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紀委監委幹部楊耀強榮獲第24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

  日前,第24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省直機關共有6名青年和3個青年集體獲得表彰。河南省紀委監委第十五審查調查室副主任、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第一書記楊耀強名列其中。   


楊耀強,男,1981年7月出生,現任河南省紀委監委第十五審查調查室副主任、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第一書記,曾獲河南省脫貧攻堅獎等榮譽。

楊耀強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後,堅持突出黨建引領,建齊建強班子,首先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規範支部“三會一課”,抓思想教育,開展黨員評議,做好示範督促,促進工作開展,切實發揮黨支部、黨員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小王營村由一個落後的軟弱渙散村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六面紅旗村”。


多方籌措資金,注重產業扶貧,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制定《小王營村脫貧發展規劃書》,盤活村級集體資產,籌措資金300餘萬,用好5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在村內建設食用菌大棚47個,種植林下作物,建設佔地20餘畝的育苗基地,建成11畝的光伏扶貧電站,籌建加油站,確保每戶貧困戶年收益3000-5000元左右。


率先提出集中危房改造模式,培育文明鄉風,改善人居環境,疫情防控工作期間,始終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因腦部血管梗塞暈倒在工作崗位上。


在他的帶領下,目前小王營村已脫貧39戶107人,貧困發生率僅為0.47%,遠低於全國貧困發生率1.7%。


其他入選人員和集體

邢雅萍

  邢雅萍,女,1998年2月出生,現為河南省航空運動管理中心運動員,國際級運動健將。曾獲跳傘項目世界冠軍、全國錦標賽花樣跳傘冠軍等。出生於河南鄭州的邢雅萍,14歲入選河南跳傘隊開始集訓,與從各體校選拔出來的隊員們相比,體能、協調性較差,但她骨子裡有種不服輸的勁頭,經過刻苦訓練,基本功逐漸紮實,並漸漸顯露出在跳傘項目上的天賦。17歲獲得全國錦標賽花樣跳傘冠軍。2017年邢雅萍入選國家隊,發揚河南人能吃苦的精神,刻苦訓練,提升能力,2018在第35屆世界跳傘錦標賽上奪得女子個人全能和青年女子個人定點等共4枚金牌,創造青年個人特技世界紀錄。2018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2019年,為了備戰世界軍人運動會,邢雅萍被選拔輸送到解放軍跳傘隊,參加世界軍體會跳傘項目的比賽。比賽中,邢雅萍報名參加八項比賽全都獲得了冠軍,成為軍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八冠王”,也是個人奪金數量最多的“金牌王”。  


高沛霖


  高沛霖,男,1981年7月,現任河南省環境監控中心副主任,曾獲“十二五”期間全省環保系統先進工作者、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先進個人、省重點企業節能減排競賽活動技術標兵等榮譽。


  高沛霖長期從事汙染源自動監控與環境信息化工作,積極投身生態環保信息化能力建設、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愛崗敬業,服務環境汙染防治攻堅,編寫《嚴格大氣汙染防治在線監控實施方案》,完成覆蓋全部38個事項的省市縣三級行政審批系統建設,率先實現與省“統一受理平臺”對接,群眾辦事真正實現“一次都不跑”,作為典型在全國“互聯網+監管”系統試運行培訓會議上發言。推進生態環境綜合管理平臺建設,通過整合歸集廳內46個業務應用系統數據,數據歸集總量達64多億條,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中心。在中央辦公廳和省委辦公廳推進的某試點項目中,破解了多項技術難題,最終試點任務圓滿完成,為全國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的先進經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帶領技術團隊和相關廠商為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技術保障。  

朱世超

  朱世超,男,1983年12月出生,現任河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中華護理學會重症護理委員會青年委員副組長、中華護理學會男護士工委青年委員副組長。任河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以來,多次參與急難險重工作,圓滿完成汶川地震重症患者救治、平頂山礦難救援等任務。2020年2月9日被任命為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護理團隊領隊。面對新冠疫情,他積極協助領隊保證武漢青山方艙醫院於兩日內順利接收新冠患者,截至2月24日,他帶領護理團隊共護理新冠患者468人,成功救治出院91人。工作中,作為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服從醫院大局,積極踐行服務承諾,2018年帶領ECMO(體外膜肺氧合)護理團隊赴德國明斯特大學醫學院參加ECMO培訓班,完成相關培訓並全部結業,協助科室ECMO團隊獲得2018年第三屆中國體外生命支持大會“卓越ECMO中心”、榮獲兩項新業務新技術三等獎。帶領重症醫學科團隊榮獲省級青年文明號科室,重症護理團隊多次被評為優秀護理學科團隊、優秀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

 

