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和楊小凱: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之爭,是否到了下結論時候?

原標題:林毅夫VS楊小凱: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之爭

林毅夫和楊小凱: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之爭,是否到了下結論時候?

大家可能對楊小凱的學術不甚明瞭,但當年他與林毅夫關於“後發劣勢”與“後發優勢”的爭論曾引發極大爭議和關注。十年後,在楊小凱十週年追思會上爭論依然在繼續。本期乾貨介紹我們為什麼在10年後還要懷念楊小凱,林毅夫和張維迎又為何產生巨大的爭論。

林毅夫和楊小凱: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之爭,是否到了下結論時候?

1、楊小凱的後發劣勢觀點認為:後發國家如果沒有制度的跟進,其經濟發展將難以為繼甚至徹底失敗。

2、林毅夫的後發優勢觀點認為:只要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後發優勢就可以持續下去,而制度變革非必要條件。

3、張維迎主張政府現在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創造給人自由的環境、法治、包括產權制度的保證。

4、林毅夫和楊小凱兩人的根本衝突在於:楊小凱認為後發國家如果沒有制度的跟進,其經濟發展將難以為繼甚至徹底失敗;而林毅夫則主張只要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後發優勢就可以持續下去,而制度變革非必要條件。

5、林毅夫和張維迎的交集:林毅夫並不完全否認法治、產權的重要性;張維迎也不主張政府不確立經濟秩序,實行完全的自由放任。

林毅夫和楊小凱: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之爭,是否到了下結論時候?

乾貨太多,請收藏後慢慢閱讀。以下為文章全文。

大家可能對楊小凱的學術不甚明瞭,但當年他與林毅夫關於“後發劣勢”與“後發優勢”的爭論曾引發極大爭議和關注。十年後,2014年7月,在復旦大學舉行的楊小凱十週年追思會上,爭論依然在繼續。但爭論的當事人已經發生變化,一方依舊是林毅夫,而另一方則換成了張維迎。兩人論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的手到底應該放在哪裡”。

從當年的楊、林之爭到現在的張、林之爭,無疑都對當下經濟增速已經放緩甚至下滑的中國意義明顯。在這種宏觀背景下,中國是要完善制度建設,還是繼續只顧經濟發展?中國是要繼續發揮政府作用,推崇“中國模式”,還是應該逐步退出經濟領域,廢除審批管制?回顧三位經濟學家的觀點,希望能在他們思想的爭論中給中國的改革以啟迪。

(來源:騰訊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