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路聊論語:一部曠世奇書,一段感人故事

  在你的生命裡,是否有那麼一本書讓你感動,讓你流淚。或許是一本小說,詩歌,亦或是散文,在某一刻擊中你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讓你每每看到這本書,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曾經就被有這樣一本書,喜歡這本書的人把她捧上了天,用各種誇張的語言來形容她的偉大;而不喜歡的人就說她是封建糟粕,各種貶低。而我卻深深為她著迷,被她感動。

  其實一本書就像是一個人,總有喜歡她的人,和不喜歡她的人,或許正如梁啟超在《李鴻章傳》所說的:“天下唯庸人不咎不譽”。也許正是因為這是一本不庸的書,才會招致更多的是非。不過,無論別人怎麼看她,在我眼裡,她就是一個普通的有故事的人。每每翻開這本書,我都帶著一瓶酒,去品味她的人生故事。

書路聊論語:一部曠世奇書,一段感人故事

  就這樣,跟隨她,一起來到公元前479年的4月11號。這一天的天氣陰沉,到了夜晚更是沒有一點星光。在魯國一所普通的宅院,只見屋內燭光搖曳,忽明忽暗,彷彿隨時都有可能熄滅。這時,床榻上躺著一位年近耄耋的老人,頭髮和鬍鬚花白,臉色黯淡無光,嘴巴時不時微微一張,呼吸已經非常微弱。而此時在他身邊的只有一個僕人,僕人把年幼的孫子抱到他的眼前。這位老人吃力地睜開眼睛,看到眼前這個一直哭個不停地孩子,想要抬起手去擦掉孩童的眼淚,可是手卻怎麼也抬不起來,只是在原地不停地顫抖。此時此景,屋內孤燈寒影,屋外長夜難明,一老一少,淚眼相視。

  這時,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感覺這輩子最虧欠的就是她了。想當年,他只是一個倉庫管理員,家境貧困,沒車沒房。他大哥拿著家裡僅有的幾隻雞、一頭豬和一段帛錦來提親,她沒有嫌棄他,毅然選擇嫁給他。可是,他卻沒能讓她過上好日子。這些年他為自己的學說奔走呼號,窮困潦倒,家裡全憑妻子一人操持,任勞任怨。曾經花前月下,說好的白頭到老,可是她卻先他而去,只留他一人孤單在這個世界上。假如有來世,他最想做的就是彌補對妻子的虧欠,讓妻子過上最好的生活……

書路聊論語:一部曠世奇書,一段感人故事

  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兒子,這是上天賜給他最好的禮物,給他帶來了好運。他猶記得,兒子出生時,國君還欽賜一條鯉魚,這可是莫大的榮耀。這一切都是兒子的降生,給他帶來的福氣,他還以此為兒子取名,銘記這幸福的一刻。那時候的他,正值壯年,家庭美滿,事業順利。他信心滿滿,誓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儘管後來屢遭挫折,但他仍舊堅持不懈。即使自己此生完不成,也希望子子孫孫繼續奮鬥下去,所以他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子,希望兒子能夠繼承他的衣缽。於是他每次見到兒子,都會考問兒子的功課,督促兒子讀書。

  他想到這裡,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對兒子過於嚴厲了。畢竟兒子的資質凡凡,苛求過多,反而給他太多壓力。而兒子又是個孝順的孩子,承受這麼大的壓力,卻從來不抱怨,只會藏在心裡。他這時也能理解兒子了,他想兒子也不容易,一方面承受自己父親的殷殷重託,另一方面也要承受同門師兄弟的競爭壓力。或許兒子生在普通人家,會過得更幸福。可是作為他的兒子,卻落得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結局。最終,留下一個沒有兒子的老父親,一個沒有父親的小兒子。年幼的孩子誰來撫養?年邁的父親誰來送終?他想到這裡,心不由得一痛!

