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瓜子:每年嗑出來的10億營收

農業和農產品的想象空間到底有多大,我想只有真正紮在農業裡的人才知道。說到社交工具應該都會說微信,要是說到社交工具的鼻祖,我想瓜子算是吧。小時候過年過節,家裡來人或者串門,最少不了的可能就是瓜子了。喜歡聊天的聊聊天,不愛好聊的嗑嗑瓜子也不會冷場。

瓜子算是農產品裡很小很小的單品了,就這一包都能嗑半天的小東西卻能給一個公司一年帶來10億的營收。前些年瓜子市場還有幾家品牌爭得厲害,有老牌的傻子瓜子,真心瓜子。現在基本上就是洽洽瓜子一家獨大了。

恰恰瓜子:每年嗑出來的10億營收

陳先保

科長下海賣棒棒冰

洽洽瓜子的創始人陳先保早年是機關單位裡的科長,之後下海賣起了兒童棒棒冰。恰巧當時冷飲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許多知名冷飲企業都在爭奪冰棍和雪糕市場。陳先寶硬是通過三招從市場裡搶下了一杯羹。首先陳先寶把棒棒冰做成雙節的,價格又便宜,深受兒童的喜歡,在兒童市場打開了市場。東北天氣寒冷,其他企業都不會去的市場,陳先保通過調查得知,東北有暖氣,在暖氣房裡吃冰棍和南方是一樣的,最後拿下了東北市場。最後一招通過建立全國銷售渠道,最終在冷飲市場打下一片市場,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

恰恰瓜子:每年嗑出來的10億營收

洽洽瓜子

創立洽洽瓜子

在冷飲市場做穩定之後,陳先保又不安分了,盯上了瓜子市場。經過調查,分析出當時瓜子市場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像傻子瓜子和真心瓜子這樣的品牌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陳先寶用了四招最終做上了瓜子老大的位置。第一招是洽洽瓜子採用煮的方式,既不上火又能入味。第二招是包裝上洽洽瓜子採用了牛皮紙的包裝,一眼就能被認出。另外,洽洽採用了“集卡”的方法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大家為了集齊想要的卡片,買瓜子都會先考慮買洽洽。第三招是在渠道上面,洽洽用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辦法。在瓜子箱裡面放紅包,基本上都會有,經銷商很樂意賣洽洽的瓜子。

三招下來洽洽已經打下了不小的市場,最後一招是在品牌打造上,洽洽定位為快樂。當年花了重金買下了“歡樂總動員”的節目,節目觀眾有4億人,大多都是青少年。四招下來慢慢的穩定了洽洽在瓜子行業龍頭的位置。

恰恰瓜子:每年嗑出來的10億營收

洽洽瓜子

農業的想象空間很大,但是需要更多的創新,無論是農產品的包裝,營銷和品牌打造上,只有創新才能夠做大做強產業。農歸吧做的是農產品訂購模式上的創新,採用預售的方式,給認真做農業的人收入上的保障,對農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讓消費者在最好的季節吃到最好的食材,真正解決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

恰恰瓜子:每年嗑出來的10億營收

農歸吧

【關注農歸吧V(ID:nguiba),走進2000新農業匠人創業故事】

農歸吧:平臺專門幫助優質農產品基地做包裝設計,營銷策劃,產品預售,實現優質農產品直接從基地到餐桌。訂匠心食材,就上農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