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佛道中的心魔和渡劫

在我們把被神化的佛與道化虛為實之後,再來看下兩者中的心魔和渡劫指的是什麼,這一點也需要提出來說一下,這樣也就完成了整個佛與道的正反對立的統一。如果只有對正面的解釋,而沒有對反面的解釋,這是不完整的,畢竟佛與道中建立了一個正反結論。

我們說佛是對人的思維過程的描述,道是對人的抽象過程的描述,那心魔,渡劫講述的是什麼呢?這裡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現象,成迷網絡虛幻的世界,是會對人的意識和行為產生反作用的。那麼這樣的反作用也存在於思想和抽象過程之中,也就是心魔和渡劫。要理解這個問題,請大家把想象隨我回到一個沒有屏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只有眼睛能看到的文字圖案,和實景。要理解一個文字圖案,我們必須把意識回到一個發展過的歷史之中去演,進行思考對象和思考主體的交換,才能深入理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現實的思考中的主體是現實時代的人,並沒有經歷過整個歷史的變化,當你把意識回到那個時代時,思維就會陷入整個歷史的變化之中,企圖對整個歷史進行正向推演,這時候便產生心魔,被歷史拖入他的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你並未親身經歷,也就被你無限的放大出來,沉默進去,對外表現出可以不吃不喝,人如瘋魔一般。所以在進行反向推演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這裡是現代,一個生產力能完全顛覆曾經的一個界的現代,要把意識拉回到現代,不能沉淪下去。這就是佛家描述的心魔。

我們再轉到道家,在想象抽象的過程中,在精神世界,便產生一個“我”這也就是虛的世界,在日本動漫中經常可以看到虛,出處便是這裡,也就是沉迷網絡的虛幻中,在虛幻中還能繼續,就看到一個他,也就是道家說的元嬰,沉陷出的是一個“他”,笛卡爾描述的第二副圖,一個人在看電視,而這個“他”還可以化虛,也就是心靈學家說看到的靈魂,如果對這個過程不理解,那麼這個在這個虛的世界中的實又化為虛,也就心靈學家說的看到靈魂離體狀態,如果想象力不夠,把精力集中在第二個虛的情況下,那麼這時候整個大腦將處於失憶狀態,將清除掉你之前的所被現實的你意識到的東西,陷入一片空白之中。集中在第一個虛的人便是催眠狀態,集中在第二個虛的便是失憶狀態。在不理解這個過程的情況下,請不要輕易的嘗試。用可以被理解的簡單描述就是催眠學和心靈學。應用過程表現為人的催眠和失憶過程。道家把每次想象力的不同提升階段稱之為渡劫。理解了一層便可以進入下一層,理解不了那麼就猶如現代玄幻修真小說中的元神灰飛煙滅。首先是喜歡網絡遊戲,這是隻是簡單的第一階段,成迷網絡便只是把遊戲中的主體,想象成我,這是第二階段,隨著深入想象,那麼就將進入第三階段,便會把現實世界轉化成精神世界,意識到精神世界中的我,產生幻覺,任何的約束也都不存在,在這個世界被意識到的我便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因為這是這個人的精神世界,對外表現出來的只能本能的做出一些事情,因此可以看到成迷網絡的人做了違法犯罪的事還能繼續在網絡之中,甚至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當因做出侵犯他人的事被現實中的人拉回現實世界中,才能意識到,如果沒有被現實拉回來,就會意識不到本身的身體狀況,我們就會看到在網吧死亡的現象,

在人的進化過程中,自然賦予了人超乎其他生物的能力,但是一旦無法被理解那麼將是大腦中的原子能。佛與道中所講的修煉,也就是逐步理解這兩個過程的正面與反面而已。最後請讀者不要用精力輕易去嘗試這兩個過程,而要把精力集中在瞭解現實的人是如何一步步在然中進化來的,人與“自然”的現實關係上。

中國文化佛道中的心魔和渡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