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硬核"教授:手握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SCI引用5000多次,获批又一重点项目!

日前,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勇教授团队牵头主持的"块体非晶合金三维平衡增长理论与应用"项目,作为"2019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被正式立项。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快速高效开发的大尺寸块体非晶合金提供理论指导,为开发新型电子电力非晶合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大大提升块体非晶合金的产业化应用进程。

北京

张勇教授团队成员

该项目基于大尺寸块体非晶合金结构性能特点,以应用于电子电力行业的块体铁基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及晶化机制为研究对象,探索熵与合金体系相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熵调控的设计理念实现铁基块体非晶合金成分优化设计,建立熵调控块体非晶合金设计准则。通过优化和改进平衡凝固理论,采用3D打印技术、凝固控制(过冷控制、相变控制)等手段,构建块体非晶合金的平衡凝固模型,确立块体非晶合金相结构与凝固工艺流程的关系,实现平衡凝固过程在块体非晶合金中的应用。确立块体非晶合金的晶化机制,完善非晶合金与晶态材料的连接机制,实现非晶合金与晶态材料复合器件的制备

北京

3月18日,张勇教授团队"一种高通量筛选用Cr-Fe-V-Ta-W系高熵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获批授权

高熵合金在硬度、抗压强度、韧性、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潜在的显著优于常规金属材料的特质,而高熵合金薄膜在耐腐蚀涂层、光热转化涂层以及耐辐照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以低活化元素作为主元的高熵合金薄膜材料在具备上述良好性能的基础上兼具低活化性,有望在辐照环境下得到应用。然而,高熵合金组元多、成分复杂多变,常规试错法成本高而效率低

该发明专利提出一种高通量筛选用Cr-Fe-V-Ta-W系高熵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薄膜成分为(CraFebVc)100-x(TadWe)x(其中6北京

Al-Li-Mg-Zn-Cu轻质多组元合金中的亚晶形成

近日,张勇教授团队在Intermetallics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ub-grain formation in Al-Li-Mg-Zn-Cu lightweight entropic alloy by ultrasonic hammering(超声锤作用下Al-Li-Mg-Zn-Cu轻质多组元合金的亚晶形成)"的文章,将高熵合金的设计方法与轻质合金相结合

利用高熵合金相形成规律,张勇教授团队设计Al80Li5Mg5Zn5Cu5多组元合金,它具有强度高、塑性好、精密成形性能好的优势。借助超声锤对样品表面的周期性锤击行为,对这一合金进行了表面改性,合金表层粗大的枝晶结构被破碎成分散分布的微米级颗粒,晶粒尺寸从大于200μm显着细化到5μm,并在动态回复过程中形成了亚晶。与没有超声锤击的粗晶粒合金相比,经过处理的合金表层显微硬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50%和22%。

北京

高通量制备成分梯度高熵合金薄膜示意图

长期以来,张勇教授团队致力于"锯齿行为、高通量技术和组合原理(Serration behaviors, high throughput technology and collective phenomena)"的研究,提出了正则溶体构型熵和混合焓比值参量 Ω,用来评价材料的构型熵值,已被大量文献证明可以有效的预测固溶体和非晶相的形成;2007 年合成了第一个高强、高韧的体心立方高熵合金AlCoCrFeNiTix,超越了大多数大块非晶的力学性能。近年来,张勇教授团队铝镁合金和太阳能光热技术领域潜心研究,利用高熵概念开发了新型 AlMgLi 系航空用轻质合金;开发了高温稳定的高性能光热转换太阳能选择吸收涂层,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共溅射的高通量筛选技术,成功使用一次溅射实现梯度成分合金的制备。

北京

张勇教授出版或参与出版的中英文专著

目前,张勇教授已出版中/英文专著五部,参与两部教材的章节写作;取得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转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SCI引用5000多次,在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发表了两篇文章;2016年接受Nature期刊就高熵合金方面进行专题采访(封面文章"Potent Mixture");曾参与组办材料研究学会的题为"高熵合金和非晶合金"、"高熵合金超高温材料"、"材料中的锯齿和噪声"、美国MRS秋季会议"High entropy alloys"、美国材料与技术MS&T"Large flunctuation and collective phenomena"的学术研讨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

北京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科技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学校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体科技工作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快开展科研攻关,不仅将论文写到了世界科学研究的高峰上,更将论文写到了建设祖国的大地上,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累累硕果。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