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拒交手機被扇耳光:老師,願你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

近日,江蘇淮安一名高三學生,在晚自習的時候帶手機。再三勸說下,仍舊拒交手機。


班主任在生氣的情況下,扇了學生兩巴掌,並將手機摔壞。


整個過程,班主任還讓班上學生全程錄下來,發到家長群。


事情發生後,教育局對這位老師做出了停職檢查的處理,並進行了通報批評。


高三學生拒交手機被扇耳光:老師,願你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

有人為老師喊冤,也有人認為老師傷害了學生,不管怎樣,這位老師的言行,都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職業生涯也必定深受影響。


1、 衝動是魔鬼,老師的處理方式偏激了。


雖說高三備考是非常緊張的階段,老師管理學生,收掉手機,是出於責任心,為學生著想,初衷是好的。


可衝動是魔鬼,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扇學生耳光,摔手機,就未免過火。


你可以"恨鐵不成鋼",但當這種怒火升騰起來的時候,千萬別動手,別用這種過激的手段去宣洩。


如此暴力,"為人師表"又到哪裡去了?


我們一直教育孩子,不要走極端,但這種"扇耳光、摔手機"的行為,不是走極端,又是什麼呢?


高三學生拒交手機被扇耳光:老師,願你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

高三學生已經是有獨立思考和想法的人了,但當著其他學生的面這樣做,這本質上也是一種以強凌弱,也是對當事學生的不尊重。


有一位常姓男子曾當街攔住初中時候的老師扇耳光,只因20年前老師體罰過他。


20年,不算短,但在這樣的時光裡,他的怨恨也一直沒有消解,學生時代的事情已經成了他心中的陰影,揮散不去。


高三學生拒交手機被扇耳光:老師,願你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

打罵學生,不是恰當的處理辦法。我們不能給孩子傳遞這種錯誤的觀念,不要讓孩子認為這樣是理所當然,以暴制暴也是不能容忍的。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說明"在教育的過程中嚴禁打罵學生或者體罰學生及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凡教師有打罵,體罰,侮辱學生人格的行為,除批評教育外,並視情節造成的後果和影響,給與處理。"


可以說教育局對老師的處罰是合情合理,任何事情都有個度,超過了那個"度",事情的性質也就變了。


2、 "將戒尺還給老師",從法律的層面明確界限。

"扇耳光,摔手機"的行為是逾矩,但很多時候,老師確實存在"戴著鐐銬教學"的情況。


看不下去,想去管,但有眾多條條框框的限制,還有來自外界的種種壓力,管多管少,不知道如何把握才好。


有的學生確實不太好管理,甚至一些言行是故意在挑釁。老師如果不管的話,其他學生就有可能會覺得老師軟弱,以後老師的話也很少聽。


現在也有一種強烈的聲音,主張"將戒尺還給老師"。


有位網友就講述了他爸爸,一名中學老師的親身經歷。


他爸爸有高血壓,有一次,在課上,有一個學生一直推他,還瘋狂大喊:"不是牛×嗎?有本事還手啊。"


這位老教師氣得臉發白,但什麼都不能幹。這樣類似的事情想必在高年級當中並不少見。


所以,也有不少老師明哲保身,對學生不敢過分管理的。


之前,網上就傳出過一段山西呂梁某師專課堂紀律鬆散的視頻。


在視頻中,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上課,學生們,玩手機、打遊戲、吃泡麵、睡覺、打牌……,這哪是課堂,簡直就是派對現場。


佛系的老師和玩樂的學生,相安無事,互不干擾。


高三學生拒交手機被扇耳光:老師,願你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

究其原因?老師不敢管啊,一不小心就被道德綁架,甚至引發矛盾,還有人身安全。


衝動學生拿刀捅死老師,拿磚頭拍死老師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對學生採取合理的懲罰措施還是必要的,適度的"懲戒權"是有利於班級管理的。


希望國家完善相關的立法,讓老師適當合理的懲罰形式有法可依。


讓老師手握"戒尺",心中有愛。


高三學生拒交手機被扇耳光:老師,願你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


3、 老師要善於調整情緒,處理好師生關係。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育可以說是一門藝術。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情況。名師們大多有著大格局,靈活變通、鎮定自若,那是多年的修煉和沉澱。


師生關係是教育中的關鍵,師生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作為老師,要學會調適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狀態來面對學生。


教師這個職業,和一群孩子打交道,難免會生氣,那麼就要時刻提醒自己走出不好的情緒,要學會非暴力理性溝通。


學校方面如果有條件的話,也要定期對老師進行心理輔導課。


"德高為師,學高為範",老師不光是傳授知識,更是要教會學生怎麼做人。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高三學生拒交手機被扇耳光:老師,願你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


寬嚴並濟,獎懲有度。

願每位老師都是學生記憶中溫暖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