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

1998年,餘華憑藉小說《活著》榮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作者餘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1993年的中文序中,餘華提到了《活著》的創作背景源自於一首美國老歌《老黑奴》,歌中的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先後離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老黑奴“以歌報痛”的樂觀主義精神刺激著作者餘華的每一處神經,靈感的爆發,成就瞭如今的《活著》。

一本《活著》,飽含了作者餘華對“那個時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的深入思考。小說用極端的筆觸,講述了舊時代小人物徐福貴悲慘的一生。當我們仔細讀完這本書之後發現,書中寫的不僅僅是福貴一家的悲劇,更是那個年代那一群人對時代和人生的抗爭,為活下去的樂觀精神態度。可能我們很難會像書中的徐福貴一樣落魄,但是人活著總會面臨著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一.關於活著的思考:

小說的脈絡很簡單,就是講了主人公徐福貴歷經了人世間冷暖悲歡的一生,他的人生是一直被動做“減法”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一直失去的一生:

故事由富二代的闊少爺徐福貴的第一視角展開,樹立了一個自幼錦衣玉食,不識人間疾苦的紈絝子弟形象。但是正是由於他的年少無知,福貴年輕時候賭博把家產都輸光。之後是父親的離去,緊接著是母親的離去,再然後小兒子有慶的離去。之後是大女兒鳳霞的離去,鳳霞離去後鳳霞的丈夫、福貴的女婿萬二喜也離去了,最後鳳霞的兒子、福貴的孫子也離去了,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都離開了,最後只剩下了福貴和他那頭牛相依為命。

一個沉重的悲劇,在餘華的敘述下,顯得卻很平淡,所以讀起來也並不覺悲痛,可就是有一種讓人回味無窮的力量。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或許福貴的一生,雖然很不幸,但是不幸中也夾雜著幸運。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不管他境遇如何一直不離不棄的家珍,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對“又聾又啞”的鳳霞倍加愛護的女婿萬二喜,還有很多很多幸運的事情。但是隻要活著,就會遇到很多幸運的事情。正是這些幸運的事情,賦予我們活著的無窮的力量和無限的希望。而我們,只需要一直懷揣著這份美好,就一定會遇到更多美好。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讀到家珍死去時候,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恍惚間想起阿朱死後喬峰抱著她的屍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後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著作中男女主角一次又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

可能人生在世,總要承受這樣的打擊,而若干年之後,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時間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歷,澆鑄而成的。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活著》劇照

二.關於命運的思考

從個人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發現在福貴的講述中,他總是把一切都歸於“命”。當我們初讀這本書的時候,很容易注意到福貴對於“命運”表現出的是一種順從的態度。

但是經過細細品味,我看到的是一種態度的轉變,從一開始的順從、接受到後來的開始對命運的抗爭。尤其是在他的小兒子有慶因為給學校校長、也是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死的,他想要抗爭,想要去和縣長拼命。可是當他看到縣長是從前和他一起被抓過壯丁的春生的時,他放棄了抗爭,轉而接受了命運,或者更為準確地說,是他承受了命運。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活著》劇照

從宏觀的視野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發現,福貴的命運也隨著國家的命運一同跌宕起伏。比如新中國成立後進行土地改革的時,福貴突然感到慶幸,慶幸自己在土改之前輸光了土地,敗光了家,現在變成了一個平民。而反觀龍二,這個接替福貴成為地主的人,還沒風光幾年,便倒了大黴。有時不得不承認,個體命運與國家命運的緊密相連。

命運弄人,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富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著血汗過完一生。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福貴的一生,就像是是和命運和解的一生。在我看來,和命運和解,也就是與自己和解。命運不可控,可是我們的態度是可控的。面對世界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甚至我也說不清到底該怎麼做,我們面對的是無法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無奈和內心與現實的強烈矛盾,在這樣一個狀態下,我們一面應付著現實中的瑣碎,而在內心尋求思想上的解脫。即便在命運裡掙扎,但不管怎樣,我們始終希望自己能對這個世界報之以歌。

三.關於人生的思考

在小說中,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因為悲傷過度去世了;女婿二喜在工地上被石板活活砸死;福貴最後的希望,他的小外孫也因飢餓過度,吃豆子撐死。小說最後只剩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生命中所有跟他心心相連的人都死了,而他還繼續倔強地活著。

可憐的人們啊,活得那麼悲苦,死也死得如此不體面。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小說結尾福貴和他的牛

都說人生有兩種基本狀態,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福貴就是前者的代表,面對身邊人一個接著一個死去,自己卻能勇敢地活下去。也許,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於,當我們面對人生中不可承受的“重”,我們如何能夠做到舉重若輕。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也像朝夕起伏。人生在世,不可避免的遭遇挫折,空虛,重擔,失敗,怠惰,但終究要相信生命如此光輝燦爛,我們怎麼可以不珍惜呢?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作者在自序中寫道:“就是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活著本身,就是活著的目的和意義。

其實,人生從來就不是輕鬆的,它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厚重要艱辛。我們要走的路,也很長很長。但是,不管遭遇什麼,都要好好活著,一路奔跑。因為,活著,已經證明了你的堅強,活著,就是芸芸眾生裡的幸運兒,只有堅強地跨過每一道坎,才能讓生命圓滿。活著,是生而為人的唯一的選擇,即使這個選擇要承擔很多命運的不堪。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人生是遺忘與珍惜的結合體,尋覓久遠,可終究要相信,不要刻意的去追求意義,因為它有時就在我們的面前,只不過我們缺失的是發現它的眼睛。我想,福貴這一生的經歷總是或多或少可以帶給我們一些人生的啟迪。

後記:

《活著》裡面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就只是活著。沒有任何多餘的,或者人為附加的意義。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復生。世事無常,悲歡離合,在每個十字路口,回頭望,都發現,一個又一個熟悉的身影漸行漸遠,無盡的不捨,卻不得不放手。只有回憶,還完好無損,靜靜地躺在時光機裡。

《活著》他經歷過喪父,喪妻,喪子;其實你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

回看《活著》那段經典開篇——

“那一年的整個夏天,我如同一隻亂飛的麻雀,遊蕩在知了和陽光充斥的農村。
我喜歡喝農民那種帶有苦味的茶水,他們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樹下。
我毫無顧忌地拿起積滿茶垢的茶碗舀水喝,還把自己的水壺灌滿。
與田裡幹活的男人說上幾句廢話,在姑娘因我而起的竊竊私笑裡揚長而去。”


而我們,親人健在,二三摯友,愛人相伴,孩子側旁。擁有這些的我們,更是何等的幸運!

平靜安寧的氣息撲面而來,午後一盞咖啡濃郁香甜。能活著,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