常暉


  常暉,男,1982年1月出生,現任省高級人民法院刑四庭副庭長、民權縣野崗鎮孟莊村第一書記、河南省青聯委員,曾獲省直機關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受省法院嘉獎。常暉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始終將抓好農村基層黨建放在首位,堅持一手抓組織建設,一手抓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效果。新建黨建廣場、法治廣場、體育廣場各一座;打造1600米黨建文化觀光帶。建立主題黨日“1+N”長效機制,認真落實四項基本制度,調整支委1人、村委1人,發展新黨員3名,建強了基層組織,打造出一支過硬的不走的工作隊,多次受到省委王國生書記、省委組織部孔昌生部長等領導表揚,孟莊村黨支部被省委組織部表彰為河南省首批農村基層黨建示範村。扛牢抓實精準扶貧,爭取資金投入近1300餘萬元,新修道路3.65公里,挖掘河道6.1公里,新建自來水廠1座,新打機井8眼,新修橋樑5座。著力改善人居環境,新建公園2個,標準化籃球場1個,打造特色文化街區2條,為101戶貧困戶實施庭院升級改造,為248戶群眾實施了“廁所革命”。狠抓村集體經濟發展,投資100萬元新建標準化廠房2000平方米,引進企業2家,增加集體收入10萬元,解決群眾就業30餘名。新冠肺炎阻擊戰打響以來,連續4個星期吃住在駐村一線,確保全村無1人感染,未出現1例疑似病例。


韓付濤


  韓付濤,男,1981年1月出生,現任大河智慧城市配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付濤開創了智慧冷鏈城配新模式,為國藥控股公司、華潤醫藥、易捷配送、中小學集體餐等大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冷鏈配送服務,打出了大河智慧冷鏈城配的知名度。在災難面前,他從來沒有任何遲疑,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如此,當今疫情亦如此。疫情爆發後,他帶領團隊連續奮戰保供應,大河公益平價蔬菜“無接觸”安全配送啟動後,帶領團隊,啟動最早、衝在最前。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開始將國藥控股公司的醫藥物資運至各大醫院,帶領團隊經常加班至凌晨。1月26日以來,韓付濤帶領團隊運行車輛852次,運輸物資100噸,行駛里程數十萬公里。助農賣菜,彰顯國企平臺責任和擔當,疫情防控期間,先後到尉氏、中牟、封丘等地組織助農蔬菜運輸,默默開展後方工作,為前方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做好保障。

 


  河南省人民醫院公共衛生醫學中心感染性疾病科是一支富有戰鬥力和青春活力的集體,面對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河南省人民醫院黨委研究決定,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專樓專用,承擔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任務,中心青年醫護人員在科主任康誼、科護士長盧喜玲帶領下,迎難而上、挺身擔當、白衣為袍,奮戰在疫情防控救治的最前沿,築起了疫情防控救治的青春長城。面對艱險,他們選擇的是逆行而上,挺身而出。發熱門診面對面近距離接診患者,診治、會診、護理、抽血、採集咽拭子等,負責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護理和組織會診等工作,每天接診基層醫院轉診新冠重症,一群年輕醫護人員用職業使命和專業技能為患者健康築起生命屏障。他們每天按時查房,精心診治,細心照護;對於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沒有家人陪伴,他們就似家人般承擔起生活照護;安慰患者情緒,解答患者的問題,幫助患者儘快的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傳達黨和政府、醫護人員和社會各界的關愛,幫助患者重建信心,彰顯了新時代青年醫護人員的使命與擔當!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戰“疫”青年突擊隊採訪部分隊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戰“疫”青年突擊隊採訪部分隊作為在抗擊疫情期間成立的青年突擊隊,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輿論引導,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氛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輿論場上,每位隊員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相關工作,他們中有的遠赴武漢,有的衝鋒在醫療報道戰線,有的深入社區、企業,他們用文字記錄下各行各業在抗擊疫情中的動人的故事,截至目前,採訪部分隊共採寫疫情防控相關稿件1000餘篇,為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輿論氛圍作出了積極貢獻。李鳳虎代表河南日報隨我省第五批醫療隊奔赴武漢,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實地探訪武漢“方艙醫院”,對話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採寫了《方艙醫院是啥模樣?本報記者實地探訪》《方艙醫院的“十二時辰”》等一批重磅報道。王錚在武漢用鏡頭定格武漢當地抗擊疫情的震撼場面和感人瞬間,並刊發了《“天使”的保護神》《戰“疫”使者》《“她”最美的笑容》等一組組打動人心的攝影報道。他們用特有的方式展示了報業青年勇敢、創新、向上的優秀品質與形象,在這場大戰中踐行新聞人的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優異答卷。


河南省公安廳機關支援基層一線疫情防控工作隊


  河南省公安廳機關支援基層一線疫情防控工作隊,是公安廳黨委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貫徹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黨委關於機關幹部支援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選派機關青年民警組成的一支隊伍,在疫情防控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奔赴鄭州市基層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工作隊共分7個支隊,分別在黨政機關、重點商圈、地鐵主要換乘站開展巡邏盤查、警情處置、服務群眾、社會面管控等工作,自2月28日出徵以來,開展巡邏防控近1700餘次,累計6400餘公里,與武警聯勤聯動、聯防聯控39次,走訪商戶328家,盤查人員信息1469條,提醒群眾規範佩戴口罩1500餘次,幫助群眾解決複雜疑難問題1200餘次,成功處置了24起集訪事件、18起群體性糾紛和2起盜竊案件等警情,提高了街面見警率,增強了人民滿意度,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有效維護了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