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時無雙


我記得我第一次在北京找工作的時候,當時的想法就是先不看工資,先穩定下來再說,所以後來去了一家國企上班,工資不高,就是穩定,做的是市場宣推工作。

剛進去就是打雜,啥事都要幹,熬了3-4個月吧,終於乾點有技術含量的活了,因為本人比較喜歡跟人談判溝通啥的工作,所以基本上能跟工作匹配上,剛開始還挺喜歡的,但是幹久了就發現公司制度上的詬病,也許這是所以老員工通用的毛病吧,所以幹了3年就離職換下家了。

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最大的感覺就是領工資的時候發現自己賺的比以前多了,但是沒以前快樂了。以前上學那會兼職每個月賺個1000多的都開心要死,現在每個月拿個3-4千塊錢(12年的時候)還是覺得錢不夠花,這錢只是在銀行卡在走個過程,月底還是啥也沒有,越長大越覺得自己窮的要死[捂臉]



原來是麥子啊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單位的收款員,而且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六年的時間。最大的感受就是鍛鍊了自己的沉穩,養成了仔細、認真的好習慣。

我學的是財會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德州一家農機公司工作。當時別提多高興了,因為終於可以在城裡工作了,端上了鐵飯碗。報到的那天接待我的是一位張阿姨,當時的人事科長。後來才知道她的老伴是單位的財務副總也是我的老鄉,所以工作後對我特別關照。報到後先在人事科瞭解單位情況和學習規章等。三天後分配到了財務科,財務科長又把我分到了結算組擔任收款員。由此收款員就成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當時記得收款室是單獨的在辦公樓的一樓,一進樓廳的左手邊,財務科在二樓。收款室裡有我們兩人上班,對桌的畢大哥是我的校友。到後來他升職為財務總監的時候,我也成為了財務科長。我工作中的進步和職位的提升,一方面是自己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的結果,另一方面也離不開這位校友大哥的指導、培養和幫助。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謝。

總之在我第一份工作中感受到了很多,教會了我面對社會的很多經驗,歷練了沉穩的性格,養成了認真仔佃的習慣。以上就是我對第一份幹了六年的收款員工作的感受。這份工作印象最深,因此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山東德齊老李


我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國企工作,也算是體制內吧,有什麼感受呢?

第一,漲工資真慢啊。一開始一個月一千左右吧,工作五六年以後,基本上沒怎麼變,只是一年長10元的工齡工資。剛進國企時,同學都羨慕我掙錢多,五六年以後人家都是我的好幾倍了,我還是掙那點。

第二,福利是真好啊。家裡的吃喝洗漱用口什麼的,基本沒買過,用不完的還能分給家裡的親戚一些,以免用過期了。日常花銷工資差不多不用動,逢年過節發的過節費基本上夠零花了。

第三,管理寬鬆。除了核心部室,比如辦公室,離領導近,只能準點上班外,財務出納管報銷,其他部門的員工基家裡有事隨時都可以請假,而且不扣工資。

第四,人情味很濃。因為當時年輕,不夠分量,內部爭鬥還輪不上。領導們對下屬都非常寬容,記著當時一個年輕人結婚,家是農村的,領導把自己新買的凌志借給他用了半個月,而且要求部室的人都去給幫忙湊人氣!

第五,規章制度確實比較到位。工作注重流程,規矩意識很強,任何決策都要上黨組會研究通過,雖然管理比較寬鬆,但職工都非常敬業,集體榮譽感很強。

第六,人脈背景很重要。有背景的員工在體制內肯定是如魚得水,升職加薪機會肯定首先都是他們的。沒有人脈背景的,只要好好工作、踏踏實實的,吃飯肯定是沒問題的,升職加薪就不要想了。

第一份工作真的不錯,就是掙錢太少,誰讓咱是屬於那種沒有人脈沒有背景的呢?為了養家餬口,只能忍痛離開。在掙錢和舒適之間,我還是選擇掙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