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昔日鄉間房事(上)

時光沙漏,不經意的已經將我從蹣跚學步帶入不惑之年,恰逢改革開放40年。原來,我們70後一代是偉大的祖國改革開放的同齡人,我們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路成長,一路前行。

記憶,似乎很能善解人意,一路走來,經歷很多人和事,有些會隨風而逝,漸漸淡去,而兒時的記憶卻能隨手拈來. 現在依然記得自己孩提時,鄉間還是泥土的道路,雖然泥濘,但還是倍感親切,彷彿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

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但在我的記憶裡,卻是充滿溫暖和樂趣,也遠比杜詩人的茅草屋要牢固。記憶中那時在我們鄉間居住房很多都是茅草屋,蓋房時將泥土混合稻草一起夯實,直到將草夯碎和泥土槳充分揉合在一起,再一層層壘起修葺就成了牆壁,房頂也是用比較好的稻草一層層鋪展加固而成,記憶中那時照明還是煤油燈。

每當春夏來臨時,日間房後小池河水清澈,魚蝦滿塘,喊上三五小友,蹲於塘邊,手持篩盤,篩中撒些許粗糠,平放入水,但看魚蝦入盤,小友們歡呼雀躍。房前是莊稼地,綠油油的莊稼,鳥雀成群,飛躍期間,蝴蝶漫飛,翩然起舞。這個時候正是我們找鳥窩,抓小鳥,掏鳥蛋的快樂季節,亦或手持小杆枝,與牆壁中掏蜜蜂。夜間納涼,數著天上的繁星聽著長輩的故事,亦或追逐發光的螢火蟲……秋冬季節,莊稼成熟,大地一片金黃,豐收的季節,也是鄉間比較忙碌的時候.穀物收入倉中,小夥伴們就開始縱情的在滿場的草秸杆上翻滾調皮,或圍著草堆追逐嬉鬧.隨著氣候變冷,漸漸進入了冬季,屋後的池塘水也淺了,水面也結成了冰,屋外也飄起雪了.我們或是溜冰,或與雪中支起篩盤,篩下撒些谷糧抓捕鳥雀……

遙想昔日鄉間房事(上)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