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什麼不稱帝,是不想還是不敢?

君臨天下Q


封建制度下,門閥觀念根深蒂固,以劉娥的出身,高門士族不會認可。她雖有稱帝的念頭,但終其一生,不願通過非常手段,培植勢力奪取政權。與前人相比,劉太后已經做到了極致。

劉太后的諡號,是章獻明肅,《宋史》當中記載,從劉太后開始,行使皇帝權力的,由兩個字的諡號,加為四個字諡號。

一、劉娥的出身

劉娥是劉通的次女,在襁褓中已成孤兒,被四川人龔美收留。十五歲進襄王府,因為出身寒微,襄王的乳母秦國夫人,瞧不起這個以花鼓女身份入府的女子。

真宗十幾歲時,秦國夫人向太宗求來聖旨,將劉娥逐出襄王府。真宗趙恆將劉娥藏在張耆住處,兩人也依然保持來往。直到真宗即位,才封為劉美人入宮。

因為劉娥沒有宗族,後來就把龔美找來,賜劉姓,改名劉美,作劉娥的兄弟。她慢慢升為修儀,再晉升德妃,直到章穆皇后死後,她才成為劉皇后。封后時也遭群臣反對。

二、權力的誘惑

天禧四年(1020年),真宗在後宮養病,大多數政事交給劉皇后決斷。之後又讓十歲的皇太子開設資政堂,讓大臣處理政事,劉皇后在內製裁。真宗遺詔讓劉太后處理軍國大事。

真宗死後,大臣希望改變原先的議政方式。劉太后主張在後宮批閱奏章,遇有重大事情就召輔臣來後宮商議。皇帝同意了大臣們提出的,與太后五天去一次承明殿,太后垂簾聽政。

對於這件事的態度,官員們很高興,太后卻是深感悲哀。但她還是享有出入乘坐大安輦、鳴鞭侍衛等皇帝享有的待遇規格。

三、十一年博弈

劉太后執政期間,曾經問魯宗道怎麼看待武則天。魯宗道回答她,“是唐朝的罪人,幾乎讓社稷危亡”,劉太后沉默不語。

有人討好太后,建議太后為劉氏立廟,太后轉問各位輔政大臣,魯宗道說,“為劉氏立廟,那君王的子孫在哪享用香火供奉?”這件事才作罷。

太后曾經和皇帝同時去往慈孝寺,太后想要乘上轎輦在皇帝的轎輦前面先行。魯宗道拿出“三從四德”裡的“夫死從子”,與太后據理力爭,太后只好在皇帝的轎輦之後,乘車隨行。

四、十一年執守

劉太后向來衣著樸素,身邊侍者看仁宗身邊的人穿戴華貴,也想效仿。劉太后說,“那是君王身邊的嬪妃才能享受的規格,你們不能僭越”。給族人賞賜食物的時候,也嚴格遵守器皿規格。

方仲弓勸劉太后效仿武則天,程琳向劉太后獻上《武后臨朝圖》,劉太后都嚴辭拒絕了,那時她說,“她不想做有辱先帝的事”。也許正是與趙恆的感情,勝過了對權力的渴望。

五、爭議的晚年

晚年時,劉太后逐漸任用外戚。她的親戚、門人、廝役做官的有幾十個,對此有爭議的官員,都被逐出了朝廷。

羅崇勳、江德明等人,憑藉替太后暗訪朝廷政事,逐漸具備一定勢力。朝中官員也有賄賂劉美家中婢女,探聽內廷消息的。

天聖八年(1030年),劉太后生日過的長寧節,使用的是皇帝生日過的乾元節的規格。甚至在在去世當年,劉太后穿上修減過的天子朝服,戴儀天冠,到太廟主持祭祀活動。

總結,劉娥雖因家道中落而出身微寒,但生性聰穎又熟通經史,加上早年不幸的挫折經歷,教她學會隱忍和謹言慎行。真宗去世時,仁宗十二歲,劉娥已大權在握。

雖然沒有家族勢力的支持,但憑藉她當時擁有的權力,如果真的效仿前人,培植勢力謀奪大位。逾越君臣之間的鴻溝,只在旦夕之間。但她最終是盡力剋制自己,死前才希望彌補遺憾。畢竟在臨死前,她鄭重地換上了皇后的禮服,這是她對自己安守其位的最好證明。


八佾歷史君


我覺得是不敢。

她這種慾望,這種稱帝的奢望牢牢地控制在了心底。終於最後一次祭祀太廟時穿上了天子才能穿的袞服,終於站在了趙家列祖列宗面前,站在了群臣和天下百姓的面前,她已經不在乎史書上該如何記錄她這一段,臨終前才露出已經不鋒利的爪牙,完成了自己的心願,給她這十多年的功績做一個肯定。

  • 第一 有武則天這個前車之鑑。劉娥清楚地知道這滿朝上下都在防著她,已經沒有了出其不意的土壤,她走的每一步多有無數的眼睛在審視她,在監視她,在防備她。程琳曾獻上《武后臨朝圖》,她知道這可能是滿朝文武的對她的試探,只能最後假惺惺的作態,拒絕一些大臣的好意。

