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你自己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你自己


01

不爭,是一種大度

人在社會中交往,總會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

我們也難免因此而吃了虧、受委屈,或是被人誤解。

於是,有的人試圖解釋和爭論,以此證明自己。

但最後,往往越解釋,誤解就會越來越大;越爭論,矛盾就會越來越深。

殊不知,最聰明的辦法,是學會一笑而過,放寬心態,不爭不鬧不計較。

想起之前在書上看過的一件事。

有一對夫妻在白隱禪師住處旁,經營著一家小店。

有一天,夫妻二人發現女兒懷孕了,震怒之下,問了女兒肚裡的孩子是誰的。

女兒瑟瑟發抖地回答了兩個字,白隱。

就這樣,白隱從此名譽掃地,被鄰居們指指點點。

但他卻沒有介懷,也沒有辯解,只是認真細心地照顧孩子。

一年後,那對夫妻的女兒良心不安,老實跟父母講了實情。

於是那對夫妻便帶著女兒去跟白隱賠禮道歉,並抱回孩子。

白隱依然淡然如水,交回孩子時只是輕聲說了一句:“噢,原來是這樣啊。”

白隱知道,如果當初他用自己是“出家人”的身份試圖撇清責任,只是讓女孩的處境更不好,事情也會容易越描越黑。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你自己

要知道,這個世界多的是與意志不同、道不合的人。

你再如何解釋,他也不理解;你再怎麼爭論,他也不認可。

既然如此,我們又為何非要和別人解釋太多,不爭辯到魚死網破不罷休呢?

古語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意思是,心存善意的人,就好比一汪清水,因為水能滋潤萬物,也不與任何事物相爭。

可見,若一個人能擁有廣闊的胸懷和氣度,淡然如常,那麼很多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很多誤會就能不攻自破。

02

沉默,是最好的解釋

世間之事,紛紛擾擾,有很多東西都無法一一解釋清楚。

對與錯,是與非,黑與白,都不過是人的一念之差。

我們很難去改變別人的想法,讓別人認同自己、相信自己、支持自己。

但雖如此,我們可以選擇先做好自己,沉默對待,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沉靜下來,然後在沉默中積攢力量。

等到厚積薄發之時,便能用結果讓別人徹底信服。

著名工程師查爾斯開通巴拿馬運河時,人們對於這個浩大的工程,議論紛紛,譭譽不一。

有人誇獎他勇敢聰慧,也有人罵他異想天開。

但他對於這些聲音,都沒有做過多的理會,只是默默埋頭苦幹。

有人問他,對於那麼質疑他、批評他的話有什麼想法。

他說:“目前我只想做好我手頭上的工作,關於那些不好的聲音,日後運河自會答覆他們的。”

後來,運河果然如期完成。

一時之間,巴拿巴運河的建設引起了社會很多聲音。

但這次的聲音,卻是眾口一詞的誇讚。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你自己

是的,事情是好是壞,是對是錯,不是用言語來說明的,時間自會證明一切。

與其花盡心思,耗盡時間去解釋、去辯解,倒不如用這些時間,低頭做事,默默耕耘,用結果說話。

網絡上,流傳著這樣的話:

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不影響自己的偉岸;

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不影響自己的胸懷;

的確如此。

懂你的人,無需你過多去解釋;不懂你的人,解釋了也只是徒勞無功。

有時候,沉默,就是一切最好的解釋。

03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很喜歡作家劉同說過的一段話:

“以前總是去解釋去理論,是怕,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被人滅了,怕那些不停躥動的小感受。

現在不去解釋,不去理論,還是怕,怕浪費自己的時間,怕自己模糊了焦點。”

不解釋,不是真的害怕別人的閒言閒語,而是深知有些事,並非能一朝一夕就能改變。

那還不如,先做好自己。

正如一首歌的歌詞裡說的:

“自信滿心裡,休理會諷刺與質問;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任你怎麼說,安守我本分。”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在我看來,不過就是在獨處中好好修行,無須讓別人的聲音來左右你的選擇,內心安寧且淡定。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你自己

明末時期,有一幅很著名的《富春山居圖》。

作畫之人,是一個考了幾十年科舉才做了一個小官的人,名叫黃公望。

當年,他好不容易考取了一官半職,但沒多久,便受冤入獄。

出獄後,黃公望愛上了畫畫,這一畫,就是二十多年。

每天,他為了畫好山水畫,他不惜走很遠的路去寫生。

因此,有人就笑話他,這麼大年紀了,何必折騰自己呢!

但黃公望沒有在意,也沒有打算和旁人解釋太多自己的想法,只是堅持畫畫,不斷超越自己。

最後,在他84歲時,他創作了這幅《富春山居圖》,驚豔了眾人。

正所謂,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相信自己,所以堅持;因為堅持,所以美好。

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挺起胸膛勇敢走下去,當你選擇好了一個方向時,唯一要做的,就是堅持下去,做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