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斬件》1.9 慎終追遠 | “棍棒之下出孝子”就是源自於他

《論語斬件》1.9 慎終追遠 | “棍棒之下出孝子”就是源自於他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前面說過,曾子姓曾名參(shēn),表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晚年弟子之一。

儒學有五大聖人,除卻“至聖”孔子、英年早逝的“復聖”顏回,曾參與弟子子思、再傳弟子孟軻,佔據了其餘的聖人席位,分別被尊為“宗聖”、“述聖”、“亞聖”。儒學賴以傳道授業的四書,全部與曾參有關:《大學》是他著寫的;《論語》是他參與編寫的;《中庸》是他弟子子思著寫的;《孟子》是他再傳弟子孟軻著寫的。

曾參提出“孝恕忠信”“修齊治平”“內省慎獨”等德行修養理念,極大地影響了後世儒學的發展。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譬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士不可以不弘毅”“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等,就是出自於曾參。

曾參一輩子小心翼翼的遵行儒學禮規,專注於教育弟子及整編儒學文獻。儒學由初期的散亂雜陳,到形成理論嚴謹完善的學說,其功勞不可沒焉。

可以說,曾參上承孔子道統,下啟思孟學派,是儒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不過,曾參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孝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就是源自於他。

曾參的父親曾點,是孔子初辦民間私學時,所收授的首批弟子之一。後來,曾點又讓兒子曾參拜入孔子門下,父子同師於孔子,乃是孔門中的一樁美談。

曾點對兒子的教育非常嚴厲。據《孔子家語》記載,有一次,曾參在瓜地裡勞作,不小心把瓜苗鋤掉了,曾點認為他用心不專,便用手上的棍子,重重責打曾參的背部,由於出手過重,曾參被打得昏了過去。曾參甦醒過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向父親誠懇的認錯,以免父親生氣傷身。後來回到家中,他又“鼓琴而歌”,以此告訴父親,他身體無礙,也沒有因為被責打而忿忿不平。

孔子聽聞此事後,對曾參說,“小杖受,大杖走。”意思是說,行孝要靈活變通,父母責罰時,若是輕打就忍受,重打就要逃走,否則一不小心把你給打死了,就會陷父母於不義。曾參謹受教誨。

後世認為,曾參能夠學有所成,與他所受的教育方式有密切關係,於是將他樹立為教子有方的典型。“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嚴厲教育方式,自此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二十四孝》裡,也記載有曾參行孝的故事。

曾參非常孝順母親。有一次,曾參到山裡砍柴,家裡來了客人,曾母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砍柴的曾參忽然覺得心疼,他迅速背起木柴返回家中,跪在地上,詢問母親是否身體欠佳。曾母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

這個故事有個成語,叫“齧指痛心”。古人認為,為人子女若有純孝之心,就會跟父母心靈感知,這是骨肉情深的體現。

後來,曾參與母親之間,又發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個跟曾參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被官府抓捕,有人去向曾母報訊:“曾參殺人了!”曾母淡定的織布,不去理會,她相信兒子不會做這樣的事。過了一會,又有人來報訊說:“曾參殺人了。”曾母仍然不去理會,繼續織布。接著,第三個報訊的人又來了,對曾母說:“曾參殺人了。”曾母這才緊張起來,慌忙翻牆逃走了……

這件事情也有個成語,叫“曾參殺人”。因為曾參用心行孝,從來不會做讓父母感到憂心的事情,他的父母對其德行十分放心,所以一連兩次的報訊,曾母都不去理會。至於連續三次報訊,引發曾母的恐慌,那是流言產生的威力,無關行孝,這裡就不贅述了。


