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開元十三年(725年),正值大唐盛世,

年輕的李白出蜀離川,開始仗劍遠遊,

一路順江而下,越三峽,過荊楚,

赴江東途中,意氣風發。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當舟行至天門山時,

詩人李白被眼前山河美景深深吸引,

這是詩仙對安徽的第一次印象:行舟所及,漫江碧透,兩岸青山,交相輝映!

如此美景,怎能辜負,詩興一上頭,脫口而出一首七絕: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從此問世!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

雖然山色絕佳,但卻一直默默無聞,因李太白的錦繡之口,馳名中外!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可是李白畢竟是浪漫透頂的詩人,天生愛漂,放浪自由,仙蹤怎定!

他行跡遍佈大江南北,靈感不盡,好詩不斷。。。。。

當然最為風光是,被唐玄宗召見,成為御用詩人,

並和當時著名音樂大家李龜年,宮中共事。

最有權勢的,最具才華的,最有個性的,全扎堆在一起,

共唱同合,逍遙文藝,

度過了人生高光時刻!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可是好景不長,心懷一腔報國赤心的李白,終被朝廷疏遠了,

返回那個熟悉的民間市井,開始波折的人生。。。

他先後在揚州、江夏、洛陽、齊州等地行蕩,在奔碌時光裡,

與賀知章、孟浩然、杜甫、高適等一一交往,

亦師亦友,相互激賞。還在湖北安陸過著耕讀平淡日子!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太平畢竟短暫,隨後藩鎮割據,危機四起。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終於爆發。

李白迎來了顛沛流離避難生涯,他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重回安徽當塗,

在此年春天,當聽說洛陽失陷,中原橫潰,於是便從當塗趕往宣城,姑且先暫留下來。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李白首到宣城,

他感受著此地古風遺韻和當地的盛情款待,

緩解著逃奔的疲憊和前方戰事焦慮。

步謝朓蹤跡,登謝朓樓,追懷先人足跡,

他還在宣城相識官宦、雅士、名家、平民,並結下了不解之緣。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後又多次同好友遊山,尋幽攬勝,抒懷謳歌敬亭山,

尤其獨坐所見,感受性靈,精神超越,別有意味。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便是當時神作!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在偏安一隅的宣州,

縱筆寫下主要詩文有《寄從弟宣城郡長史昭》、

《獨坐敬亭山》(二首)《遊敬亭寄崔侍御》、

《獨酌》《江南懷春》《春日獨酌》(二首)

《北山獨酌寄韋六》《觀胡人吹笛》等共14首。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而涇縣東北與宣城縣相連,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之美稱。

同年年涇縣令汪倫聽說詩仙李白在鄰縣秋浦,

先前時曾修信一封邀請遊覽涇縣:

"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十四年(755)春,

李白應邀自秋浦清溪河上游的石門高村居地,

越山嶺,經澀灘,過羅敷潭等地,

來到涇縣桃花潭,受到汪倫盛意接待。

桃花潭位於涇縣城西南40公里處,

是涇溪(今青弋江)流經介於東岸翟村和西岸萬村之間,

這一段平緩如練的水面,清澈明靜如鏡,翠巒倒映碧光。

古渡西岸的彩虹崗後玉屏山有一路桃林,

春日融融,桃花倒映水面,一片紅火,故而得名"桃花潭"。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在汪倫陪同下李白觀光桃花潭,垂釣賦詩,難得放鬆快活。

數日內又漫遊舒溪的十六渡、陵陽山、龍門渡、澀灘等,

還遊歷高溪的三門、六刺灘等。

沿兩溪觀賞兩岸峰巒崖石,錯落多姿,水鳥繁聚,

花木茂盛,身臨峽谷、沙灘、深潭,心曠神怡,抒懷賦詩。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友情再好,終須一別,尤其與汪倫首次惜別,

獲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彼此深情厚誼,難以言表!

李白涇縣一行,共賦詩多首,當然以《贈汪倫》流傳最廣: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字裡行間,透露出落難的李白一片殷殷感激之情,揮手自茲去,友愛兩依依!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之後,李白又沿江西上,在廬山隱居,

適逢玄宗入蜀,便在永王效力,以圖建功立業。

然而風雲突變,因永王擅自引兵東巡被征剿而受牽連,

被朝廷判罪流放夜郎。待熬到大赦,李白已近花甲之年。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恢復自由身,李白順江而下,

往返於宣城和金陵舊遊之地!

上元二年(761),又恰是春天,李白思念好友汪倫,

由宣城到涇縣琴溪,泛舟沿涇水而上,再遊桃花潭,

得知汪倫作古,淚落心亂。

遂由汪氏家人陪同瞻仰汪倫墓,

題寫"唐史官之墓汪諱倫也",囑咐鐫刻,置於墓前。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同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

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次年(762年),李白病重,

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

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江淮大地以寬廣厚愛,收留並安放著偉大詩仙李白詩魂!

李白一生清傲,在安徽卻發現了他可親世俗一面,

在這裡,他敬先賢,重友情,與民同樂,宛如成了神仙,

但凡步履處,皆有美詩篇!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儘管李白病逝已成事實,

然而在民間卻不讓這個浪漫而天縱之才到他這樣方式謝世,

並杜撰出唯美優雅的託詞版本來告別這個世界。

有人說,看見李太白騎著白鯨,漂浪而去。瀟灑自如的來,歸去也應當逸興橫飛!

還有人說,那天李白在江邊飲酒,明月清風,好不暢快,燻醉中,他邊吟而歌,

皎月當空,當看到月亮之影投射江中,朦朧起妙境,他也順勢入江水抱月而長終!

有人說。。。。

似乎李白並沒有死,甚至沒有遠離,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行旅並作詩去了!

李白與皖南之緣分:縱有一生不羈愛自由,但最終的詩魂安放在這裡

李白以瑰麗詩歌意象,瀟灑豪放之風,孤詣卓絕的妙手,

成為了中國文化史的符號!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盛放著不同詩意的李白!

念天地之悠悠,往事皆已成煙,

但在我們精神深處流淌的詩詞情懷卻始終未滅,

詩性的國度,因為李白而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