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這個世上,都有各自所佔的位置


每個人在這個世上,都有各自所佔的位置


每個人在這個世上,都有各自所佔的位置。

其實角色不同,出發點就不同。對象不同,側重點也不同。

有時,對待同一件事,哪怕是同一個人,也會因站位不同,對相同的事,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季布曾是項羽賬下的大將,他有幾次圍困劉邦,差點要了劉邦的命。後來項羽失敗後,劉邦花重金收買季布的人頭。

後來有人勸劉邦說,季布當年為項羽服役,圍困你是他的職責,他忠於職守,有什麼不對。

劉邦聽後,不再計較季布,甚至拜季布為郎中。

相反,季布的舅舅丁公,也是和劉邦打仗,有一次困住劉邦後,劉邦求饒說:“我們兩個都是好漢,怎麼能互相殘害呢!”於是丁公撤退,劉邦得以逃脫。

再後來丁公去拜訪劉邦,劉邦當場讓人將他捆了起來,說,丁公作為項羽的大臣卻不忠誠。

使項王失去天下的,就是你這樣的人。於是殺了丁公,並警告其他人說,不要向他學習!

劉邦的做法,看似矛盾,實則也在情理之中。

雖然他曾被“敵人”害過,但畢竟作為君王,他對忠誠之士是有一份天然的欣賞和擔待。

雖然他曾被“恩人”厚待,但也是作為君王,他鄙視,甚至瞧不起,那些因一時心軟,出賣自己主人的臣子。

其實,在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有時,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和隔閡,其實皆因站位不同,才有了所謂的偏見和成見。

也許當你是老闆時,總覺得員工偷懶。但當你是員工時,就會埋怨老闆摳門。

也許當你是婆婆時,總覺得兒媳怎麼做也不對。但當你是母親時,就會處處心疼自己的女兒。


每個人在這個世上,都有各自所佔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