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工作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儿”是怎么来的

俗语“工作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儿”是怎么来的


俗话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俗话,不同的俗话也有着迥异的时代内涵。“工作组不吃茼蒿”,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

那个时候,县乡(公社)为了促进农村工作,经常会往农村派驻村干部。驻村干部吃在农村,住在农村,工作在农村。

现在干部驻村,一般自己开灶,想吃什么做什么。条件好一点的,找个食堂蹭饭吃,省钱又方便。以前,没这个条件,吃饭靠派饭解决。

派饭由村干部安排,今天通知张三家准备饭。饭准备好了,张三就到驻村干部住的地方去领,驻村干部吃完了,当场结账,支付饭费。第二天,村干部再通知李四家准备,以此类推。

那时的驻村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吃饭从不挑食,给什么吃什么。不论吃的好坏,都一样的价钱付款。乡下人则好面子,加上对党的干部有感情,所以听到上级来人吃饭,总要想法设法做得好点。用威海话说,是“两好佮一好,好上加好”。所以,一般不会出现纠纷。

“工作组不吃茼蒿”说的是驻村干部到一个村里吃派饭,那个时候村里最好的菜就是茼蒿,结果家家户户做茼蒿给工作组的人吃。一来二去,工作组的人有点招架不住了,就跟派饭干部沟通,能不能不吃茼蒿。于是,派饭干部每到一家总是要提醒“工作组不吃茼蒿”。村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相互提醒“工作组不吃茼蒿”。结果,不给工作组吃茼蒿竟成了惯例。只是群众一直很奇怪:这么好的东西,工作组为什么不愿意吃呢?

俗语“工作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儿”是怎么来的

这件事儿说奇怪也不奇怪, 别说吃茼蒿,就是肉吃多了都腻歪,更何况是茼蒿呢。只是,那个时候的群众很朴实,把驻村干部的话当成了圣旨,不分时间、场合坚决执行。

说到派饭,其实在威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抗日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或党政工作人员到根据地甚至是敌占区的村里工作,需要吃饭,就由村干部安排吃派饭。那时候吃完饭后不是现金结账,而是发饭票给派饭户。区财粮委员会不定期地到村结账,群众则拿饭票兑换粮食。抗战期间,曾有财粮委员到村结账时与敌遭遇牺牲。那时候,群众被吃了派饭不但利益不会受损,家人还有荣誉感。

与我党干部吃派饭不同的是,当时的国民党顽固派则逼着无偿提供饭菜,犹以要油饼最多。所以当时的威海有个顺口溜:“油饼队(注:国民党顽固派看见鬼子就撤退,所以当时的威海百姓称国民党顽固派武装为游击队,又因为经常向百姓索要油饼,所以称为油饼队),吃饱睡,见了鬼子向后退;今日捐,明日税,祸害百姓罪累累。”

俗语“工作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儿”是怎么来的

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也就理解了那时群众对驻村干部的感情。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从“工作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儿”这句话里,看到的是农村普通群众与党的基层干部之间的血肉深情。

“工作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儿”这句俗语后来演绎成了“工作组不吃茼蒿—怪个病儿”,就另当别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