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廟助風閣的傳說

古時候,四川遂寧府有個秀才名叫張鵬翮,中了狀元,後官至宰相。一天,他在皇帝面前謝恩的時候提及回家祭祖一事,皇帝當即允之。

張宰相坐著官船進了夔門以後,搖櫓的夥計向他說道:"啟稟相爺,前面不遠就是雲陽縣,那裡有張王廟(張飛廟別稱,當地尊稱張王廟)。那張王菩薩常年保佑行人平安,過往船上的客人,不論官民都要去朝拜他呢,您是不是也……"話未說完,張宰相就不耐煩地打斷他的話,並得意洋洋地說:"什麼?你叫我也去拜張飛嗎?自古相不拜將,爾等休得胡言亂語!"搖櫓的捱了頓臭罵退了出來。

張宰相的官船走了兩天後,到了雲陽縣城南面的銅鑼渡口。拉縴的人又趕緊走進船倉向張宰相報告:"啟稟相爺,岸邊就是張王廟,過往行人都要去朝拜張王爺,您也應該……",同樣話沒說完,宰相便怒氣沖天地喝斥道:"文臣不得拜武將,吾乃堂堂朝廷宰相,那張飛算得了什麼?"拉縴的討了個沒趣,也只得退了出來。

此時,西風陣陣,官船逆風而上,搖櫓的放下風帆拼命搖櫓,拉縴的雙手按著沙灘拼命拉縴,好不容易才從銅鑼渡口把官船拉到離縣城30裡的三壩溪。天黑了,拉縴的只好拴住纜索,搖擼的收好橈片,官船隻得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彎艄"(停航過夜)。

第二天大清早,西風還是不停地刮。搖櫓的起身開始架橈,拉縴的下船準備解纜,一看,全都驚得像木雞。原來官船並沒停靠在三壩溪,不知怎麼又回到銅鑼渡口來了。張宰相頓時火冒三丈,大罵拉縴的沒把纖索拴牢,搖櫓的沒把船靠穩,於是,拉縴的只得又狠命拉縴,搖櫓的又狠命搖櫓,他們拼死拼活又幹了一天,好不容易才又到達三壩溪。天黑下來了,他們把船拴了又拴,弄得十分牢固才進倉歇息,可是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大家起來一看,官船又回到了銅鑼渡。一連三天,天天如此。這時,張宰相才相信是張王菩薩顯了靈,不得不甘拜下風了。張宰相無可奈何,只得置辦了三牲祭品和香蠟紙燭,畢恭畢敬地從銅鑼渡口下船,登岸步行到廟裡朝拜張飛。

說也奇怪,第二天一早,不用縴夫拉縴,一陣風把船送到了30裡外的三壩溪。船工們都感激張王爺的幫助。張宰相也不得不信服張飛有靈。後來他做官的時候,從不敢貪贓枉法,成了一名清官。

從此以後,過往船隻,張王爺都要助風30裡。老百姓為了感謝張王爺的恩惠,捐錢出力,在張王廟旁修了一座亭樓,取名為"助風閣“。張宰相第二次路過張王廟時,又誠心誠意地到廟裡拜謁張飛,並在“助風閣"立了一塊石碑,題詩曰:

銅鑼古渡蜀江東,多謝先生賜順風。

愧我輕舟無一物,揚帆載石鎮空酮。

赫赫聲靈震九州,江干廟食已千秋。

神明豈愛行人祭,欲卷山河為漢留。

這首詩至今猶存。

張飛廟助風閣的傳說


張飛廟助風閣的傳說


張飛廟助風閣的傳說


張飛廟助風閣的傳說


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內容參考《雲陽縣志》。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速刪。

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的雲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