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句打動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什麼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什麼曾經滄海難為水,因為你潛意識攝取的營養越豐富,你的氣場就越大,格局就越大,就越成熟,越有魅力。凡打動你的每一句話,每一段文字,都是注入你潛意識水庫的一滴水,都會成為影響你行為的內驅力。


假如你因別人的負面評價而變得消極,那就被他們說中了,或者說你刻意去迎合了別人的評價。瞭解、理解、接納真實的自己,就不會以外界的標準來評價自己了,因為外界對你的任何評價都與你真實的自己無關,你仍然是你,不增一分不減一份,原原本本,真真實實。外界的評價多少會影響你一時的心情,卻不會從根本上影響自信心。自信就是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

只有排除所有錯誤的做法,剩下的才是唯一的、確定無疑的正確做法,這種科學思維用在生活上是有問題的。怕犯錯,追求絕對的安全感和確定感,必然導致強迫,因為成長本就是一個犯錯糾錯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避免犯錯的過程,避免犯錯叫成熟,絕對不犯錯是死人。。

總有一句打動你


是啊,當症狀來的時候,每個患者都覺得自己所擔心的事情像真的一樣,很有擔憂的道理,而這正是強迫的誘惑和圈套。多少年了,患者都經不住誘惑,被強迫思維邏輯鏈一次次地欺騙,而事實上所擔心恐懼的事從來也沒發生過,甚至到死都不會發生。你會辯解說萬一發生了怎麼辦呢?我告訴你,萬一發生了誰也沒辦法,發生了面對和解決就是,這就是命,誰也無法控制。你又說如果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強迫行為)能加以避免呢?——我再告訴你,那是痴心妄想!你不是神,就別操神的心了。你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你想要的特殊能力,好好的去過普通人的生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鹹,就會有普通人的真實的人生。

不要把明天的憂慮拿到今天來——耶穌。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過去的選擇(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導致了現在的真實,而現在的選擇將決定未來的走向。-----看到一個“負面信息”,負面信息本身以及當下閃過的念頭和剎那間產生的情緒,都不能導致你擔心的後果,但你為此產生的反覆憂慮和糾結,才有可能向著你不願意出現的結果靠近。你不造現在因,就不會產生未來果。當下出現的任何念頭和任何情緒都無妨,只要不認同、不壓制、不跟隨、不展開(邏輯鏈),這就等於不去種現在的“惡因”,從而避免了未來的惡果。金剛經曰:念念有覺,念念無住,無住而生清淨之心。意思是成長過程中,頭腦中不可避免出現各種念頭,但只要你不生喜惡之心,它就不會停留。艾滋病的念頭=茄子。它不停留,就不會造因。強迫者患者的本意是通過思考或行為防範可怕後果的發生,結果導致強迫糾結痛苦,反而是為可怕後果造因。

可怕後果不是你頭腦中想象出來或邏輯鏈推導出來的那個,真實的情況是照此下去,你的狀態會越來越糟糕,狀態糟糕到一定程度,就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了。當下感受,當下呈現,當下選擇與行動,就是為自己的未來負責。當下沒事,永遠沒事,當下心安,永遠心安,當下即永遠。

總有一句打動你


抽掉了實質意義,只剩下純形式的重複行為,就是強迫。但是,假如這個行為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且對生活不構成影響,那就不是病,只是一個習慣,也不需要非得克服之。

什麼叫刻板教條儀式化,就是抽掉內容本質只注重形式。強迫者內心裡有一套既定不變的程序和規則,就好像一個模子,不論遇到什麼事,都要用這個模子去套一套,一旦發現不符合的地方,哪怕是微小的偏離,就會引發異樣感和焦慮不安。 所以一定要打破這個模式。

總有一句打動你


一切令你痛苦不堪的東西都在你自己的腦袋瓜裡,並沒有戕害你的事實存在。大腦是一個小說家,虛構了一個一個的故事,大腦的屏幕上上演著一出一出的悲劇,你保持清醒的覺察,從中分離出來,不做演員做觀眾。做觀眾,你可以看,也可以不看,做演員就沒有這個自由,你被捲進劇情裡,失去了自我。

活著還是死去,這是個問題,千百年來的人類難題,導致所謂存在性焦慮和存在性抑鬱。我們都是過客,不管目的地在哪裡,不管等待我們的是什麼,如果我們錯過了沿途的風景,那就不明智了。其實,全部的奧秘都在這一點這一刻,這個當下呈現。

總有一句打動你


接納不是認同和欣賞,我從來不欣賞我的膽小怯弱,但我知道那就是目前真實我的表現,我沒有辦法,只能承認和接受。於是心理能量節省下來了。節省下來幹嘛哪,迎上去!——接納真實我,切斷邏輯鏈,鼓起勇氣,創造新體驗。

當下,清醒的覺知,純然的感受。思維從過去收回來,從未來收回來,聚焦在當下一刻。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上帝,我們只擁有當下這一刻,除此我們一無所有。這是一切修行的奧秘,簡單得很,沒有別人描述的或你自己想象的那麼神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