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興化裡下河地區那風雨飄搖的逃荒水路

圖片提供:崇明康健

上世紀50年代興化裡下河地區那風雨飄搖的逃荒水路

現在美麗的興化縣城夜景

江蘇泰州興化是水鄉 ,大家基本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條水路,當年有多少的興化人划著自家的船,或者乘著火輪船外出逃荒,討生活。很多的孩子50年代被親人遺棄在了上海、無錫、常州等地。

上世紀50年代興化裡下河地區那風雨飄搖的逃荒水路

5060年代興化很多人家基本都有船

興化好心人徐紹文,他今年79歲了,他對當年興化水路還是比較熟悉的。興化好心人大山關於這條水路也是有一定了解的。最後根據他們所知道的查詢到了確切的檔案資料,最終得到了答案:建湖、樓夏、黃土溝、薛家舍、沙溝、崔垛、興化、老閣、董家潭、過泰州船閘經寺巷口,再過口岸船閘,至高港到達長江,全長146公里。就是這條水路,承載了多少興化人逃荒日子的艱辛和酸楚,多少骨肉分離的故事始於這條水路,今天我們從這條水路摸索著找到回家的路。

上世紀50年代興化裡下河地區那風雨飄搖的逃荒水路

有愛心的蘇老師一直在幫助興化孤兒找家

一條50年代興化人民風雨飄搖的逃荒之路。請大家記住這條路:建湖、樓夏、黃土溝、薛家舍、沙溝、崔垛、興化、老閣、董家潭、過泰州船閘經寺巷口,再過口岸船閘,至高港到達長江。有人去上海逃荒,有人去常州、無錫逃荒,有人則去建湖一路向北到鹽城逃荒去了。西塘河、下官河、上官河、滷汀河、南官河流傳著裡下河人民多少悠長淒涼的往事。這條回家的路還有很多人在走著,期盼在這條路上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進來,讓更多里下河離散的人們能得以團聚!

上世紀50年代興化裡下河地區那風雨飄搖的逃荒水路

樂吾義工聯的志願者們一直在幫助上海孤兒尋找興化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