書路聊論語:一部曠世奇書,一段感人故事

  他的軀體在慢慢的變得僵硬,可是這個思索了一輩子的大腦,卻仍然沒有停下來。在他的腦海裡,又浮現出學生們的身影,首先是他最愛的學生顏回。他還記得,顏回初入自己門下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十來歲的孩子。起初,他並沒有覺得這個孩子有什麼過人之處,這個孩子性格內向,平時沉默寡言,看上去有點愚。

  可是,隨著相處一段時間,他才發現,這個孩子了不起。這個孩子聰慧過人,還虛心好學,關鍵是為人忠厚。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裡。而且,他和這個孩子相處的時間越長,他越覺得這個孩子就是繼承他衣缽的最佳人選。他的話,這個孩子都懂,而且還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並且不折不扣地去執行。更難得的是,在他最落魄的時候,很多弟子都各奔東西,唯有這個孩子始終不離不棄,堅定地跟隨自己……

  一想到顏回的早逝,他就心口疼痛。多麼好學的孩子,多麼聰慧的孩子,顏回在他看來,就是自己最完美的學生。可惜啊,可惜!他怎麼也沒想到,年紀輕輕的顏回,就早早地離開人世。這對於他來說,就如同喪子之痛,差點擊垮了他。自從顏回去世以後,他再也沒有見到比顏回更滿意的學生了。他在想,為什麼命運總是打擊他,一次也不讓他如願。

書路聊論語:一部曠世奇書,一段感人故事

  此時,只見他眉頭緊鎖,彷彿是在搜尋什麼而始終不得。或許顏回對他太重要了,他想要搜索所有有關的記憶,追憶這個曾經讓他寄予厚望的好學生。就這他的記憶搜索中,另一個學生浮現出來,就是子路。他想起了與子路初見的時候的情景。那時候,他還被子路暴打了一頓。

  想到這裡,他的嘴角微微一揚,或許現在想來,他與子路相見的方式,頗有些許可樂的樣子。可正是因為這個不平常的見面方式,成就了他們一輩子亦師亦友的緣分。子路這個學生,也就比他小九歲,就如同他的弟弟一般,而且也是他的弟子裡面年紀比較大的。所以,子路既承擔了大師兄照顧師弟們的責任,也承擔了保護他這個哥哥的責任,可以說是他的左膀右臂。

  正是因為這個關係,子路成了他學生裡面特殊的存在。子路有時候就想其他弟子一樣,向他請教學問;有時候又像一個諍友,直言規勸,不留情面。儘管子路經常頂撞他,也常常不聽他的話,但是他仍舊喜歡這個學生。有子路在,他心裡踏實。他想起,自己曾經有一次病得特別重,快不行了,子路便給自己籌備葬禮。雖然事後,他挺了過了,對子路超規格籌備葬禮很生氣,但是他也很欣慰,至少有人能給自己送終!可是如今,子路不在了,還有誰為自己送終呢?

書路聊論語:一部曠世奇書,一段感人故事

  這時,有一個身影在腦海一閃而過。啊,是啊,還有子貢呢!他的大腦又開始活泛起來,可是轉念一想,又失望起來。子貢太忙了,既要從政,又要經商,事事都離不開!他想起了前幾天,子貢來看自己,自己抱怨過他為什麼來得這麼晚。他當時多希望子貢能夠留下來,陪在自己的身邊。畢竟,他身邊的弟子們,或亡或走,已經沒幾個人了。

  此時,他的眼角流出了眼淚,熱淚流過冰冷的臉頰,來到嘴邊。他的思緒開始混亂,一會想到妻亡兒逝,舉目無親;一會想到一世坎坷,事業無成;另一會兒就是弟子離散,後繼無人……

  終於,他的身體完全冰冷,思索了一生的大腦也停了下來。此時此刻,無論有多少放不下,也都放下了。雖然,在如今看來,這是一代偉大哲人的溘然離世。而對於當時人而言,只不過魯國死了一位普通老人而已。夜更靜了,也更黑了。

書路聊論語:一部曠世奇書,一段感人故事

  可是,讓世人沒想到的,也是他自己沒想到的是,就在他離世之後,他的弟子們紛紛回到魯國,在他的墓前守喪,皆以父喪守孝三年,而子貢更是守墓六年。以至於他的墓前,搭起的草廬綿延數公里,而他就是孔子。

  三年守喪期間,弟子們居住在簡陋的草棚裡,地上鋪草墊,用土塊做枕頭,粗茶淡飯,孝衣孝服,不能有任何娛樂活動。此時,很多弟子們都有家有業,能夠放棄這一切來守喪,不能不說這一幕讓人感動!而此時弟子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追憶老師生前的一言一行,並且將它記錄下來,而這本語錄集就是《論語》。

  這是一段感人但並不感傷的故事,但卻成就了這部曠世奇書。時至今日,再讀此書,彷彿穿越千年,來到孔子門下,聽至聖先師循循善誘,看同門聖賢辯古論今;聖人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聖賢的一言一行歷歷在目。所以,這不是一本說教集,而是一本故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