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給他們點14億個贊?

在過去的幾個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中國人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構築起與疫情鬥爭的人民防線,全力以赴打贏總體戰、阻擊戰,不退半步,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偉力,成為了時代的最強音。在此戰中,我們感受到了很多大仁大義,看到了數不清的溫暖與感動,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了許多的“戰疫英雄”。在聚光燈外,同樣活躍著一大批默默奉獻的人,值得14億人點贊。


傾力:做事很難


“做慈善捐錢容易,但做事很難”。


這句感慨是成龍大哥在做客《魯豫有約》時發出的,他談到一個好朋友拿了一百萬給成龍希望小學的孩子做羽絨服,剛開始成龍幫著找服裝廠,但沒過多久服裝廠打電話問他衣服的尺碼,確定尺碼後的幾天又打電話問衣服具體安排分到哪幾個學校。這一件件事情自己親歷親為,讓成龍有了上面那句感慨。


必須要說明的是,捐錢是非常值得肯定、尊敬的善舉,我們之所以捐錢沒有那麼難是因為我們可以“量力而行”,有則多捐,無則少捐或不捐。但是要做事卻往往要傾力而為,也正是有了這些默默付出、傾力而為的做事者,那些善款才從一個個數字變成一件件東西,一個個行為,一份份溫暖。所以,在這次疫情中,除了醫務工作者之外,最大的“明星”不是動輒捐款億元的企業,而是實實在在做事的普通人。


連續為醫護人員免費送飯39天,一直在武漢穿著雨衣當防護服的“雨衣妹妹”;因統籌能力出眾,為醫護人員提供出行、用餐、跑腿等服務,最後上了《新聞聯播》的“順豐快遞小哥”;當然,還有火神山施工現場被壓斷拇指但仍不願休息的濰坊工人,一人載著5萬噸蔬菜在大年三十連夜支援武漢的沈丘老兵,20位到口罩廠義務勞動並用12小時交付30萬口罩的“臨時工”……他們每一個人都綻放出最美的韶華,更彰顯出了我們這個偉大時代之團結力量。


善行:從海內到海外


在這樣的一個個感人的事件裡,餐飲人的故事尤為讓人動容。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不少龍頭企業都曾對外“哭窮”,好好的春節旺季慘淡到無以復加,但仍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人站了出來。


在美食天堂成都,經營了二十餘年的老字號袁記串串香向紅十字會捐贈了20萬元現金,捐款時正值疫情爆發期,在行業慘淡的現狀裡這樣的捐款尤為難得。更難得的是,袁記組織起了一場規模龐大的“送菜”風暴。


先是送居民。疫情初期,袁記串串香在全市所有門店暫停營業的情況下,主動把新鮮蔬菜送給社區的左鄰右舍和回家的員工,為居民的生活增添保障。


再是支援一線。在總部協調下,袁記各地門店迅速行動起來,支援一線“戰疫”人員。在內蒙古蘇尼特右旗,袁記人為執勤警察等一線工作者們準備了熱乎乎的串串香;在安徽,袁記人將新鮮蔬菜送到敬老院;在黑龍江,袁記人冒著嚴寒為吃不上飯的防疫人員送去熱餐;在吉林,在陝西,在浙江,在西寧,在天津等地,袁記人不僅為防疫人員送去了生活物資,還送去了一鍋鍋熱氣騰騰的餃子……這樣的場景發生在袁記五百多家全國店所在的每一個地方。


為什麼要給他們點14億個贊?


還有什麼能比一餐熱飯更能溫暖一線“戰疫”工作者呢?如果有,那就是現場擼一頓串串吧!


為什麼要給他們點14億個贊?


以袁記為代表的餐飲人,用樸實的行動溫暖著社會,並將這種溫暖傳遞到了國外。在加拿大溫哥華,當得知溫哥華綜合醫院(VGH)的一線醫護人員因為加班加點奮戰在抗疫第一線而缺少餐飲保障時,袁記串串香、李錦記等40餘家華人餐飲業的從業者們站了出來。人手不夠,老闆來湊,餐飲老闆們彼此分享著聯繫訂購餐盒、食材,連續為VGH提供20天2000份便當。


為什麼要給他們點14億個贊?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袁記阿姆斯特丹店將店招無償提供給紅十字會使用,為當地華人及荷蘭消費者提供口罩,幫不方便出門的消費者採買物品……熱情的服務換來了更多的認可,很多外國食客收到外賣後,主動詢問是否需要他們幫忙推廣和購買禮品券。在疫情的陰霾下,用愛把大家串到了一起。


為什麼要給他們點14億個贊?


堅持:涓滴可匯海,春暖花必開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逐步控制,國外的勢頭也有所減緩,疫情也終將有結束的那天。疫情教會了我們很多,它告訴我們自由也有邊界,告訴我們奉獻精神的可貴,也告訴我們只要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就能取得大的勝利。測體溫的保安,送外賣的小哥,搞衛生的阿姨,送飯菜的飯店,都在用善意溫暖著這個世界,這些在小事上默默奉獻的人們,值得14億個大大的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