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親子游戲,快樂並痛著

抖音親子游戲,快樂並痛著

1

上週末,公園的青青草坪上,看到驚險一幕:

一對父子正在模仿抖音上的網紅親子游戲——大鵬展翅,引來一眾吃瓜群眾。

六歲左右的兒子,左腳勾住老爸的左肩,右腳蹬在其肚子上,父親雙手分別抓住兒子的兩隻腳,身體後傾,兒子兩隻手做展翅翱翔狀,洋洋自得。

就在大家紛紛投來讚許目光之時,意外發生。

兒子重心傾斜,父親為了找回平衡,一個趔趄,雙雙倒地。

結果,兒子右側手臂骨折,父親臉部擦傷!

當下,抖音短視頻備受追捧,一眾親子游戲也跟著爆紅網絡。

不可否認的是,網紅親子游戲在活躍家庭氣氛、促進親子感情方面,功不可沒。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其中暗藏的“殺機”,正準備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寶爸寶媽們,有否注意到呢?

2

首當其衝的身體傷害

還記得,那個與孩子互動翻跟頭的網紅視頻嗎?

因其一氣呵成的瀟灑動作,不僅引來大量轉發、點贊,更是不斷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來自武漢的菲菲爸爸,就是眾多模仿者中的一員!

剛開始的動作,很是得心應手,但就在他抓住菲菲往上翻轉180度之時,突然失手,孩子頭部瞬間著地……

儘管孩子被緊急送醫,卻依然沒有改變脊髓嚴重受損,上半身無法動彈的悲慘命運。

抖音親子游戲,快樂並痛著

災難發生就在一瞬間,真真印證了那句話: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

或許,媽媽還在等著她,一起去逛街買衣服;

或許,小夥伴們,正趕在找她去玩耍的路上……

我們甚至不敢再去想象,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接下來會經歷怎樣的煎熬……

作為一名父親,我特別能理解菲菲爸爸想要和女兒親密互動的心情,但很是不贊成他的做法。

因為,在我看來,他忽略了最為重要的兩點:

一、孩子骨骼發育不完全,容易誤傷;

二、我們畢竟不是專業運動員,反應速度、應變能力相對薄弱。

輕易、草率地嘗試拋、翻等網紅動作的結果,很可能是:

牽引過度,孩子因較強外力,造成橈骨頭半脫位;

翻轉不到位,導致被翻轉之人,屁股或頭部著地,損傷脊髓、脊柱,導致大小便功能障礙、四肢癱瘓,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家長朋友,針對抖音上這些風險係數偏高的網紅親子游戲,還請牢記骨科專家的善意提醒:

動作雖炫酷,模仿須謹慎!

3

征服欲的過早激發

奧運賽場上,體操和花樣滑冰,我們都看過,畫面甚是唯美、震撼!

顯然,這和運動員或旋轉、或空翻等乾淨利落的高難度動作息息相關。

抖音上的高空拋、盪鞦韆等親子游戲,之所以爆紅網絡,同樣也是因為難度係數頗高,挑戰成功者了了!

然而,越是如此,越有大批挑戰者,前赴後繼!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蔡格尼克效應,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即,事情尚未處理完之前,潛意識會不斷地提醒我們去完成,繼而將提示演變成一種動機,動機又帶動驅動力的到來。

換言之,人類天生對有難度之事,有股強烈的征服欲。

抖音親子游戲,快樂並痛著

開學沒多久,14歲的小潔,午休時在抖音上刷到一視頻,當即被華麗炫酷的高難度動作吸引。

視頻中,一家四口並排站,手依次搭在旁邊人的肩上,爸媽原地轉圈,將兩側的一兒一女在半空中甩了起來。

按捺不住的小潔,放學鈴聲一響,便拉著早早約好的同學,飛奔操場。

初次嘗試,狀況不斷,不是同伴被甩飛,就是兩側用力不均,重心不穩,四人摔出完美的一字形。

在經歷了“摔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再摔倒”幾番“寒徹骨”後,終於迎來了“梅花香”。

就在她們取出手機,準備將成果大曬特曬時,才發現爸媽打來的十幾個未接電話!

