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未來必漲價?疫情還未結束,俄開始佈局下一場能源市場

新冠疫情重挫了國際能源市場,也重挫了民眾的消費信心。在經濟裹足不前的當下,無論是能源出口方還是消費方有必要坐在一起,為經濟的恢復出謀劃策。

俄衛星通訊社4月29日援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長期項目管理局局長波羅烏斯話說,在新冠疫情確診數據迅速下降的情況下,或在高效疫苗的問世下,不出幾年,整個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天然氣價格或將上漲兩倍,當然也包括石油領域。

波羅烏斯的話看似中肯,實則陷入了個人的臆斷。要知道,新冠疫情非普通的流感可比,其超強的傳播力、較高的死亡率都讓人類聞之色變。截止當日,全球已經有超過300萬的人感染,死亡人數突破了20萬大關。而人類寄予希望的抗病毒藥物或者是疫苗,仍遲遲不見音信。

歐洲的科學家指出,指望疫苗在一年內問世,實則不現實。另外從已經獲知的情況來看,新冠病毒在世界上出現了A、B、C三個亞型。

天然氣未來必漲價?疫情還未結束,俄開始佈局下一場能源市場

從去年人類首次獲知病毒,到如今的全球大流行,只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而這四個月也就是全球經濟停擺的困難期,我們看到外貿停滯、生產生活停滯、軍事活動停擺,甚至因為人類的“禁足”,大氣層臭氧圈出現了罕見的閉環現象。

所有的一切表明:指望病毒在短時間消除,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新冠將與人類長期共存。當然,這一切建立在病毒未發生超強變異的條件下,如果新冠成為埃博拉那樣的病毒,莫說經濟停擺,人類出現大面積的減員現象也未可知。俄方能源專家如此樂觀,恐怕有些“腳不著地”。

對於俄方而言,能源市場如長期維持低迷狀態,該國的經濟結構可能崩潰。已知的是俄方GDP的多半數由能源企業貢獻,俄方為底層民眾提供的免費醫療、教育的經費大多取自石油、天然氣利潤。從這個角度分析,俄方比較美國、沙特對於能源輸出更加迫切。

天然氣未來必漲價?疫情還未結束,俄開始佈局下一場能源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國際天然氣期貨價格近日出現了大幅的波動,從2美元/mmbtu(4月30日前後)到如今的1.881美元/mmbtu,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要知道,去年的6月份,這一價格仍維持在4.93美元/mmbtu的水平。可以說天然氣價格的攔腰斬,重挫了俄方的能源結構,給莫斯科帶來了嚴重的生存危機。

從發展的角度而言,俄方做出如此的預估合情合理;但根據實際的能源消費態勢,恐怕天然氣價格擊穿1美元/mmbtu的成本(俄方供應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一般為成本價的4倍,約3.6美元/mmbtu,2017年數據)將為期不遠。

天然氣未來必漲價?疫情還未結束,俄開始佈局下一場能源市場

單從這些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俄方目前能源的出口態勢基本在虧損與盈利的區間徘徊的結論。而要實現這一數據的逆轉,除了全球經濟的恢復別無他法。也就是說指望短期疫苗出現亦或者是減產縮減供應量的措施,都無法讓俄方走出困境。

西方專業人士指出,2020年是自二戰以來人類遇到過的最大一次的經濟蕭條,其對國際社會的影響空前深遠。目前,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傳統資本強國都已經承認了本國GDP大幅縮減的事實,而且隨著疫情的進一步失控,失業的人口將越來越多,政府除了嚴格的壓縮開支,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