曾參認為,孝是百行之首,是一應儒學理念之本。

一個人若能謹行孝道,首先會從身體上愛護自己,不魯莽行事,以免父母為其傷患感到擔心;其次會從品德上愛護自己,不做不仁不義無信無禮之事,以免讓父母為其行為感到蒙羞。

故而,教化民眾行孝,使民眾形成溫和恭順的品格,社會將會因而和諧穩定。

曾參在本章闡述的,就是以孝治國之道。


【慎終追遠。】——教化民眾終身行孝,追思前賢。

慎終:終身行孝,下面詳述。

追遠:追思前賢,下面詳述。

《大戴禮記》記載:“父母既歿,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也。”意思是說,父母去世後,為人子女更要謹慎行事,不給父母留下不好的名聲,這就是終生行孝了。

故而,慎終指的是終身行孝,這是一種貫徹終生的美德,不因父母離世而停消,這也是曾參用一輩子踐行的儒學理念。

追遠,是指通過定期舉行祭祀儀式,喚起民眾對祖先前賢的追思和敬慕,沉澱宗族文化,增強凝聚力,使民眾形成熱愛國家的信念。

慎終追遠合在一起,就是說,通過鼓勵終身行孝,培養民眾溫和恭順的品格;繼而定期舉行祭祀儀式,增強凝聚力,使民眾熱愛國家。這兩者是互相促進的關係。


本句有兩種常見的錯誤理解。

第一種,把“慎終”理解作慎重辦理父母的喪事,把“追遠”理解作舉行祭禮。從而把“慎終追遠”錯誤理解作: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先人。

這樣的理解,且不說“慎終”與“追遠”兩者並列關係的牽強,光是喪葬的理念就已經錯了。

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就是要進行厚葬,風光大葬。事實上,儒學是反對厚葬的,鼓勵厚養薄葬。儒學所追求的,是建設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友愛互助、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這是儒學的“仁”。當時社會生產力不足,厚葬會造成奢靡浪費,不利於社會的發展,這與儒學理念相悖。

當年顏回病逝,其父哀求孔子幫襯錢財,以進行厚葬,雖然孔子傷心欲絕,但斷然拒絕。曾參以孝著稱,其父曾點死後,曾參也只是為其舉行簡單的喪禮,被歷代奉為厚養薄葬的典範,漢代《論侈喪》記載:“南城之家,曾子非不孝。"南城之家,就是指在魯國南武城的曾點墓。

第二種,把“終”理解作結果,把“遠”理解作起因。從而把“慎終追遠”理解作:做事前要想清楚動機和初衷,並要想到後果和責任。

這樣的理解,源自於儒學典籍以外的註解:

道家典籍《老子》曰:“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漢代小說集《說苑•敬慎》曰:“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禍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這些“慎終”,都是解作謹慎小心,始終如一。

事實上,若是單論此句,這樣的理解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若跟下文“民德歸厚”聯繫起來,就有些不合邏輯了,也脫離了儒學理念的闡述。這正如上面“曾參殺人”的例子一樣,雖然說的還是曾參和母親之間的事情,但是已經跟行孝聯繫不起來了,變成了闡述其它的事情了……

這樣的理解,跟近代流行用佛學、道學、甚至聖經理論來解釋儒學的現象近似,實在是不合適,甚至可以說是荒謬。不同的學說之間,所追求的理想、價值觀、實踐方式都完全不一樣,只不過使用的名詞類同,就妄圖將彼此理念進行替換,這是典型的曲解行為。


【民德歸厚矣。】——社會風氣就會淳厚起來。

民德:社會風氣,即民眾的主流道德觀念。

厚:淳厚,即善良忠厚、不刻薄。

瞭解“慎終追遠”的意義後,那麼與“民德歸厚”的因果關係,就很明晰了。

教化民眾終身行孝,以培養溫和恭順的品格,社會將會安定和諧。教化民眾定期舉行祭祀,追思前賢,以強化民族觀念,增加凝聚力,將形成熱愛國家的信念。……把這兩種行為,在民眾之間推行開來,形成主流道德觀念,社會風氣自然就會淳厚起來。

通過教化引導民眾,使社會向美好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儒學的治國之道。


鑑於此,我作註解如下。

曾子說:教化民眾終身行孝,定期追思前賢,社會風氣就會變得淳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