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01


蘇東坡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大,而其志甚遠也”。


意思是說世人所稱謂的勇者,一定有過人的操守,一個平常人受到侵犯時,拔著劍跳起來,挺身出來打架,這不能算是勇敢。


世間有大勇的人,是遇到突發事件不驚慌,受到無端的侮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因為他的胸懷博大,修養深厚,志向高遠。


蘇東坡所說的“大勇者”,是擺脫了狹隘自我的得道者,代表一種“寵辱不驚,淡定從容”的大境界。


人一旦被自我的牢籠困住,對於別人不同於自己的意見,就容易爭論;被人誤解,就急於表白;要是被人誹謗,受到侮辱,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常人的境界。


其實,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積德修福的必要條件。


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02


清朝的時候,常州有一個魏廉訪,他的父親是個醫生,樂善好施。


有一次魏老先生被請往一病人家中治病。他離開後,病人發現藏在枕頭下的十兩銀子不見了。


病人的的兒子,懷疑是魏老先生拿了,就到老先生家,對他說:“有樁疑難事,想問先生,但是又怕老先生見怪,不敢說。”


魏老先生說:“你說吧,不責怪你!”病人的兒子就把銀子丟失的事說了。


老先生把他請進密室,說道:“銀子是我拿了,我是想暫時拿去以應急需,本打算明天覆診時偷偷還回去。今天既然你來了,我這就還給你!”馬上給他十兩銀子。


因為這件事,對魏老先生的誹謗議論之聲四起。老先生聽到之後,神態自若,毫不在意。


不久,病人痊癒,自然要清理打掃一下自己長久臥病的床鋪,結果在床下發現了原以為丟失的銀子。


病人大驚而後悔地對兒子說:“銀子並沒有丟失,我們錯怪了魏老先生,現在我們應該馬上去老先生家,當著眾人的面把錢還給他,不能再讓他蒙不白之冤!”


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03


於是父子倆一起來到魏家,跪在地上,羞愧地說:“銀子並沒有丟失,今天來交還先生所給的銀子。我們對不起老先生,真是該死,請老先生任意處置!”


魏老先生笑著把他們扶起來,說道:“這有什麼關係?不要放在心上!”


病人的兒子問魏老先生:“本來是我誣賴先生,為什麼先生甘願忍受汙名而不解釋呢?”


魏老先生笑著說道:“你父親與我是鄉親鄰里,我素來知道他勤儉惜財。他正在病中,聽說丟了十兩銀子,病情一定會加重,甚至會一病不起。因此我寧願受點委屈,背上汙名,使你父親心安,病自然會好起來!”


聽到這裡,父子倆又跪在地上,叩頭不止,魏老先生扶起二人,設酒款待,盡歡而散。


從此,老先生“魏善人”的名聲就傳開了。


自古就有“德為福壽之本”“仁者壽”的說法。積德行善的魏老先生福報很大,兒孫顯貴,他的兒子魏廉訪高中進士後,又做了某省的臬臺。在老先生八十大壽時,受到了皇上的封誥。


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人生有七不辯


1

忙不及辯


正事都忙不過來,哪有閒時間去辯白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


2

微不值辯


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有什麼值得辯的?瑣事讓人分心,徒增煩惱!


3

辯而無益


辯白有效果嗎?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如果對方本來就是別有用心,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還辯個啥勁!


4

辯而有損


辯白有時候是“越描越黑”。別人誤會,可以善意的解釋一下;別人若是不接受,也就算了,不必斤斤計較——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5

不辯自消


有人只想過口癮,說完就完了,他自己也不當真。一個巴掌拍不響,覺得無趣自然消停。


6

不辯有益


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旦虛名大過了實際的德行,預埋禍端,這時就需要一些“謗毀”來衝去虛名,達到平衡。


7

與己無關


很多情況下,人們需要找一個人作靶子,以發表自己的聲音。一方拼命抬升某人,另一方也就必定狠命踹踏。


被說的人要是自己捲進去,必成風暴之眼,自找苦吃,其實這些好壞說辭與被說者毫無關係,就讓爭辯雙方鬧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