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鄉橘柚花如雪,不許離人戴一枝”是什麼意思?

柳雙龍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詩的出處。

絕句二首 其一

周文璞

皋伯通家瑣夕暉,八年寒食數歸期。

江鄉橘柚花如雪,不許離人戴一枝。

然後瞭解一下詩人周文璞(約公元1216年前後在世)字晉仙,號方泉,又號野齋、山楹等,陽糓(今屬山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中前後在世。祖上農事耕桑。祖、父隨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寧宗時曾任過溧陽縣丞,後隱居於方皋,窮困潦倒。與南宋著名詞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庫總目》張端義極稱他的灌口二郎歌、聽歐陽琴行、金銅塔歌,以為不減李賀與李白。詞存二首。

分析詩詞的話一定要結合前後文,不能單獨的拿出一句出來賞析。我們先看前兩句“皋伯通家瑣夕暉,八年寒食數歸期”這裡皋伯通家用了典故,詩人以梁鴻自比。梁鴻和妻子流落吳地,寄居在皋伯通家裡。梁鴻死後,皋伯通在吳要離(春秋時吳國勇士)冢邊買了塊地安葬梁鴻,說:“要離是位烈士,梁鴻為人清高,應該讓他們互相親近。”結合詩人的自身際遇在南宋時南渡而流落江南,當過縣丞後隱居方皋,表達了詩人感嘆自身懷才不遇之情,而在看著夕陽下樑鴻的墳墓,想到梁鴻到死都沒有迴歸家長,自己也何嘗不是離家數載,不知道何時才是歸期不覺悲從中來,思念故鄉。

而“江鄉橘柚花如雪,不許離人戴一枝”,這一句詩是虛寫,是詩人自己想象這個時候的家鄉開滿了潔白的橘柚花,身在異地的自己卻不能戴上一支。

詩人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將自己的思鄉之情寄託在了家長的橘柚花上,表達了詩人濃厚的思鄉之情。



月東樓


寒食節正是橘柚花開季節,凡是來的人都要戴一朵以表對去離去的人思念和尊敬。





淼於子


“江鄉橘柚花如雪,不許離人戴一枝”是出自宋代周文璞的作品《絕句二首》中的其一,表面意思是:江南家鄉里的橘柚開花茂盛如雪,而詩人不在家鄉,在這別特的日子裡,沒有能像家鄉風俗那樣可以佩戴橘柚花。實際上是詩人通過描述寒食節家鄉佩戴橘柚花的習俗,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原詩】:《絕句二首·其一》
皋伯通家瑣夕暉,八年寒食數歸期。
江鄉橘柚花如雪,不許離人戴一枝。

01.江鄉橘柚花如雪,不許離人戴一枝

寒食節時期也正是橘柚開花的時節,詩人八年沒有回過家鄉。卻在此時想起寒食節家鄉有佩戴橘柚花的風俗,借風俗這個點來隱藏內心真實的情況,深切思念家鄉。前句是寫景,但不是實際的景,是詩人印象中的景色,八年前離開家鄉時的記憶。

後句“不許離人戴一枝”中的“不許”,看似處於被動狀態,家鄉不允許離開的人佩戴橘柚花,實際上確實也如此,望塵莫及。詩人本想通過這樣風俗的方式來表達下思念之情,但是因為異地的原因,八年的離別思鄉,反而更加能突出思念家鄉的深情。

02.表達方式特別,卻又合情合理

這首詩的別特之處就是採用了家鄉的風俗來表達思鄉之意,而其他詩很多都是借用“明月”、“孤鴻”、“杜鵑”、“沙鷗”等自然景觀來表達思鄉情。風俗習慣離開了本屬地,就不再詩風俗了,詩人在異國他鄉,即使佩戴時橘柚花,也毫無意義,真正顯得有意義的就是迴歸家鄉之後再佩戴,這個才是風俗。

並不是家鄉的“不許”,而是詩人的無能為力的表現。八年的離別,家鄉已經再是從前的樣子,而人更加不是以前的人。少年變青年,青年變中年,中年已是老人。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會更加思鄉,這就是人的落葉歸根。

03 結束語:

有句話叫常回家看看,八年的時光太長了,八年的離別又會失去多少呢?如果可以,外出工作的人,有假期儘量回家看看家人,多陪下家人。也有句話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陪伴何嘗又不是最衷情的孝順呢?如果可以,還是儘量不要離開家鄉,即使要離開,也不要走得太遠!

文/於言
寫作記錄閱讀,閱讀賦予時間價值。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