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不打不罵,但可能做著比打罵更傷孩子的事

週末,表姐的女兒童童到我們家來玩,7歲的女孩子,特別得安靜,讓她吃東西,感覺她是想吃的,但是總會怯生生的。

玩玩具的時候也是一個人靜靜地玩,我兒子有時候會去跟她要她正在玩的玩具,童童有不捨,但還是會給弟弟。

我看到這些,就讓童童坐我腿上,問她:“童童,跟阿姨聊聊天吧。”

小姑娘話挺少,但她的一句話讓我知道了她這些有違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表現都是有原因的:“我媽媽不喜歡我吵吵鬧鬧的,她說她喜歡安靜,所以在家裡她不怎麼跟我說話,我也不敢多說話。”

有些家長不打不罵,但可能做著比打罵更傷孩子的事

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打罵教育”的弊端,所以不再打罵孩子,這是一種好現象,但是卻有一部分家長將打罵演變為“冷暴力”。

在百度百科上面的解釋是: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種,其表現形式多為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

這種冷暴力正在深深地傷害孩子。

法國作家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將冷暴力稱為“隱而不現卻真實存在的暴力”。

下面是幾種常見的父母對孩子的冷暴力方式和解決建議。

生孩子的氣,無視孩子

有些家長在孩子淘氣、犯錯後,他們會選擇用不理孩子,不管孩子說什麼,就是不理的方法來懲戒孩子。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爸爸媽媽冷漠的原因,從而孩子不能及時有效地反思自己的錯誤,下次同樣的錯誤又會再犯,而且親子關係卻會在一次次的冷淡中慢慢變得糟糕

有些家長不打不罵,但可能做著比打罵更傷孩子的事

我們可以這樣做:

坐下來,跟孩子心平氣和地聊一聊,指出孩子的錯處,並表示你對孩子這樣的行為很生氣,然後讓孩子認真地反思一下自己錯誤並且想一想彌補的措施。

當孩子有的彌補方法的時候,家長可以輔助孩子把錯誤彌補好,當孩子成功彌補好的時候,如果能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就最好了。

不積極回應孩子

有時候,當孩子說:“爸爸,能陪我一起玩玩具嗎?”“媽媽,能給我讀書嗎?”

有些家長因為正在忙工作,從而無視孩子的需求,理都不理孩子,或者好一會兒才回一個“哦”,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提出要求,需要父母在7秒之內做出回應,如果父母不回應,或回應的時間超過了7秒,孩子都會有挫敗感。

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自己沒得到愛,有挫敗感,日後心理健康,和人交往都會很受影響。

有些家長不打不罵,但可能做著比打罵更傷孩子的事

我們可以這樣做:

當你很忙的時候,孩子呼喚你,也請做出及時回應,哪怕是簡單地說:“爸爸/媽媽現在有點忙,等一下陪你玩,可以嗎? ”

對孩子的呼喚更積極回應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更積極,更聰明,學習能力更強。

要麼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質量的,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確實暫時不能陪伴孩子,那麼就告訴孩子現在有點事情,稍後來陪他獲得孩子的理解。

父母不接受孩子的道歉,一味冷處理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父母怒氣未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還想繼續懲罰孩子的做法。

如果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能夠道歉或彌補過錯,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如果家長不能給出積極響應,那麼孩子對於自己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的做法產生質疑,影響以後類似問題的處理,或者導致孩子過於沉浸在自責和內疚情緒中不能自拔,影響身心健康。

有些家長不打不罵,但可能做著比打罵更傷孩子的事

我們可以這樣做: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及時給出正面的響應,首先肯定孩子犯錯就改的行為,然後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解決的方法,這樣對孩子再犯類似錯誤有很好的杜絕作用。

表面在陪孩子,其實一心玩手機

有些家長美其名曰陪孩子玩,其實是讓孩子一個人玩,自己卻坐在旁邊認真刷手機。

其實,你的行為孩子都看在眼裡,模仿在心裡了。孩子會模仿這種做事方式,從而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交習慣,長大後會用這種模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有些家長不打不罵,但可能做著比打罵更傷孩子的事

我們可以這樣做:

要麼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質量,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確實暫時不能陪伴孩子,一定要告訴孩子,做完事情稍後來陪伴他。

哪怕一天只有半小時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時間,那麼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專注和用心,他會從你身上學到與人相處的方式,對他以後的社交能力和專注習慣都是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的、

結語

家庭冷暴力對每位家庭成員都是一種傷害。孩子的心靈是最脆弱的,所以對他們的傷害也會是最深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會因此變得對周圍的環境非常敏感,對家裡的氛圍異常警覺。

長期下去,孩子會變得敏感、冷漠、不自信,甚至將來潛移默化的用父母的冷暴力方式去對待自己的家人。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我們每個家長成長的過程。我們要用愛真正地陪伴他們,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充實、健康地成長!

往期回顧:

薇婭女兒真情告白: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何炅深夜發文回應失誤:比情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

簡單易上手的益智小遊戲,多玩可以讓孩子專注又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