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不僅坐擁實力強勁20萬大軍,還有名將秦瓊,為啥還是失敗了

縱觀中國歷史,舉凡朝代更迭、天下大亂之際,往往是英雄輩出、群雄爭霸的時代。隋朝末年,除了李淵之外,還有許多非常有實力的割據政權,李密就是其中之一。

李密不僅坐擁實力強勁20萬大軍,還有名將秦瓊,為啥還是失敗了

李密有顯赫的家事,是隋朝上柱國、蒲山公李寬之子,雖然家室沒有楊家那麼顯赫,但當時也是名噪一時。李密從小志向遠大,用家中的錢財幫助過很多有志之士,喜歡交朋友,且早年間在隋朝皇宮中擔任禁軍。既然李密有如此的才能志向,又在皇宮中擔任禁軍,那麼又是如何到了瓦崗寨的呢?

其實李密早年間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哪怕自己只是小小的禁軍。有一次輪到李密當班,隋煬帝楊廣從他的面前經過,並且意味深長地看了李密一眼,隨後便和身邊的大臣說:“看到衛隊中,剛才那個皮膚黝黑的年輕人了嗎?我發現他的眼神異於常人,最好不要讓他擔任侍衛。”因為楊廣這句話,李密便丟了仕途,從那以後李密便在家中苦讀詩書。

而有一次他騎在牛背上看《漢書》極其認真,渾然忘我的精神勁兒,被楊素讚賞。後來被楊素請到家中,兩人暢談,楊素對他極其讚賞,對自己的兒子楊玄感說:“李密見識深遠,氣度不凡,你們兄弟無人可及。”

從此楊玄感和李密變成了好朋友。

李密不僅坐擁實力強勁20萬大軍,還有名將秦瓊,為啥還是失敗了

如果說,楊廣是毀了李密仕途的人,那麼楊玄感便是 “毀了”李密一生的人,也可以說他是改變李密一生的人。

公元613年,隋煬帝東征高句麗,讓楊玄感在黎陽監運糧草,令隋煬帝意外的是,楊玄感不僅沒有盡職盡責,反而起兵反對自己。楊玄感起兵後,以李密為軍師,李密為楊玄感獻上中下三計上計是偷襲薊城,直接斷絕隋煬帝的歸路;中計是偷襲長安,控制隋朝的政治中心;其下計是進攻洛陽,屯兵城下。

楊玄感為控制隋朝百官的家屬,向天下示威,果斷採納了李密的下策。於是,戰事果如李密所料,楊玄感久攻洛陽不克,屯兵城下。當楊玄感得知隋煬帝回師洛陽後,方才採納李密的上策,進兵關中,但在途中遭遇失敗,丟掉性命。李密在戰亂中僥倖得脫,雖然保住了性命,卻又從平民淪為了叛徒。

李密在逃亡關中的途中,不幸被隋軍抓捕,不過幸運的是,李密在被押送到隋煬帝行在的途中,又施展計謀,賄賂官差,成功逃脫。隨後,李密投奔平原起義軍領袖郝孝德,但郝孝德對李密言不聽計不從。

李密不僅坐擁實力強勁20萬大軍,還有名將秦瓊,為啥還是失敗了

擁有滿腔抱負的李密,自然是不甘心,便離開了。身無分文的李密,一路上剝樹皮、挖草根為生。這種生活環境,李密實在無法堅持下去了,便在淮陽郡一個山溝裡面,改名為劉智遠,當一個教書先生。結果為了抒發自己不得志的情緒,便寫了一首五言詩,結果被當地的鄉民舉報。

走投無路的李密逃離淮陽後,又投奔了瓦崗寨的翟讓。誰知翟讓的部將中有知道李密曾為楊玄感效力過,翟讓的部將便對李密產生了懷疑,因此勸翟讓殺死李密,翟讓聽信部將的話,把李密囚禁了起來。李密在生死之際通過翟讓的部將王伯當為翟讓獻策,取得翟讓的好感,又被翟讓釋放,撿回了一條性命。從此,李密落身瓦崗寨,為翟讓效力。瓦崗軍中有徐世勣、秦叔寶、程知節、魏徵等人,都是隋末唐初大名鼎鼎的人物。

