主題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畫作《看書的女人》,作者喬治·布拉克,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派別作品。"我不喜歡吃藥。")


所謂主題閱讀,就是你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學者,一個博士生、碩士生,你對某個問題很感興趣,你要挖掘它。比如說,你對滑板很感興趣,想研究一下滑板,那就要知道滑板的歷史,滑板的方法,有沒有滑板的名人。你要找很多不同的書或者材料,不一定都是講滑板的,但一定是與滑板的題材有關聯的部分,你要將他們抽取出來閱讀。如此一來,你的閱讀量會非常地龐大,這種閱讀被艾德勒和範多倫認為是高層次的閱讀。這時候你已經不是為了看書而看書,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是為了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閱讀。你像一個學者一樣,給自己設定了目標,在此目標下蒐集相關或不同層面的書籍來閱讀,包括上網、看報紙、看雜誌,這時候你的閱讀是最為主動的,我們稱之為主題閱讀。

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的話,在某種意義上都是業餘學者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畫作《正在看書的吉恩》,作者約翰·布特拉比,表現主義派別作品。"我還是失眠。")


在這個遍地是書的年代,怎樣閱讀一本書,變成了我們看書之前必須要懂的一件首要問題。

《如何閱讀一本書》:現代閱讀啟示錄

(畫作《玩具與看書的男孩》,作者奧古斯特·馬克,表現主義派別作品。"我好孤獨。")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當你發表言論或是評價一個人的時候,請你像評價一本書那樣,肯定地說出:"我瞭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