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afur Eliasson(生於1967年)是一位丹麥/冰島藝術家,現居於哥本哈根和柏林。
1995年,Olafur從丹麥皇家美術學院畢業,在柏林創建了 “Olafur Eliasson工作室”。他在柏林的工作室共有30多名手工技師、建築師、幾何學家、藝術史專家以及其他文化工作者。
他們利用光、色彩以及自然現象,如霧和波浪來研究人體運動、感知體驗以及身體與大腦的互動如何作用。
在2003年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埃利亞松代表丹麥參展,同年,他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的渦輪大廳裡展出作品《天氣計劃》。
《慢慢來》是2007年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組織的一個關於埃利亞松的總覽性展覽,在美國幾個地方進行了巡迴展出,現於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埃利亞松參與了一系列的公共空間計劃,包括了2003年第五屆深圳國際公共藝術展中的《花亭》,2007年在倫敦與克雷蒂爾·索爾森一同設計的《蛇形帳篷》;2008年由公共藝術基金會委任其設計的《紐約瀑布》。
作為柏林藝術大學的教授,埃利亞松於2009年建造了空間實驗研究院,一項隸屬於該大學的公共教育研究計劃。
1、日
第一次接觸到的Olafur Eliasson作品是其在2003年為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再造的一輪「太陽」。
這個作品屬於「天氣項目」系列創作的一員,然而大家給它取了個無比詩意的名字:A misty sunset to London(倫敦日落)。觀眾第一次有了在室內被籠罩於巨大的橘黃光暈中,營造了宛若置身於電影中霧氣氤氳的末日感。
他的 Weather Project 用一個巨大的圓鏡 映射燈光,並通過大量水蒸汽呈現光暈。產生了如同太陽在泰特美術館熊熊燃燒的效果。
這個作品運用200多個燈泡組裝成了「人工太陽」,並通過巨大的半圓形反光鏡呈現出一個耀眼的發光球體。
這種單頻燈常用於城市的街道照明,卻被Olafur用於再現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太陽光芒。平日遙不可及的「太陽」彷彿變得觸手可及,Olafur巧妙地模糊了室內室外、城市與自然的邊界。
當所有人的外形細節被強烈的光線覆蓋模糊,化為一個個細小的黑色剪影時,在震撼的觀感下我們不禁再次感歎人的渺小。
2、月
除了太陽,還有明月。在為法國凡爾賽宮設計的Deep Mirror裝置中,Olafur採用原型切割的鏡面結合黃色單頻燈和黑色塗料,並通過鏡像的反射,讓「彎月」懸浮在美術館的不同空間中。
這裡看起來特別像在宮殿裡穿梭遊走的月亮,而遊客則通過自己的移動在持續與間斷之中玩味無限的鏡像。
他認為觀眾在參觀時也應如這遊走的「月亮」一樣,不需遵從遊覽指引,可以隨意漫步。
3、瀑
除了將日月星河搬入室內,Olafur Eliasson同樣擅長將人類的創造力傾瀉於自然之中。
詩人李白曾有詩句寫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Olafur在2016年創作的《Waterfall》一定程度上讓這句詩折射進了現實。
在凡爾賽宮的大運河上,水流從半空中傾瀉而出,洶湧而下。因為視覺錯置的巧妙,觀眾從正面無法看見瀑布後的鋼架,以此實現了將自然放置在城市間,給予城市更為豐富空間層次感的效果。
在擁有非凡歷史故事的凡爾賽宮,Olafur希望這「人造的河流」也有著「將權力下放」的意味。
4、虹
《聚合彩虹》這個作品,中國粉絲也很熟悉,因為去年它還來過北京紅磚美術館。
“這是一件由噴霧和燈光組成的裝置,觀眾進入合適位置或角度時,會發現空中的彩虹,而且彩虹隨你的移動而移動,引導人們產生身體動作去體驗不同的藝術效果。”
在作品《Your Rainbow Panorama》中,他為丹麥的當代美術館屋頂也設計了一條漂浮在空中的彩虹。
這條將近4米的圓型走道由各種顏色的彩虹玻璃製成,為城市附上了一圈閃耀著彩色光芒的濾鏡。他希望通過創造這種消除內外邊界的空間,鼓勵大家突破慣性思考的限制。
城市在他的創作下變成了擁有無數顏色的調色板。
5、霧
這是Eliasson在凡爾賽宮打造的另一個戶外裝置,造霧的圓環裝置會不斷噴射出旋轉的霧氣,且隨著陽光和風的改變而變換,霧氣模糊了四周景色的輪廓,像一團巨大的雲在召喚遊客步入迷霧。
6、冰
另一個有關社會議題的著名作品是《Ice Watch》。Olafur Eliasson雖然在丹麥出生,但雙親均來自冰島。2015年,為了響應當時在法國巴黎召開的氣候峰會,他和丹麥地質學家Minik Rosing一起合作,將來自自己家鄉的12塊巨大浮游冰塊搬到了巴黎的露天廣場上。
這些冰塊突兀顯眼,讓每位行人都忍不住駐足觀看。
冰塊被放置成圓鐘的形狀,逐漸融化的過程宛如不會停止走動的鐘擺。
Olafur Eliasson希望大家透過觀看和觸摸,能得以驚醒:即使我們選擇刻意忽視,城市的各種生產活動還是導致著氣溫和海平面不斷上升,寒冰不斷融化。
還有著名的冰岩花園 Glacial Rock Flour Garden
7、宙
在光影之間見到虛擬宇宙
人們走進《Contact》,就像走在球面上。
Eliasson利用看似簡單的技術,營造了沉浸式的虛擬現實空間,無盡的黑暗和遊移的光線,令人感到進入了太空中,從而思索自我、空間和宇宙之間的聯繫。
8、後
Olafur Eliasson用藝術的力量再造自然景象的宏大之美,是為了讓世人更懂得珍視自然,在這背後,他和他的團隊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掌握複雜的知識、技術。
這麼完美的藝術,你,被打動了嗎?
好消息是因為懷念Olafur Eliasson在泰特美術館2003年的渦輪大廳的太陽,今年他將回到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重新啟動這個展覽。
時間為2019年7月13日至9月29日,每週六至週日。
大家不要錯過這次機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