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能發展壯大,何長工是重要功臣,後來成為副國級幹部

眾所周知,井岡山會師在我軍的歷史上意義重大,從此,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井岡山會師的重要人物,除了毛主席、朱老總、陳老總這幾位重要的領導人,還有一個人功不可沒,就是何長工。

井岡山能發展壯大,何長工是重要功臣,後來成為副國級幹部

何長工原名叫何坤,是湖南華容縣人,跟毛主席是湖南老鄉,“長工”這個名字,也是毛主席幫他改的。

1927年9月秋收起義時,何長工作為毛主席麾下的得力干將,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又一起上了井岡山,堪稱毛主席手下的大紅人,很多重要任務都會交給他去辦,比如聯繫朱老總。

南昌起義失利後,朱老總同樣在四處尋找革命戰友,但那個時候消息太閉塞,再加上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形勢非常危險。

毛主席也在密切關注著朱老總的部隊,在井岡山落下腳之後,就開始派何長工去尋找朱老總的部隊。何長工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後,連夜出發了。

一路上,何長工被沿路割據武裝抓過好幾次,每次都是憑藉八面玲瓏的經驗涉險過關,足足奔波了數月之久,才終於見到了朱老總,最終促成了朱毛會師。

難以想象,在當時通訊條件極其落後的情況下,如果不是何長工單槍匹馬千里傳信,朱毛會師還不知道要推遲多久!

井岡山能發展壯大,何長工是重要功臣,後來成為副國級幹部

何長工思維敏捷,能言善辯,最適合談判工作,早在毛主席上井岡山之前,就曾立下過一次大功。

在那個亂世,井岡山早已被人佔領了,就是王佐和袁文才,人數眾多,還有不少槍炮,勢力非常大,毛主席要想在井岡山紮根,就不得不先解決這個問題。這個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何長工的身上。

考慮到王佐等人的戒備心理,何長工沒有盲目爭取,而是採取了“不緩不急”的手段,一方面,何長工積極爭取王佐的親信和家屬,另一方面,又儘可能地支持王佐的隊伍,為其提供槍支彈藥,取得他的信任,後來更是與王佐聯手,擊潰了當地的地主惡勢力尹道一。

這些剛柔並濟的手段,最終打動了王佐,同意了接受改編,迎接毛主席上山。

而且,在王佐的影響下,陸續有不少當地農民武裝前來投奔,可以說,紅軍在井岡山能有如此蓬勃的發展,何長工功不可沒!

井岡山能發展壯大,何長工是重要功臣,後來成為副國級幹部

另外,彭老總上井岡山,也有何長工的功勞。

彭老總領導平江起義後,部隊勢單力薄,毛主席就派何長工去聯繫彭老總,一起上井岡山,共謀大計。

於是,何長工再次下山,歷盡千難萬險,最後找到了彭老總的部隊,帶著他們一起上了井岡山,讓井岡山的革命力量進一步壯大了。

因此,可以說,井岡山能迅速發展壯大,何長工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何長工的地位也非常高,先後擔任過紅八軍軍長、紅九軍團政委、紅軍大學校長等職。

建國後,何長工擔任過重工業部副部長、地質部副部長等職,抗美援朝時,何長工又臨危受命,被毛主席派去蘇聯談判,希望蘇聯能幫助中國建設航空工業。

到了蘇聯後,蘇聯外交部長維辛斯基還看不起這群“土包子”,結果何長工一頓唇槍舌劍,把維辛斯基懟得啞口無言,對這個“土包子”刮目相看,最後順利地簽訂了合約。

1980年8月,何長工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成為副國級幹部。

1987年12月29日,何長工與世長辭,享年8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