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瓷閒步看魚遊

'魚'與'餘'同音,陶瓷紋飾,歷來有許多利用諧音表達吉祥的用語,魚紋飾便是其中較多者。把鯉魚與其他各種紋飾相結合,便創造出許多寓意豐富、形式優美的詞彙來。如:

繞瓷閒步看魚遊

瓷畫有漁翁捕得鯉魚時表情歡快,即“漁翁得利”,金魚在水中嬉戲追逐則為“金玉滿堂”,鯰魚遊弋在水中是“年年有餘”,牡丹花配以鯉魚叫作“富貴有餘”等。

張道一先生在《敦煌藝術中的動物形象》一文中指出“人類生活的歷史,越是回溯到遙遠的過去,就越是同動物有著密切的關係,這關係既表現在實際利害上,也表現在意識形態上”。

自東漢起,魚就成為道教最重要的聖物之一,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說:“夫得道者,上能竦身於雲霄,下能潛泳於川海。是以蕭史偕翔鳳以凌虛,琴高乘朱鯉於深淵,斯其驗也。”

陶瓷魚紋在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以刻劃裝飾形式為主,用對遊的雙魚形式代表著陰陽與太極,象徵著世間萬物的交替輪迴。

古陶瓷上的魚紋裝飾,全國窯場的產品中普遍存在。自宋代以來就是制瓷業的重鎮,影青、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採用刻、劃、貼、印和繪畫等技法,魚紋飾更是喜聞樂見的題材。宋元時期影青瓷的碗、盤等器物,有許多在裡心刻劃魚紋;元代的青花瓷多見魚藻紋,魚多為鱖魚,其中也有在碗、盤裡心貼塑魚紋的,別具特色;明代之後則多為鯉魚,表達的是人們企盼“鯉魚跳龍門”的吉祥心理。

繞瓷閒步看魚遊

民間喜歡把漢字同音的吉祥物聯繫起來表達,“魚”與“餘”同音,故將“魚”寓意“餘”,期望年年有餘,歷朝歷代民間都有生產描繪魚紋的陶瓷器、魚形陶瓷或青銅器,人們以之寄託“年年有餘”的理想和希望。

魚類擺脫了單純自然的生物屬性,融入人類精 神生活中,從而產生了陰陽轉合的魚鳥圖、金榜題名的魚龍圖、求瑞消災的魚獸圖、吉祥如意的魚物圖等象徵意義,魚紋作為一種符號已被人們認可,說明了魚紋所具有的心理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