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設施如何滿足百姓?青島將打造文化新地標

青島新聞網4月17日訊(文/宋波鴻 圖/劉棟)4月16日下午,青島市15個攻勢推進情況第一場質詢——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議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立傑,市商務局局長趙士玉,市文旅局局長李蘇滿,市體育局局長車景華,市貿促會會長初連玉代表攻勢承辦單位應詢。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民代表、企業家代表、商協會代表在內的13位質詢人依次提問,5位應詢人分別進行了回答。

文化設施如何滿足百姓?青島將打造文化新地標

在本次質詢會上,市人大代表,市文化館館長陸玲提問:文旅活動特別在文化設施方面,我們與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有一定差距,請問有什麼新的發展思路和舉措?

市文旅局局長李蘇滿回答:目前從市到村四級網絡已經搭建完成,但是總體設施水平和其他副省級城市相比,還有差距。圖書館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11位,博物館處在第12位,文化館排在第13位,三大館排名基本上都處在靠後的位置,與城市人口規模和城市發展規模不相匹配。

群眾對文化生活不滿意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覺得文化設施不足,二是貼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少。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統籌文化事業,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發力:一是博物館改擴建,由原來16000平方米拓展到8萬平方米。第二,現在每天到圖書館的人控制在8000人左右,事實上需求遠遠超過這個數。青島應該有一個文化新地標,不僅僅是建一個圖書館,而是以圖書、以閱讀功能為基礎的綜合各種文化業態的綜合體。第三,進一步拓展美術館展陳、服務功能,進一步擴大面積,在現有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利用。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看到線上有廣闊空間,所以在線上文化服務功能開發方面,還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此外,區市層面相對不均衡,2020年區市有將近10萬平方米的文化設施投入,會緩解目前尷尬的局面。最後要在點上做一些投入少、但是貼近老百姓生活,能夠隨處可見的文化設施,比如智慧書亭、朗讀亭。通過這些舉措,爭取為整個城市文化品質的提升多創造一些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