同時被發現的,還有嗷嗷待寫的作業,淤青紅腫的胳臂……

抖音親子游戲,快樂並痛著

總說,莫沾遊戲!

原因有二:

1、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限;

2、征服欲會被徹底激發,荒廢學業。

征服欲很大程度上來說,算是爭強好勝的代名詞,過早在孩子身上激發,對其成長成才,皆為不利。

4

純真與初心的丟失

上世紀九十年代,星爺的經典影片《整蠱專家》,讓我們見識了不少整人大法。

時至今日,短視頻的各類整蠱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引無數網友“競折腰”!

前段時間,小區發生一起鬧劇:

抖音愛好者雲飛,模仿老爸整蠱兒子的遊戲,將房門纏滿透明膠帶。

不一會,房間傳出的雲飛和小兒子航航那蕩氣迴腸的笑聲,宣示著大兒子雷雷的成功“上鉤”!

8歲的雷雷,看到自己摔倒時,弟弟那幸災樂禍的模樣,難掩怒火,遂找機會在房門拉了一根魚線,導致航航牙齒和下巴受傷入院……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於過於敏感多疑的兒童,當遭遇捉弄、嘲笑,繼而引發尷尬、不適時,會認為是對方有意跟自己過不去,產生報復心理。

這很是致命!

長此以往,他們很快就會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模樣,與自己的純真和初心,漸行漸遠!

曾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的《失物招領》,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

學校遊樂場旁的失物招領箱中,住著一隻名叫“Lou”的小怪獸。

它的身體由箱子中的各種遺失物品組成,名字取自失物招領箱(Lost and found)上掉落的三個字母LOU。

Lou一直在箱子中默默注視著孩子們玩耍,課間休息後,它會出來把孩子們遺留在遊樂場上的物品一一撿回,等待認領。

遊樂場上,一校園惡霸的出現,引起了Lou的注意,他搶走同學的足球、遊戲機,整蠱女同學。

Lou決定出手給他一點教訓,它在搶回物品的過程中,驚奇地發現,如今的惡霸,曾經也只不過是一位被欺負的可憐蟲!

故事的結局很美好,惡霸一一還回了搶奪的物品,收穫了友誼,贏回了最初的那份美好與純真!

願每個小朋友,永遠不把自己的純真變成失物。初心若有遺失,也請儘快“招領”回來!

可以是跟小夥伴的一句道歉,也可以是亡羊補牢的“痛改前非”。

5

影響主流價值觀的形成

著名漫畫家朱德庸,有部著名作品——《大家都有病》!

一貫的“朱氏幽默”中,加入對現代社會及現代人生存現狀的思考,引發強烈共鳴!

或許生活在這個焦慮的時代,大多數人都患了隨波逐流的“病”:

旅遊打卡聖地,人去我也去;

人氣流量明星,人追我也追;

網紅親子游戲,人玩我也玩……

更為不幸的是,我們生的這個“病”,還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2歲後的寶寶,便會進入模仿敏感期,一直持續到6歲或更長。

而這一階段,恰恰也是孩子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黃金時期!

倘若,我們家長,能夠勝任孩子第一老師的角色,那兩者重疊,便是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

但倘若,我們家長,只是一味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那兩者相逢,便只剩慘不忍睹了!

家長們凡事請務必拿出自己的主見與判斷,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為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做足功課!

就上網看視頻而言,我們完全可以過濾掉那些看似花裡胡哨,實則你並不需要的網紅親子游戲,轉而選擇如手指創意、兩人三足等更適合寶寶的益智類。

簡而言之,對於網紅遊戲,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

讓其成為促進親子關係的潤滑劑,而非遊戲人生的加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