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斬件》1.2 其為人也孝弟 | 堙沒在歷史中的孔門第二任掌門


《論語斬件》1.2 其為人也孝弟 | 堙沒在歷史中的孔門第二任掌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姓有名若,表字子有,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真傳弟子之一。

在《論語》當中,孔子的弟子輩,被尊稱為“子”只有四人,有若便是其中之一。有若之所以被尊稱為子,因為他是孔子的繼任者,孔門的第二任掌門人。

有若深得孔子思想之精微,曾提出“孝悌為本”“貴和有節”等著名理念,對後世政治影響極深遠。漢朝設立“孝悌力田”“舉孝廉”等制度,就是以有若的理念作為依據的;而有若主張減輕稅賦、寓富於民的觀點,也常被後世賢臣引用規勸帝王。

孔子去世後,孔門群龍無首。

當時的有若,無論相貌還是德行,都肖似孔子,於是被推舉為孔子的繼任者,以維繫孔門的統一。對於此事,以曾參為首的反對者甚眾,不過,在子游、子夏、子張等知名弟子的強力擁護下,有若還是繼任為孔門之師,被尊稱為“有子”。


然而,有若學問雖精深,卻缺乏足夠的威望與資歷,去壓制一眾人傑薈萃的弟子。

有若繼任不久,就爆發了弟子進問事件。

一天,某弟子直闖居室,向有若提出了一個問題:從前老師要出行,讓弟子帶備雨具,不久果真下雨了。弟子就問老師,是如何預知下雨的。老師說,《詩經》雲,“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昨夜天象正是月離於畢,當然會下雨了。後來過了一段時間,又出現月離於畢的天象,次日卻沒有下雨,請問這是何故?

有若沉默不語。

接著,這名弟子又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當年商瞿(孔門弟子之一,擅《易經》)年長無子,商母打算讓他另娶妻室,老師卻指派他遠道去齊國辦事。商母向老師陳情,老師說,此事無須擔憂,商瞿四十歲後自會誕育五個兒子。後來果真如此,請問老師是如何預知的呢?

有若繼續沉默,無以為答。

這名弟子就說:有子,你退位吧,你坐不了這個位置!

就這樣,有若從孔門之師的位置退了下來,但保留“子”的尊稱。


這個進問事件充滿陰謀色彩,且不說所提的兩個問題心機叵測,完全偏離了儒學的仁道,光是從進問弟子不敢留下姓名來看,就知道其中必不怎麼光彩。不過,該事件的真相,已然堙沒於兩千餘年的歷史塵埃中,今已不可考。

有若退位後,孔門四分五裂,弟子流散,從此不再復一。

此後,有若被刻意打壓,不但關於他的記載甚少,甚至不被列入孔門十哲。後來直到清代,孔門十哲增設為十二哲,有若才得以棲身其中,稍稍正了一點聲名。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孝敬父母和順從兄長的人,會刻意冒犯尊長的事例,極少。

孝弟:孝悌(tì),弟為“悌”的通假字。古人的通假字問題,向來是一筆糊塗賬,難以考究。

好犯上:存心去冒犯尊長。好,存心、刻意,不解作喜好;上,尊長。

孝悌,是指兩個不同的儒學理念,各有行為模式和目的。

孝,是指盡心奉養、順從和尊敬父母的美德。其目的,是以家庭為單位,培養民眾對上位者的敬重態度,使之形成恭順的品格,社會因而和諧穩定。

悌,是指尊敬和順從兄長的美德。其目的,是從小培養民眾長幼有序的行為習慣,使之形成不會刻意忤逆尊長的品格,社會因而有序運行。

孝與悌,是儒學非常重要的兩個基礎理念,下面將展開詳述。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不會刻意冒犯尊長,卻有心謀逆作亂的人,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作亂:發起叛亂、暴亂。

未之有:從來沒有這種事。

儒學認為,要讓國家安定和諧,避免謀逆作亂,就需要建立一套下位者必須順從上位者的行為規範。那麼,這樣的規範該如何建立呢?通過推行孝與悌這兩種理念,以家庭為單位,從小培養下位者必須敬重、順從上位者的禮規,使之形成倫理風氣,繼而發展成為整個社會都遵行的行為習慣,如此便可。

民眾因為習慣於孝悌,從而溫和恭順,不會刻意忤逆統治階級,國家就會安定和諧了。

儒家的治國理念,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不受重視,但非常符合漢唐等大一統帝國的統治需求,因此後來得以蓬勃發展。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治國,當以和諧安定為根基,一應的政策措施都是由此展開。

君子:儒家理想化的人格,泛指道德情操高尚、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此處解作治理國家的貴族。

務本:重視根本。務,緊要、重視;本,根本、根基。

道:圍繞根本,而產生的各種合乎規律的辦法。

本句當前的諸般註解,都是在含糊其辭,或作“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或作“君子專力在事情的根本處”,完全不知所云。這是因為以往的註解者,未能透徹理解“君子”“本”“道”三者關係的緣故。

本章所闡述,是通過教化民眾,治理國家之道。其中的邏輯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統治階層就必須為政以德,施行德政的各級統治者,便稱為之“君子”;君子治國,是為了讓國家和諧安定,繼而富庶繁榮,國家的和諧安定便稱之為“本”;為了讓國家和諧安定,繼而富庶繁榮,所施行的一應的德政及辦法,稱為之“道”。

也就是說,君子治國,以和諧安定為本,以推行德政為道。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敬父母和順從兄長這兩種美德,就是讓國家和諧安定的根基。

仁:此處解作和諧安定的國家。

孔子創立儒學,目的是拯救亂世,建立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友愛互助、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這是儒學的“仁”。

當然,這是一個從來沒有實現過的遠大理想。故而在大多數時候,儒學的“仁”是降階使用,若一個國家能夠讓民眾過得和諧安定,便也可以稱作為仁了。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儒學理念,都是為實現“仁”而設立的基石。這些基石,實現得越多,那麼國家就會更美好。這其中,孝和悌的作用是讓國家安定和諧,故而稱之為根基。因為,只有當國家和諧安定了,才能進一步實現更多的美好。


鑑於此,我作註解如下。

有子說:“孝敬父母和順從兄長的人,會刻意冒犯尊長的事例,極少。不會刻意冒犯尊長,卻有心謀逆作亂的人,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君子治國,當以和諧安定為根基,一應的政策措施都是由此展開。孝敬父母和順從兄長這兩種美德,就是讓國家和諧安定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