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豐田(TOYOTA)在無人駕駛

日本汽車製造商在市場上即是競爭關係,有時又相互合作,相互持股。比如說豐田集團持股的汽車製造商目前有斯巴魯,馬自達,大發,日野,五十鈴等公司。其中豐田持有斯巴魯16.82%的股份,為其最大股東。持有馬自達5.1%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持有五十鈴6.34%的股份,為其第三大股東。2001年收編日野為子公司,持有日野50.1%的股份。2016年將大發收編為全資子公司,持股100%。

淺談豐田(TOYOTA)在無人駕駛/車聯網領域的佈局

豐田的關係合作網絡

汽車製造行業之所以存在這種競爭與合作共存的關係,有很多理由,比如說為了減少車輛生產的成本而使用同一個工廠,共同研發某一項技術而使研發更加的效率化等。豐田與馬自達攜手開發電動車,又與鈴木進行技術合作研發無人駕駛,亦想將鈴木壓倒性的印度市場佔有率收為己用。

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目前豐田汽車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由豐田旗下的電裝(世界第二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僅次於德國博世),愛信精機等公司負責製造的。

2018年3月下旬,豐田宣佈與電裝,愛信精機共同成立公司TRI-AD(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Advanced Development),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先行開發。開發投資金額在3000億日元以上,公司內部工作語言為英語,公司員工除來自三家公司的既有員工以外,也很重視招聘軟件工程師。公司規模定位在1000人左右。公司CEO James Kuffner為原谷歌機器人開發部門負責人。

淺談豐田(TOYOTA)在無人駕駛/車聯網領域的佈局​圖左為CEO James Kuffner

豐田還在2017年末發表了與松下一起合作討論車載用方形電池的開發。

但豐田並沒有侷限於只跟日本廠商合作,比如跟GPU領域一家獨大的NVIDIA就建立了強力的合作關係。對於優秀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無論日企還是歐美企業,中國企業,豐田都會積極的展開合作。

對於優秀初創企業的產品,豐田也會考慮採用,不久前豐田就宣佈採用初創企業Lumina Technologies的LiDAR。LiDAR是指用來感知車輛周邊環境的高精度傳感器。Lumina的創始人是畢業於斯坦福,今年只有23歲的美國神童Austin Russell。

淺談豐田(TOYOTA)在無人駕駛/車聯網領域的佈局

豐田還與微軟,Salesforce共同組建了公司Toyota Connected,豐田持股75%,微軟持股15%,Salesforce持股10%。合資公司主要負責收集和分析車聯網的數據,並將分析的數據結果應用於商品開發中。豐田在網絡方面的戰略想法是,對於開展無人駕駛服務化中必不可少的網絡技術,從產品開發到雲服務設計,與其全部自己做,不如找一個懂行的微軟,Salesforce一起做產品質量和效率會更高。在車聯網的技術開發,平臺開發領域,豐田也與日本運營商NTT,KDDI有合作。

在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之後,可以開展的服務很多。為了提前做準備,豐田也進行了許多跨行業的合作。比如在今年的CES上,豐田發表了e-Pallette的概念,表示正在開發無人駕駛時代移動服務的平臺。合作商為亞馬遜,滴滴出行,uber,必勝客等行業巨頭。豐田還在與LINE討論車載系統和智能手機的連接規格,也與便利店711合作導入了豐田自己開發的燃料電池小型卡車正在測試階段。

淺談豐田(TOYOTA)在無人駕駛/車聯網領域的佈局

淺談豐田(TOYOTA)在無人駕駛/車聯網領域的佈局

多種多樣的e-Palette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