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敗亡之道。多言,貽害無窮。”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飛魚蝸牛


驕傲,會使人產生很多錯誤的判斷,從而產生錯誤的結果,會使人衰敗。多說話,會使得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從而造成樹敵過多,對自己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要多聽,少說。


撒哈拉沒有荷西


本人認為兩句話很有道理。

一、毛主席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傲之人自視甚高,不能說他老覺得“老子天下第一”,但自滿是肯定的。他看不起周圍的人,不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剛愎自用,一般也不善於變通。而且把“清名”看的很重。所以也就不能很好的與人合作,不能凝聚眾人之力,因而易陷入孤立之境,單打獨鬥,缺乏外援助力。老百姓都知道“你就是渾身是鐵,能打幾顆釘子?”所以,他們的人生一般都很失敗。三國時的關羽,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二,“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多言之人,口若懸河,表現欲強,而往往口上沒個把門的。凡事愛議論,凡人,喜歡評價。這樣在無意之中,就可能蹦出一句兩句別人不喜歡聽的話,甚至反感惱怒的話。當然就討人嫌了,得罪人了。還有,你說的無意,聽到人有心,你的話就可能成了惹是生非。再大膽無忌一點,非議妄議,那就離禍事不遠了。

古人講“謹言慎行”,還是很有道理的。應該是我們的行動準則。



傲,敗亡之道。一個人發達的時候驕傲自滿目中無人,認為自己本領最大,從來不和周圍的人相處,沾沾自喜,當有一天,自己碰到了困難,別人就袖手旁觀,不理你,不幫你,最終你的事業一敗塗地,俗話說得好,多個朋友多條路,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就孤展難飛了,所以傲,敗之之道。

多言,貽害無窮,言多必失,有的聽到,自己沒有看到的事,不能到處瞎傳,會擾亂人心的,給社會帶來只有禍害沒有好處。任何人說話要三思而行,考想清楚該說不該說,有的話一旦說出去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所以多言,貽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