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智慧

南懷瑾先生:一切佛法修持的基本法門

三十七菩提道品的重點統統在四念處上。四念處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我們常把它當作是佛學的理論看過去了,都覺得自己懂了,實際上,四念處包括了一切佛法大小乘修持的基本。首先我們拿現代學術方法來討論四念處,第一是念的問題。念是什麼?大家都曉得,一切凡夫的思想,起心動念就叫作念,普通名稱是念頭,人的思想、感覺等等謂之念。佛學的觀念就叫它妄念,所謂妄是因為這些思想感情虛妄不實,靠不住的,它漂浮不定,變化無常。念是代表了我們內心的感覺、思想、感情等等。

修行的法門,是把這個念轉化過來。如修唸佛法門,你如何去唸佛?唸佛就是把這感覺執著的作用轉化成唸佛。講到唸佛,我們知道佛法修持法門,歸納起來有十念,唸佛、法、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增一阿含經》有個偈頌:「佛法聖眾念,戒施及天念,休息安般念、身死念在後。」所有小乘的禪觀法門,都沒有超過這十唸的,修持起來應該先念死,真正修行人應該隨時覺得自己已經死了。譬如打坐,一上座要萬緣放下,不放下,此心不死,所以就看作此身已死,萬緣也就放下了。所以念死應該是第一,也是基本的,但是它在十念法中排最後,因為世俗觀念認為念死不好,所以不排在唸佛法僧等等之前,而萬緣放下就是念休息。

我們一般修行的,只曉得唸佛,但是真正念佛法門搞清楚沒有就難說了,講不好聽的,恐怕搞清楚的還不多,幾乎沒有什麼人可以唸到小本《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境地。至於能做到大勢至菩薩講的淨念相繼境地的,那更少了。一般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不是淨念相繼,這一句有好幾唸了,「南」是一念,「無」是一念,「阿彌陀佛」是四念,一字一念。真正的唸佛法門是很難的。如果要談觀行的止觀念佛法門,諸位就要先留意《佛說觀佛三昧海經》,然後學佛的一切行。此外如密宗的觀想佛像,也都是念佛法門。

講到念法,那就更多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佛法,歸納起來如何念法呢?譬如念般若性空緣起中道觀,理就是法,禪宗講參也就是念法。

至於念僧,譬如崇拜傳法的上師,藏密修法的人要先念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四皈依。為什麼比顯數多一個皈依?其實皈依上師也就是皈依僧,它為什麼分開呢?因為佛法講師道尊嚴,我們能有佛法,都是因為有本師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後代的僧眾,就代表是佛的弟子,代代相傳。這個問題只能大概這麼說了,否則一講開了可以寫幾十萬字的書。

念戒同唸佛、法、僧是一個東西,戒體一念不生,淨念相繼,戒到了,定也到了,慧也到了。大乘菩薩戒中有菩提心戒,證到菩提,心戒就可以完成了。念施是念一切放下,什麼都舍掉了。念天作什麼?我們要明白,能夠不輪迴轉生入地獄、餓鬼、畜生下三道,而進入人道已經很難了,要進入天道真是談何容易。不要以為你在學佛,就看不起天道了,我是連看到個土地公像都要合掌的,他至少是人中善人,鬼中善鬼,這就值得尊敬了。能升到色界天甚至無色界天,你沒有戒定慧的修持、沒有十善業道的修持,沒有那麼容易的。

念安般是念出入息,像天台或密宗的法門,以呼吸入手。呼吸的梵文是安那般那,有時漢文翻成「安般守意」,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簡稱,守意是心念與出入息配合為一,不分離,是定境。真修到安般守意,初念住了,已經了不起了。

四念處的念身,宗教界對這個修持法門爭論很厲害,彼此像冤家一樣。看到道家練身體的,守竅的,就罵是外道、魔道。但是密宗也有在身體上練的,所以顯教就說密教是魔道,密教又看不起顯教。實際上佛法有念身的法門,道家許多東西是從佛家偷來的,可是人家加上修持的經驗,就成了另一法門了,密宗也一樣。道家和密宗的法門可以歸納成四個字:「內照形軀」。如果我們把「內」字換成「觀」字,就會接受它是佛家東西了,實際上是一樣的。佛法裡的白骨觀、不淨觀等等,就是內照形軀。

念身不淨是學佛的基本,可是我們反問,不淨觀真觀得起來沒有?這是學佛的第一步,打坐時做不淨觀,自己內照形軀,眼睛開也好,閉也好,一定了,反照身體五臟六腑,看得清清楚楚,觀清楚了再丟開。……

再來是念受,觀受是苦。講教理看佛經往往就看過去了,可是都沒看懂。受就是感覺,你覺得氣脈動了、吃飽了胃脹、身體舒服與否、打坐腿發麻、坐著昏沉,這些都是感覺,你能離得開這感受嗎?這是基本修持啊!觀受是苦,一切苦樂都是苦,你不能夠離開,那打坐的功夫再好,還是在受陰境界中。不要以為任督二脈通了,頭頂發跳了,請問你沒有感覺到頭頂,怎麼曉得那兒在發跳?既然明白是在受陰境界中打轉,觀受是苦,還不趕快舍掉!這念還是在受陰境界中,沒有跳開來。

觀心是觀心裡的妄念。觀法,心裡的思想、意識狀態、各種思想法則,一切都是無常,念念皆空,前念已過,後念不起,當下即空,是不是做得到?如果做不到,那這四念處一點基礎都沒有,下面的其它三十七菩提道品都免談了。

證到果位還是小乘法,還沒有證得菩提。《維摩詰經》始終在不二法門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什麼是不二?小大不二,小乘、大乘一樣的,就是一個菩提道;世俗法與出世法不二,所謂真俗不二。

「雖行四念處,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這話怎麼說?從小乘來講,做到四念處是證到空了,不受後有,這個世界不來了。感受的痛苦也沒有了,得了涅槃之樂,心念不起作用,住在空這一邊,四念處成就,證了果位,離了身受心法。但是菩薩道是要「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已證得涅槃還能夠跳出來,也可以說,他既跳出來也沒有跳出來。這裡把三十七菩提道品拆開來講,講的是一個真俗不二。不要自稱是大乘道而不講小乘,你如果小乘都做不到,罔言大乘!小是大的基礎。大乘的修法,一定要先做到小乘的四念處,但是不是永斷身心,不是永求寂滅,出世入世不二,才是菩薩行。

——南懷瑾先生《維摩潔的花雨漫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