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海南沉香

蘇軾與海南沉香

大文豪蘇軾雖出身在四川,但是他和沉香有著不解之緣。緣起於他晚年時,在被朝廷貶到惠州後,再被貶到當時被稱為“南荒”的海南島。

海南沉香,從宋朝開始,就成為朝廷的貢品,隨著經濟的發展成為商品。成為商品後的海南沉香,價格越來越高。海南沉香為海南的盛產以及高昂的價格,使沉香為名所累。求取者貪婪無度,在利益的驅使下,砍伐沉香得利者不斷;有的還重金賄賂黎人為之砍伐。

蘇軾與海南沉香

眼睹沉香被“竭澤而漁”,蘇東坡坐不住了,他作詩抨擊亂砍沉香的行為,詩曰:“沉香作庭燎,甲煎紛相如。豈若注微火,縈煙嫋清歌。貪人無飢飽,胡椒亦求多。朱劉兩狂子,隕墜如風花。本欲竭澤漁,奈此明年何?(《瓊州府志》)”

蘇軾與海南沉香

蘇軾被貶到海南後,發現海南香多,不少人以香業為主。因此。他在《和勸農》詩序中曰:”海南多荒田,俗以貿香為業。”

沉香得生產週期比較長,蘇東坡以敏銳得目光,洞察到”貪人無飢飽“,狂砍沉香取利,造成一定得嚴重後果。

蘇軾與海南沉香

蘇東坡儘管是被貶的流放之人,但他對海南是很鍾情的。餘秋雨在《山居筆記》的《天涯故事》中寫道:「蘇東坡在海南島居留三年後遇赦北歸,歸途中所吟的兩句詩可作為這次經歷的總結。“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這麼說來,海南之行竟是他一生中最奇特,也最有意思的一段遭遇了。

蘇軾與海南沉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