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師徐元夢的幾度更迭,看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老師

徐元夢(1655-1741年),姓舒穆祿氏,字善長,滿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教育家。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授浙江巡撫。雍正帝即位,署大學士,充《明史》總裁。乾隆帝即位,入直南書房,充《世宗實錄》副總裁。

從帝師徐元夢的幾度更迭,看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老師

這樣一位歷經兩任帝師,三任皇子師的人,在康熙年間擔任皇子師的人,卻幾次遭到康熙皇帝的毒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徐元夢第一次遭到康熙帝的懲罰是在1687年西苑瀛臺,康熙皇帝教皇子射箭的時候。

因為徐元夢雖然是滿族人,但是也是一位文人,因此不擅長騎射,而清朝是馬背上奪得的天下,對騎射的能力非常看重。

康熙帝見此,心裡非常不爽,於是徐元夢便受到了康熙帝的侮辱,辯解了幾句,又引得皇帝十分生氣,下令將徐元夢打成了重傷。

從帝師徐元夢的幾度更迭,看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老師

第二次受罰是在1707年南巡的過程中,康熙帝在檢查三位小皇子的功課時發現他們對課文非常不熟悉,康熙帝又認為這是徐元夢在翫忽職守,於是竟然當著皇子的面,將他重打了好幾十大板,差點給打死。

康熙皇帝這種十分不尊重老師的行為,使每一位皇子的教育都成了問題。

有學者甚至這樣說:

“帝於諸王縱之太過、教之太疏,始立太子亦留心為擇師保,而為權倖所間,敬禮不終,後遂無正人敢為太子師者,太子亦不復擇師。”

因為康熙帝動不動就打皇子的老師,導致最後沒有人敢做皇子的老師了,或者就算當了皇子師,也做得兢兢戰戰的。

從帝師徐元夢的幾度更迭,看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老師

你看,康熙帝這種做法是不是和我們現代的有些父母有點相像?

2018年6月29日,淮北市一家長帶著親戚去學校商議孩子的上學情況。

商談期間,該家長的孩子謊稱自己被打。家長便闖進其孩子教室,對全班同學吼道:誰要是欺負他孩子,就打斷誰的狗腿。

一群人甚至還將該生班主任打到送進醫院;

河南某校的的一位家長,在發現孩子雙眼視力不一樣之後,認為這是因為老師總讓她家孩子坐在邊上導致,於是去找老師理論。

老師解釋說,學生的位子都是定期更換的,不會讓哪一個孩子一直坐在一邊。但是家長不聽,認為這是老師在推卸責任,於是雙方就發生了爭執,老師的臉上更是被家長挖出來了幾道很深的口子,導致毀容。

從帝師徐元夢的幾度更迭,看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老師

作為一名老師我想說,家長的做法,讓老師變得更加不敢管理學生了。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然而如今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似乎什麼都需要老師來負責。

可能是因為最近這幾年不時會爆出老師體罰學生的新聞,所以有的家長受到了輿論的影響,用一雙有色的眼鏡去看待所有的老師,似乎認為孩子只要出現了什麼問題,原因就是出在老師的身上,不辨青紅皂白的就要把老師暴打一頓。

殊不知,你打老師的時候也把這位老師的教書育人之心給打的七零八落。

父母保護孩子的心,為人父母的我們都能夠理解,但是身為一名老師,對於莫名其妙被家長打的老師的感受,我亦能感同身受。

從帝師徐元夢的幾度更迭,看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老師

被打的老師

那麼,結合康熙皇帝對待帝師徐元夢的行為,我們身為父母的人究竟要如何對待孩子的老師才是最正確的呢?

1、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責任心重的老師,即使一個學生表現的再差,老師也不會放棄他。

而最差的結果是,學生表現差,老師也不想放棄那位學生,因此管理上可能就嚴格了一點,但是家長卻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絲一毫的委屈,動不動向老師討要說法,最後弄得老師不得不放棄學生,因為實在不敢管了。

上面那些打老師的家長就是因為太過於把孩子當成一個寶貝了,一絲一毫的“委屈”都受不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跑到學校找老師討說法,說不過就打老師,殊不知這樣的暴力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就像康熙帝體罰老師一樣,一會讓皇子變得不懂得尊師重道,而是會讓老師覺得自己“不堪擔當大任”,於是更加不敢管理學生,也就是明面上“敬”著學生,暗地裡徹底放棄學生。

對此,家長應該擺正老師與學生的位置,學生是來接受老師教育的知識的,家長如果動不動就暴力毆打老師,“助紂為虐”,學生只會更加桀驁不馴,不聽老師的話,不懂得尊重老師。

從帝師徐元夢的幾度更迭,看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老師

2、找老師討要說法之前,先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家長平時在家都是當做心肝肉的護著,不想孩子在學校受到委屈,會因為心疼孩子產生憤怒的情緒,這都是很正常的。

雖然說有的老師因為自己的師德不好,胡亂打孩子的行為,招致家長的報復,最後被取消教學資格,對於這樣的老師所得到的結果我是非常贊同的。

但是也往往也存在著孩子和父母撒謊,說自己在學校被老師打了就跑去學校將老師暴打一頓的事情,好老師卻蒙受不白之冤遭到家長的報復。

試問長此以往,哪位老師還會在學生的身上花心思?

大概每天就像例行慣事一樣,上完課就走,不管學生有什麼問題了吧!

所以建議各位家長,找老師討要說法之前,要先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別“誤傷”到了好老師。

從帝師徐元夢的幾度更迭,看家長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老師

開家長會的家長

家長和老師從來就不應該站在對立面,因為只有家長與老師、與學校相互配合,才能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啊!

好老師也不該承擔沒有師德的老師引發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