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要不要報班?這4個疑問你中了哪一條?

自己為什麼報班?

根據我對周圍同學的觀察和詢問,總結了大家考研報班的一些原因,主要如下:

1、在糾結要不要報班這個問題時,基本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不明白怎麼開始複習+不知道用什麼參考書目

2.不清楚哪個階段該做什麼事

3.不明白你要報什麼院校+不知道去哪獲取考研資料

4.不知道重點在哪裡(看網課視頻即可)

考研要不要報班?這4個疑問你中了哪一條?

這些問題是每一個考研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你有錢,不在乎錢的問題,你可以去報,但是經濟實力緊張的話,我和80%的考研過來人都認為沒必要報面授班,不划算,因為這些東西可以用較低的成本獲得,不要聽某些老師忽悠,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為什麼還要你自己去動手?我想說的是,前三個問題你就是隻用三天時間就能搞定,去微博、微信、知乎、嗶哩嗶哩等網站搜索,有學長學姐就大膽的去問,就足夠,就能省掉你報班的上萬塊錢,話說三天時間你能複習多少,你家沒礦,三天能節省上萬塊錢,值不值;

考研要不要報班?這4個疑問你中了哪一條?

但是網課可以考慮,網課比較便宜,還可以跟研友拼課,網絡課程可以反覆播放,控制速度,選擇回放,這才是適合每個人的學習狀況。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觀看,免去了舟車勞頓之苦。如果你說,網絡上那麼多資源都無法解決你的知識盲點。那這個知識點大概率不會考到,就別再浪費時間啦;

還有一種就是去各大考研微信公眾號獲取免費的資料,裡面有全套的視頻(都是別人買的網課分享出來的)+講義,後期我也會整理出來,免費分享給大家,是的,免費。

對於前三個問題:你只需要去看經驗貼,問已經上岸的學長學姐,他們會很誠心的告訴你該怎麼做,因為他們也經歷過你們現在的階段,只是想讓學弟學妹少走彎路。

但是要注意所有他們的分享,具體實行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調整。

考研要不要報班?這4個疑問你中了哪一條?

2、“聽說有的知名考研機構通過某種渠道可以在考研之前獲得“內部資料”(你懂的),所以我想報個班蹭資料,幾千塊能買到題目也值了。再說了,專業團隊的考前預測也靠譜啊。”

我想說的是:所謂的內部資料,所謂的考前預測,就是押題嘛,如果你是抱著押題的心態去考研的,我建議你不要考研,因為不適合,有這麼長的時間你考研去實習,省得成為陪考大軍中的一員。既然選擇考研就全力以赴,踏踏實實的準備,一定要記住“不要相信所謂的押題,不然會死的很慘”就比如2019年的法碩非法學,用了某運法碩的考前必背225題的考研人,你也就只對兩道題簡答題,意味著考上無望了。這只是舉了一個普遍的例子,各科都是如此,你確定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在押題上嗎?你可別聽那些輔導機構宣稱自己押到了多少道題,他們指的是知識點,論知識點,那你的教材可是押到了百分百的題啊!

考研要不要報班?這4個疑問你中了哪一條?

3、“圖個學習氛圍啊。我的自控能力太差了,一個人沒辦法靜心學習。高中的時候有老師監督和指導我還能乖乖學習,上了大學沒人管就不行啦。所以報個班想找回以前學習的感覺。”

遇到這種情況你無非就是想要有一種學習氛圍,那你就是考研圖書館啊,裡面坐的都是考研人,那種學習氛圍不亞於當年的高三的備考。

4、“周圍很多人都報班了,每天去上課看起來學了很多知識,我不報班總感覺錯過了什麼,很擔心和別的同學拉開差距。

你只不過是圖個心理安慰罷了,加之沒有主見,考研學習被牽著鼻子走,別人幹嘛你也幹嘛,那你可能不適合考研,真正的考研人大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設置了學習計劃與策略,然而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可你的結果上帝不會為你買單。

考研要不要報班?這4個疑問你中了哪一條?

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一個朋友19考研報了一個全程託班,一年下來花了將近3萬。她的總結是:就是給你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地方,另外不用操心資料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我們自己多留心一下也可以解決。而且考研打的就是一場信息戰,你自己不主動去搜集資料和信息,又怎麼會有深入的瞭解。還有就是抱團取暖,多交一些研友,資源共享。

善用以下app獲取考研信息

1.微博+微信公眾號【經驗貼(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貼都要看)+參考書目】

2.知乎(經驗貼)

3.嗶哩嗶哩(俗稱:B站),有大量名師的網課,免費的

關於要不要報班,我就分享到這裡,都是乾貨,有問題可以留言,後期分享免費考研資料,整理不易,可以關注小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