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奪荊州而殺關羽,劉備要是早早放棄聯吳抗魏,兼併東吳,是否可以據此與曹操抗衡?

Snail先生


當時三國鼎立魏最強,吳蜀聯盟尚可維持戰略平衡,如果蜀吳聯盟破裂,毫無疑問是給了魏各個擊破的機會。

關羽被東吳殺掉之前這段時期蜀漢政權確實有了很大發展,但是要說滅掉東吳還力有不逮。

最關鍵是東吳在蜀企圖吞併自己的危亡時刻,不會主動向魏修好,請求援助嗎?如果魏吳結盟,對蜀將是滅頂之災。

所以,在荊州之變前,蜀與吳維持戰略聯盟是現實的選擇。蜀不主動挑起戰爭是明智的。


冬至73920733


說的不錯,要是以荊州為據點,呑並東完全有能力抗衡曹魏,甚至有可能兼併魏國而得到天下。但關鍵是蜀國有多少把握拿下東吳,可以說是不可能,所謂三國,就是較為弱小的兩國聯合抵禦強大的另一國,形成三足鼎立,形成一種平衡而長期相處。三國中曹魏推行法治,政治清明,深受百姓的擁戴,控制廣大的北方區域,兵足將廣,是當時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遠遠強於蜀國和東吳兩國,兩國長期聯合坑魏,才形成鼎立的局面。當然,西蜀和東吳兩國各據長江天險和蜀道天險,不易被功破也是各自的倚仗,形成鼎立局面的內因。

當時要是西蜀放棄荊州,歸還東吳,兩國形成死黨,抵禦魏國,這樣也許將會長期形成鼎立的局面而不被功破。

當然,兩國聯合,功破魏國,再兩強相爭,應該不失為上上之策,但是一是兩國各懷心事,很難形成真正的聯盟,二是兩國之力也不可能功破魏國。魏國是當時的主流,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是欣欣向榮的生產力發展方向,受人民擁戴,兵強將廣。

但是蜀國以恢復漢天下為己任,覬覦天下,以荊州為據點窺視東吳,以漢中為據點,仰望北方大地,很難形成真正的聯盟。

失荊州之後,南方兩國聯盟已破,曹魏就可以分而殲之。諸葛亮之死,蜀國失去了真正的的依仗,被功破是遲早的事。

唇亡齒寒,西蜀即滅,東吳也是盤中餐而已。





池漢66


呵呵,異想天開。

劉備根本沒有吞併江東的能力。

207年,劉備撐死五六千軍隊:

208年,赤壁大戰,劉備劉琦軍隊全加起來約1.7萬,其中2000精銳給關羽張飛,以備作戰不力時逃向交州。

209年1月,赤壁大戰結束,周瑜帶領軍隊主力進攻南郡,結果打了一年才將曹仁逼迫退到襄樊,劉備乘機以劉琦名義進攻荊州南部四郡,因為曹仁被周瑜包圍,無法救援荊州南部,劉備佔領四個幾乎沒有人口的荒蕪四郡,擁有的兵力不足2萬。

這個時候,因為曹操屯兵淮南襄樊,以孫權為主要敵人。孫權就感覺南郡孤懸曹操劉備劉璋之間,補給困難,還容易被劉備控制的夏口截斷水道。而劉備諸葛亮看到孫權的窘迫局勢,所以劉備大搖大擺帶著孫夫人去柴桑探親,向大舅子提出借南郡養兵,以承擔盟友義務,分擔江東的曹軍壓力。孫權魯肅想同意,但周瑜堅決反對。

這個時候,劉備軍隊官員吃飯都是依靠江東方面補給,在周瑜的全面有效壓制下,劉備困居荊州南部,沒有人口,沒有軍隊,甚至補給錢糧都是周瑜按月發放,你讓此時的劉備去反抗周瑜?

那就是找死!

210年,周瑜病死。接任魯肅同意,所以孫權正式借南郡給劉備。

得到富裕而且有人口的南郡,劉備實力快速膨脹,211年劉備帶領2萬軍隊入蜀,後面諸葛亮張飛趙雲率領1.5萬增援,關羽剩餘1.5萬(219年膨脹到4.7萬,就是說,僅僅南郡一個地方,8年為劉備新提供了6.2萬軍隊),此時劉備有吞併江東的資格嘛?

214年,劉備徹底殲滅劉璋,地盤達到頂點時期,擁有益州(除漢中),荊州5郡。所以孫權要求劉備歸還南郡,被敷衍之後孫權派遣軍隊進入荊州長沙等三郡,劉備氣勢洶洶帶領3萬主力入荊州,試圖與關羽夾擊江東軍隊。可惜,此時曹操突然進攻漢中,張魯逃向巴西,劉備恐懼曹操乘機南下進攻益州,只能與孫權和談,以湘江瓜分荊州。

此時,劉備雖然氣勢很足,但有膽量有能力吞併江東?

219年,劉備發動漢中進攻戰,雖然獲得斬夏侯淵的成果,但依靠堅壘不戰,女子當運才逼迫曹操主力撤退,自己獲得漢中。

此時,是劉備勢力最強的時刻,關羽的荊州方面軍約4.7萬,益州最多11萬,以這16萬軍隊能吞併江東?

水軍始終掌握在江東方面,而且劉備此時能夠使用的軍隊不超過8萬。曹操當年有22萬戰鬥力更強的大軍(曹操不需要防備益州與後方)屯兵赤壁都無奈撤退,劉備能有多大本事吞併江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