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避坑指南-寶爸寶媽共同與兒童打怪升級

從準備成為寶爸寶媽,到成為準爸爸、準媽媽,再到終於成為了寶爸寶媽,便註定要與兒童一起經歷打怪升級的艱難坎坷。稍有不慎,便會入坑。

下面,胖爸帶您一起聊聊遇到的那些坑,與如何避坑。

坑1.新生兒喝奶就是喝水

很多老人在幫子女帶孩兒的時候,會說新生兒不用喝水,喝奶就是喝水了。

真相:

如果新生兒童吃奶粉,那是一定要喝水的。因為吃奶粉容易上火,需要補充水分。

如果新生兒童在夏天出生,由於氣溫較高,即使吃母乳,也建議給兒童補充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建議每隔4小時喂一次母乳(奶粉),每隔2小時喂一次水。先吃奶,後喝水。

當發現新生兒童尿液呈黃色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否則,容易引起新生兒童黃疸值高。


育兒避坑指南-寶爸寶媽共同與兒童打怪升級

坑2.寶寶哭了不要抱

有些寶爸寶媽認為,孩子一哭就抱起來哄,容易讓兒童形成依賴。

真相:

胖爸作為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曾主修心理學。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提出“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是美國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他用這種教育方法培養了他的兩個孩子,然而,他的兩個孩子,都有過輕生的經歷,雙雙墮入性情缺點的困擾。

我國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認為:“一歲之內你的撫養方式都會決定他成年的修養,一個爆脾氣的人一定是早年家庭撫養他的那一階段很不如意。孩子一歲內是因為生理上的需求而哭,不是心理上哭,這個時候一定要充分地關注他,有恩於他。”

試想一下,我們成年人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待著尚且不舒服,何況是不滿週歲的嬰兒。當他們不舒服時,又不能用言語表達,只能以哭的方式告訴家長自己不舒服。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抱起來。


育兒避坑指南-寶爸寶媽共同與兒童打怪升級

坑3.孩子口吃大聲叫

兒童在兩三歲左右的時候,都有一個說話口吃的階段。面對這種情況,有的家長會大聲吼叫兒童:“不許這樣說話!”

真相:

簡單來說,這種現象,其實是兒童的思維比語言表達要快,也就是嘴趕不上腦子思考的速度。這時,家長的大聲吼叫,或者是“不要這樣說話”,反而會引起兒童對自己口吃的關注。建議家長們耐心聽孩子說完一整句話以後,慢慢重複一遍兒童說的話:“你說的是……,對嗎?”僅此而已,不用過分關注。


育兒避坑指南-寶爸寶媽共同與兒童打怪升級

總之,帶娃坑多,寶爸寶媽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