自小就接受貴族教育的李密,有著出色的能力和眼界,很快就成了瓦崗寨最重要的造反力量,之後在利益的驅使之下李密違背道義,下手除掉了對自己有恩的翟讓,篡奪了瓦崗的控制權。

此時瓦崗軍逐漸取得河南、山東一帶的土地,實力最為強勁。然而就在此時,李密犯了一個重大的戰略失誤:強攻洛陽。

李密不僅坐擁實力強勁20萬大軍,還有名將秦瓊,為啥還是失敗了

李密早年參加楊玄感叛亂時,建議楊玄感不要打堅固的洛陽,直接西進關中,佔領長安,而後號令天下。長安是頭顱,洛陽是腹心。兩者相比,打長安顯然是更優選擇,佔據長安後將直接顛覆隋朝的統治,各地隋軍也會跟著土崩瓦解。

此時李密自己也面臨一樣的處境,洛陽近在咫尺,王世充率精兵據守,到底打還是不打?許多人都建議李密撇下洛陽不打,以主力疾進關中。其中尤以原鞏縣縣令、後來投靠瓦崗軍的柴孝和建議最力。但李密認為,現今瓦崗軍諸將都是群盜出身,又都是山東人,讓他們去打長安,積極性肯定不高。如果把他們留在河南,又恐怕將來割地自守,於是拒絕了柴孝和之議,堅持先打洛陽。這就鑄成了瓦崗軍最大的戰略失誤。

先打洛陽,對瓦崗軍的影響是致命的。

其一,洛陽位於四戰之地,瓦崗軍佔據的河南亦是四面受敵之地。瓦崗軍雖然兵力雄強,但四面受敵,終歸不利。北有竇建德,南有杜伏威,東有徐圓朗、孟海公等,河東還有李淵,瓦崗軍的實力根本同時應對群雄,當務之急是擺脫這一不利局面。李密自我感覺良好,這無疑是個大錯招。

李密不僅坐擁實力強勁20萬大軍,還有名將秦瓊,為啥還是失敗了

其二,洛陽嚴重限制了瓦崗軍的機動性。瓦崗軍並沒有成熟的政權基礎,仍然處在流動作戰的狀態。李密堅持以精兵強攻洛陽,一旦交戰便無法迅速脫離戰事。何況洛陽城建設得極為堅固,內外兩重城垣十分高大,強攻很難奏效。瓦崗軍舍長就短,曠日持久地進行攻城作戰,無疑喪失了繼續發展壯大的時機。

李密和王世充打得難解難分時,宇文化及捲入了洛陽的戰事。618年,隋煬帝的禁衛軍擁戴宇文化及為主,在江都發動政變,殺死隋煬帝后,宇文化及率領十幾萬大軍北上,目標直指黎陽。黎陽是瓦崗軍的軍事重地。李密率部在河南北部與宇文化及惡戰一場,將隋朝最後一支主力驍果軍打得潰不成軍。

驍果軍是隋軍精銳中的精銳,瓦崗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勁兵良馬在戰鬥中極大消耗,從力量對比上看,對王世充已沒有太大的優勢了。

此時的李密志得意滿,舉措失宜,賞罰不公,導致軍心出現渙散,加劇了瓦崗軍內部自翟讓被殺後產生的裂痕。再加上瓦崗軍剛和宇文化及大戰一場,元氣大傷,瓦崗軍因此不免出現了頹勢。

李密不僅坐擁實力強勁20萬大軍,還有名將秦瓊,為啥還是失敗了

正是李密一次次的驕傲輕敵,不斷給王世充以喘息、補充的機會,使得原本各有勝算的情況下瓦崗軍戰敗。經此一役,瓦崗軍已再無翻身之可能。邙山之戰失敗後,李密不久便投降李淵。邙山之戰雖然是瓦崗軍失敗的終點站,卻也是在之前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的必然結果。李密的戰略失誤、部隊上下失和、常年征戰部隊元氣虧損等等等等,都致使在中原大地上風頭一時無兩的瓦崗軍,在短短一年之內迅速失敗,走向了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