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破釜沉舟的故事上過中學的人都知道,英雄的故事人人傳誦。因此孤注一擲,不給自己留後路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多人深以為然。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讓熊眼帶你覆盤一下故事的出處鉅鹿之戰,看看破釜沉舟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鉅鹿之戰

秦末,秦軍主力部隊章邯軍團和王離軍團會師,四十萬秦軍合圍趙國軍隊於鉅鹿城。唇亡齒寒,各路諸侯都派出援軍趕赴鉅鹿附近,共計三十萬軍隊。

注意:雙方力量比是4:3,反秦聯軍並不是處於絕對的劣勢。

什麼?不是說項羽是以少勝多嗎?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納尼

少,說的是項羽親自統帥的楚軍,只有五萬人。諸侯聯軍雖然有三十萬,在楚軍發起攻擊前,只有從常山趕來的陳餘派了五千人攻擊秦軍,結果還全軍覆沒,其他人都在遠遠的營壘中固守觀望。雖然觀望,但不是說這些人是空氣,一旦戰場形勢有利,這些人會立即投入戰鬥。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劃重點: 想要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人,要先明白自己的少和弱都是暫時的,可以變化的。如果短期內強弱對比不會有顯著變化,還妄想創造奇蹟就是找死了。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項羽率楚軍到達鉅鹿縣南的漳水,先派遣英布和蒲將軍率2萬義軍渡過河,先擊敗章邯部保護運糧甬道的秦軍,斷絕王離部的糧道,王離軍隊因缺糧開始動搖。

這個細節不知道現在的歷史課本講沒講,講了也不是考試重點,因此很多人未必關注。項羽不是上來就蠻幹,而是派出小部隊試探,而且直擊秦軍的運糧道。指揮二十萬飢餓的士兵,別說王離,他爺爺王剪也得腦中風。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劃重點:面對巨大的風險不要把自己的籌碼一次性押上,試水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陳餘犧牲五千人就是給自己明哲保身找個藉口,而項羽拼上兩萬人給自己創造了勝利的先機,一對比雙方高下立見。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英雄就是英雄

項羽率領全軍渡過漳水,破釜沉舟,燒掉房屋帳篷,只帶三日糧,經過九次激烈戰鬥終於活捉了王離,殺死了秦將蘇角,秦將涉間舉火自焚,秦軍潰散,觀望的各路大軍也紛紛加入戰鬥,項羽成功的解了鉅鹿之圍。這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了。不過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章邯軍團幹嘛去了?為何不見他來援救?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章邯你在想啥呢

章邯在鉅鹿之戰的表現耐人尋味,不積極配合王離,反而在戰後投降項羽。睚眥必報的項羽也意外的饒恕了這個殺死自己叔父的仇人,封其雍王。章邯的按兵不動使得反秦聯軍的三十萬人暴打王離軍團的二十萬飢餓之兵,這樣戰局就不奇怪了吧。

劃重點:勝利來自於對手的成全,不管他是有意還是無意。所以不要痛恨你的對手。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教父的教誨

覆盤鉅鹿之戰後,咱們分析一下破釜沉舟的作用:

首先,身陷絕境確實可以使人困獸猶鬥,但是同樣的楚軍,在垓下被圍的時候四面楚歌,軍心一下子就崩潰了。精神力量絕對不是取勝的肯本原因,因為人的心態比客觀條件變化的還快。給員工打雞血在短期內也許有用,要想長期保持士氣,就要給部下希望而不是絕望;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第二,破釜沉舟的本意不只是激勵士氣。王離軍團當時在圍困鉅鹿,兵力分散。要想在秦軍調整部署前各個擊破,最重要的就是快速機動。燒掉帳篷,砸爛飯鍋,全軍只帶3天糧食不只是告訴士兵們三天內要取勝,更是為了士兵能夠輕裝前進。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老子可不再背鍋了

第三,破釜沉舟也沒有真正斷絕楚軍的退路。當時戰場上的形勢,在圍城秦軍的周圍,都是諸侯國的救援部隊。鉅鹿城裡也有趙國的部隊。一旦戰敗,楚軍還可以與城中的趙軍匯合,或者與周圍的其它諸侯軍隊會師,繼續與秦兵作戰。如果楚軍回撤彭城倒是用得上戰船,但如果戰爭失敗,追兵也不會給楚軍從容渡河的機會。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還想坐船回去?做夢

項羽之後,破釜沉舟自斷後路的方法也有很多人效法。南京保衛戰,唐生智在戰前收繳了所有渡船,結果把幾十萬軍民丟給了日寇屠殺。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南京慘敗

如果真的對勝利有信心,根本用不著自斷歸路。動不動就號召大家破釜沉舟的老闆或領導,心裡根本就沒把部下的前途命運當回事,還是早點離開的好。

一個忽悠了很多人的故事,你有沒有中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