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想你,卻不會再去找你

有的人,此生能夠遇見,就已經是萬幸了。

和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有過一段彩虹般絢爛的愛情,大概是生命中最美麗的往事吧。

從此,那個人,那段情,就成為心底裡再也抹不去的風景,總在幽暗的歲月裡,綻放出清冷的光輝,令人哀婉,也令人沉醉;

真的很想你,卻再也不會去找你,也許,這就是我能給予你的,最後的柔情......


真的很想你,卻不會再去找你

愛上你,是此生最美的意外!

你是天邊的一朵雲,偶爾投影在我的心懷!那樣優雅飄逸,那樣聖潔深沉,我的目光再也捨不得從那時身上離開,就像這樣,一直追隨著你,飄向未知的遠方。

漸漸地,你便成為了我心中的那片雲,只要一想起,便湧動起柔柔的,軟軟的深情,原來,愛過的心,從來都不曾忘記。

曉羽至今保留著洪泉寫給她的詩集,墨色的字跡,寫在古樸的書信紙張上,從初相識到無疾而終,總共三百六十五篇。短短一年的時間,似乎就已經過完了一生。

愛情也有春夏秋冬,愛情也有花開花落,相知相戀的喜悅,相思相守的美好,相離相別的悵然,就這樣輕輕滑過之間,留在了字裡行間,也烙印在了彼此的生命中。

洪泉是個文學愛好者,時常有作品見報,熱愛騎行的他,在一次遠行中遇到了同樣愛好旅行和文學的曉羽,他們一見如故,聊得不捨分別。

真的很想你,卻不會再去找你

只是,兩人身處不同的城市,各自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除非節假日,難得有時間相聚。於是,兩人便書信往來,聊生活瑣事,聊文學創作,聊工作見聞。因為有了一份牽掛和惦念,日子也就有了別樣的色彩。

對於遭受過失敗婚姻的曉羽來說,洪泉大概就是理想中的愛人吧。他高大帥氣,為人處世果敢大方,骨子裡卻又有著女人般的細膩與溫柔,他總能懂得曉羽微妙的情感變化,總是一一化解她的心結。

被愛的感覺令人沉醉,可現實卻也令人無奈,洪泉想要的是無拘無束的生活,而曉羽想要的是穩穩的幸福,畢竟,她還帶著兒子,想要陪伴他成長。

一年後,洪泉朝著他的夢想出發了,帶著相機,開著那輛並不好的車,去看更遠的風景,去追逐他想要的人生,曉羽依舊會收到來自洪泉的問候,以及他和不同風景的合影。

那樣唯美的畫面,是曉羽無比喜歡的,可她卻始終無法說服自己,拋下身上肩負的責任,跟隨心愛的人,浪跡天涯!

也許,愛過就是幸福!就這樣,遠遠地愛著,也是幸福!只要愛的感覺從未走遠,那是否能夠相守,又何妨呢?

真的很想你,卻不會再去找你

想見你,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特別的愛人,曾經深深愛過,卻又遺憾錯過,譬如初戀,譬如人到中年,遇到的那個想愛卻又無法再愛的人。

春梅有張圓乎乎的臉和一副嬌嫩的嗓音,這一切都讓已經四十多歲的她,看起來像個初中生,加上作為一名教師的職業經歷,她的確心態年輕,一點也不顯老,每每到了與學生照畢業照的時候,她就隱藏在學生中間,像個“不老的女神”。

只是,這個看起來無憂無慮的女老師,卻有著坎坷的情感經歷。她始終孤身一人,不談戀愛,不結婚,每當有人來做媒,或是家人催婚,她總是笑著打哈哈,說自己已經嫁給了教書育人的事業。

而只有春梅知道,她之所以再也看不上任何人,是因為心中有一個人。那是她的初中同學,她的初戀情人阿成。

真的很想你,卻不會再去找你

阿成氣質儒雅,舉止紳士,性格比春梅更為內向,一向少言寡語的他,只有和春梅在一起的時候,才有說不完的話。學生時代,兩人是當之無愧的學霸,長期霸佔著榜首位置。

而大學時期,兩人去了不同的學校,學了不同的專業,可絲毫也阻擋不了兩人相戀的熱情。只是,他們沒有大膽地牽手、沒有擁抱和親吻,有的只是用一封封書信鼓勵對方加油完成學業,以期事業有成。

後來,阿成去了南方的一座大城市,想要自己開公司;而春梅回到老家,當了一名教師。初入職場,各自奔忙,也開始有人不斷地給他們安排相親的對象。

一次同學聚會,兩人再次重逢,春梅才發覺,兩人的世界已經截然不同,自己已經不能成為那個鼓勵他、幫助他的得力助手了,而要他等著自己辭職一同去創業,也有著一道道難關。

既然不能助他一臂之力,還有可能成為他的包袱,還不如就此放手吧!愛是想要和對方白頭到老,可更深沉的愛,是放手!

十年後,阿成的公司已經初具規模,春梅也成長為骨幹教師。可他們之間不再有交集,就像兩條平行線,在同一片天空下,各自行走在不同的人生軌道,哪怕頻頻望向對方,卻再也無法更改固有的軌跡。

春梅依舊小心翼翼地收集著一切關於阿成的消息,知道他結婚了,有個美麗的妻子,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事業也愈發紅火,開始向外貿發展。她覺得,如此,也就放心了。

真的很想你,卻不會再去找你

史鐵生說: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也許,這一生,總有一些人,註定要留在回憶裡,只能偶爾想起,卻再也不復相見。

也許,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愛過,就是幸福......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