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梅蘭芳的原配,卻因無法生育同意丈夫另娶,晚年下場淒涼

中華文明傳承多年,自古以來人們都受到傳統儒家學派的觀點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連魯迅筆下的阿Q都認為傳宗接代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在古代女人若是膝下無子,那麼婚姻一定會變得十分的坎坷。這樣的現象在歷史上面層出不窮,許許多多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大家也不能逃出這樣的觀念影響,最終做出了辜負她人的事情。

梅蘭芳是我國民國時期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在其一生中成功塑造了很多成功的舞臺形象。早年梅蘭芳在《斷橋》中白娘子對許仙的一推、一拉的舞臺橋段更是將舞臺上的失誤演繹成為了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後世人對於梅蘭芳的成就以及個人品德甚佳。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在個人婚姻中也有一段讓人非議的往事。

她是梅蘭芳的原配,卻因無法生育同意丈夫另娶,晚年下場淒涼

原配王明華與早年的梅蘭芳

梅蘭芳是梅家的獨子,由於家伯梅雨田膝下無子。所以,對於梅蘭芳梅家兩房都是極為重視的。兼祧兩房的梅蘭芳被父輩給予了莫大的希望,不單單是要將梅家在戲曲行的聲名繼承下來,更要負責為梅家開枝散葉。

早年的梅蘭芳學藝之路十分的艱辛,由於學習的是“旦角”的緣故,在梅蘭芳少年時差點與京劇藝術失之交臂。17歲年,梅蘭芳由於處於變聲期,舞臺上的表演可是顯得有些吃力。

她是梅蘭芳的原配,卻因無法生育同意丈夫另娶,晚年下場淒涼

一連幾次的演出都差點捅了簍子。戲院的班主而後多次找到梅蘭芳以及梅蘭芳的父親,決定暫停梅蘭芳的演出,等到梅蘭芳倒倉期(即變聲期)結束以後在視情況而定梅蘭芳的前程。

這時候的梅蘭芳心裡知道。若是倒倉期結束以後,自己的嗓音要是變得粗狂起來,那自己此生定與舞臺再無緣分。只是自幼練曲的自己若是失去舞臺,將來又當何去何從。

旦夕離別,禍福難料。正當梅蘭芳因為變聲期停演在家的時候,卻又遇上了父母的突然離世。讓少年梅蘭芳的生活突然變得異常的艱難起來。

好在有伯父的接應,梅蘭芳生活得以為繼。但是依舊鬱鬱寡歡。為了讓梅蘭芳重拾信心,也為了給家中犯的重喪(連續去世親人)“沖喜”。梅蘭芳的伯父給梅蘭芳安排了一門親事。

而這門親事中要嫁給梅蘭芳的這位女子,便是日後一直默默奉獻,對梅蘭芳的事業做了極大貢獻,最終卻因為膝下無子而命運悲慘的王明華。

她是梅蘭芳的原配,卻因無法生育同意丈夫另娶,晚年下場淒涼

同是出生於京劇世家的王明華本也是舞臺上不可多得的“花旦”,但是為了成就丈夫的事業,為了遵循舊社會對於女子的三從四德。婚後的王明華毅然的決定離開舞臺,全身心的投入到對自己丈夫的事業和家庭中來。

婚後的王明華生下一兒一女,這對於兼祧兩家香火的梅蘭芳來說無疑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梅家兩房也因為此事而變得其樂融融。

在事業上,本就出生京劇世家的王明華用自己對於旦角獨到的見解與從小培養起來的舞臺修養,加之身為女性的獨特視角對梅蘭芳飾演的諸多角色都做出了相當具有貢獻的建議。

當梅蘭芳度過了變聲期以後,採用經過王明華指導的藝術表演技法再一次在舞臺上表演時,一下子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一躍成為了當時京津一代最為有名的年輕旦角,梅老闆的名頭也一下子在京津一代火了起來。

幫助自己的丈夫在事業上取得了非凡成就的王明華一面關心著自己的丈夫的事業,一面在家中照顧著自己的孩子。古人歸於婦女相夫教子的標準在王明華這裡得到了很好地詮釋,可以說王明華無論放在那和時代都是一位賢惠的妻子。

她是梅蘭芳的原配,卻因無法生育同意丈夫另娶,晚年下場淒涼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賢惠的女子,這樣一個支持著自己丈夫的事業走向成功的賢內助卻在後來寂寂寥寥的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命運多舛,無與士耽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詩經·衛風·氓》

世間多少女子渴盼一世能遇良人,世間多少女子的一生只為一人而活。一個女人若是將心交付一人,那麼為了心愛的男人付出多少也都是無怨無悔。

婚後的王明華為了能安心的照顧家庭、孩子以及丈夫的事業。為了不被意外將現有的幸福中斷,在與自己的丈夫梅蘭芳商量以後選擇了絕育。這個決定原本是為了能夠不留餘力的為自己的丈夫分擔家庭的重任的決定,但是卻為自己將來的悽苦遭遇埋下了伏筆。