  • 第二 沒有根基。劉娥其實一直在試探朝中大臣們的態度,不斷的在向權臣們示好,可是收效甚微,大部分的朝臣都拒絕了劉娥的好意。而外戚的勢力弱小,不堪大用。

  • 第三 作為女人,沒有一顆做帝王的心。作為女人想稱帝就要有比男人更殺伐果斷的心,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的王朝開國皇帝都是從血河中走過來的。而劉娥的性格明顯是守成國君的性格,並沒有血流成河的場景,註定垂簾執政已經是她的極限了。

我們知道自古就只有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她的人生軌跡和劉娥有很大的相似度。而武則天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武則天到現在的評價依舊是褒貶不一,歷史上的名聲並不是很好。而劉娥的名聲明顯要好的太多,可見大多數人需要的並不是權力的更迭而是世間的安定祥和。


圍火爐吃西瓜


《清平樂》播出後,有人疑惑太后劉娥為什麼沒有稱帝,是不想稱帝? 還是不敢稱帝?

我是三少,我來回答。

劉娥當然想稱帝

劉娥,是宋朝第一位攝政的皇太后。

從1022年起,54歲的宋真宗駕崩,劉娥開始執政,到1033年太廟大典結束後,劉娥徹底還政,前後大約有11年的時間。

劉娥,一直到自己身體實在是不行了,才徹底地交出政權。

說明了什麼?

坐在高高的廟堂之上,手握國家千軍萬馬之大權,說劉娥不留念權勢?說劉娥不想名正言順地當皇帝,鬼都不相信?

大家看,在《清平樂》的第5集,要舉行祭太廟大典的前夕,劉娥提出自己要著袞服祭祀太廟。

所謂袞服,是指皇帝的禮服,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廟等重大慶典活動才穿的衣服。

從這一點,充分說明劉娥的心裡,一直有個當皇帝的夢。

劉娥是個理性的人

那麼,劉娥一直把持朝政,為什麼沒有直接稱帝呢?何況,當時兒子仁宗還年幼?

這與劉娥個人性格有關,因為,劉娥是個很理性的人!

當年劉娥和趙恆相愛的時候,遭到了趙恆父親宋太宗的暴力反對。

趙恆不忍和劉娥分開,就將劉娥偷偷藏在一個大臣的家裡。整整15年,劉娥沒有邁出門一步,而是利用這15年的時間,研習琴棋書畫,博覽群書。

15年的時間,說來容易!

可是,躲在一個地方,不見天日,還能夠靜下心來學習,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和素質,這種行為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做到的!

劉娥絕對不是一般的人,她高度的自律,高度的理性,為她後來執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娥有稱帝的條件嗎?

當然有!

第1:劉娥是個執政的能手

在15年的幽靜歲月裡博覽群書,到後來宋真宗患病,難以支持日常政事。實際上,宋真宗最後兩年皇帝的政務,都是劉娥處理的。

第2:劉娥有這個能力

我們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劉娥完成了從宋真宗時代到宋仁宗時代政權的平穩交接,更為宋朝在宋仁宗時期的繁榮,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3:劉娥對待大臣的把握上,是非分明,具有睿智的眼光。

丁謂是北宋的宰相,是個天才式人物。最初,劉娥在培植自己勢力的時候,想方設法和丁謂結聯姻,結成了親戚關係。

然而,丁謂依靠自己的聰明,作惡太多。最後,劉娥將這個自己培養的大臣罷相貶職。

劉娥為什麼不稱帝?

劉娥既然一直有稱帝的夢想,又有這個稱帝的能力,為什麼到後來她還是沒有稱帝呢?僅僅只是穿了一次袞服,過癮嗎?

說到底,還是因為劉娥是個理性的人,她對自己稱帝之路做過深刻的評估。

首先:稱帝之路很艱難。

因為劉娥出身卑微,孃家人勢單力薄。不像呂雉,她的孃家哥哥一直都是她堅強有力的後援。

其次:稱帝之後的意義不大。

劉娥沒有生育,她也並非宋仁宗趙禎的生母。

即使劉娥費盡心事稱帝了,最後還是要還政於宋仁宗。呂雉也好,武則天也罷,她們稱帝后都可以給自己的兒子,或者孃家人帶來利益。

這一點,是劉娥不稱帝的最關鍵的地方。

最後,劉娥看重她和宋真宗的感情,她不想違背趙恆的心意。

劉娥臨死前,不停地拉扯身上的袞服。可以看得出,她不願意穿著天子的袞服,去見地下的宋真宗。

劉娥是宋真宗的妻子,卻不是宋仁宗的母親,皇位是宋真宗留給兒子宋仁宗的。如果劉娥真的稱帝了,就說明劉娥搶了宋真宗兒子的皇位。

也就是說,劉娥背叛了宋真宗。

劉娥是個理性的人,她不願意做這種事。

所以,當程琳拿著《武后臨朝圖》給劉娥看時,劉太后當機將圖擲於地上,說道:

"我絕不會做這樣的事!”

三少說:

劉娥在祭祖前幾天,夜夜咳喘,不能平臥,御醫已經不敢再用重藥了。劉娥要求穿袞服,是因為她已經知道自己大限將至。

十年監國的辛苦,穿一次袞服,圓夢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