上天用它戲謔的手法撥弄著世人的命運,上天的戲謔或許是在考驗著世間男女的真情,又或是完成冥冥中的天意。原本幸福美滿的生活,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徹底改變。

一場蕁麻疹奪走了梅蘭芳與王明華的兩個孩子的生命。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在一夜之間歡愉喪盡。由於王明華已經絕育,兼祧兩房傳宗接代重任的梅蘭芳這時被自己伯父梅雨田的逼迫,這時的梅蘭芳面臨著要再次納妾為梅家傳中接代的抉擇。

對於孩子的離世,王明華將一切的過錯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為了能夠成全梅蘭芳的孝道,王明華沒有反對梅蘭芳納妾一事,甚至是支持。

她是梅蘭芳的原配,卻因無法生育同意丈夫另娶,晚年下場淒涼

這對於很多女人來說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王明華卻做到了。她用自己的大度來詮釋了封建社會一個女人的美德,也是用自己的大度掘開了自己婚姻的墳墓。

梅蘭芳為了能夠完成家族的重任在徵得王明華的意見以後便娶了年僅17歲的福芝芳,說是徵求意見,其實只是對於王明華的通知罷了。原本是納妾的梅蘭芳為了博得福芝芳的歡心,竟然答應了讓福芝芳與王明華平起平坐的要求。

這時的王明華才發現,自己的丈夫已經變了。與年輕貌美的的福芝芳相比,年老色衰的自己又有什麼資本來要求自己的丈夫呢。一心都是為了這個家庭的王明華答應了自己丈夫,與年輕的福芝芳不分大小同為正室。新婚的梅蘭芳全然將王明華與早喪的兒女拋在了腦後,就連王明華病重都沒有去多看一眼。

病重的王明華悄悄的隱瞞了自己的病情,為了不打擾到新婚的梅蘭芳,為了不讓新進門的夫人難做,自己默默的選擇了獨居。其實王明華哪裡知道,這時的自己的其實已經變得多餘起來,又怎麼會給梅蘭芳的新夫人難堪呢?或許難堪的僅僅是自己吧!

很快梅蘭芳便和福芝芳有了孩子,一家人再一次的沉浸在其樂融融中。有了子嗣的福芝芳也越發的不將王明華放在眼中,對於福芝芳來說這時候的王明華顯得是那麼的多餘,而梅家上下也都忘了這個曾經為梅家做了極大貢獻的大夫人。

她是梅蘭芳的原配,卻因無法生育同意丈夫另娶,晚年下場淒涼

王明華的病情越發的嚴重,可是福芝芳在家中的地位也越發的尊重,在得知王明華所患之疾是肺結核的時候竟然要求王明華暫住偏房養病,而這一切也得到了梅蘭芳的准許。

這時的王明華才明白,自己真的成了一個多餘的人,自己在梅家早已經沒有了任何地位。

病重的王明華獨自居住在偏房,每日見下人們談起梅蘭芳的與福芝芳的恩愛之情時心裡面就說不出的難受,可是身邊卻沒有任何人能夠理解她的痛苦。而梅蘭芳卻已經是很久都沒有來看過自己了。

這時的王明華像極了大仲馬的小說《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最終思念愈深,病情愈重的王明華在呢喃中呼喚著梅蘭芳的小名“畹華”中離開了人世。

當得知王明華死訊的梅蘭芳突然間才明白自己的結髮妻子再也不會回來了,這個當初看自己扮演的旦角叫著自己“妹妹”的女人永遠離開了自己。

她是梅蘭芳的原配,卻因無法生育同意丈夫另娶,晚年下場淒涼

可是後悔晚矣,已經失去的人再也回不來了。上天最大的殘忍就是讓梅蘭芳在這個時候明白王明華對於自己的重要,殘酷的將梅蘭芳永遠的釘在了悔恨之中。其實就連福芝芳也在暗中對王明華流下了眼淚。

多年後,梅蘭芳一直到離世時都一直放不下這份悔恨,,福芝芳也漸漸的懂得了身為一個女性的偉大。最終按照梅蘭芳的要求,與王明華一同安葬在香山,福芝芳也在香山的梅蘭芳墓旁為自己留了一塊空地。希望能在天國彌補一切。只是真的有天國嗎?

是啊!若是當初的梅蘭芳能夠明白人生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當下的眼前人,而所謂的傳中接代等等都不過是人生中的過眼雲煙,那麼王明華便不會因為這世俗的觀念鬱郁而逝。王明華也許還會在幸福中繼續綻放,又怎會有後面的香消玉殞人鬼殊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