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打孩子”在眾多父母眼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尤其是在爺爺奶奶眼中,主張孩子犯錯誤,就是該打,認為“

黃荊條下出好人、不打不罵孩子不會成才”。


前兩天,帶著孩子去婆婆家玩,吃過晚飯後閒來無事,一家人便去逛超市。剛進超市不久,就看見一位爺爺在打自己的孫女,原因是:5歲左右的孫女不小心將貨架上橘子罐頭碰倒,在地上摔碎了。而爺爺看見地上的碎罐頭,反手就是一巴掌,將孫女打的鼻血狂流。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超市工作人員見狀,趕緊過來勸阻,爺爺卻怒吼道:“讓她到處亂摸,不打她不長記性”。一位寶媽生氣的對爺爺說道:“你是孩子的親爺爺嗎?怎麼下手這麼狠呢?”“管你什麼事,不聽話就該打”爺爺怒氣衝衝的吼道。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會怎麼樣呢?


很多對孩子要求“嚴格”的父母,在孩子犯錯或者學習成績不理想時,常常就會理直氣壯的對孩子實行“棍棒”教育,美其名曰“不打不成器”。殊不知,這樣的“棍棒”教育,常常會給孩子內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後果,比如影響孩子的智商。據美國兒童專家研究表明: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逃不過這3種結局。


01、經常捱打的孩子智商低

一項研究表明:經常捱打、捱罵的孩子,智商會比其他孩子低。美國兒童研究專家曾針對“捱打”與“不捱打”的孩子,進行了智力測驗,結果發現:從來沒有捱過打或極少捱打的孩子,在智力測驗中的表現,要比經常捱打的孩子好得多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究其原因追溯,極少捱打的孩子犯了錯,父母會花大量的時間來與孩子溝通交談,給他們講道理,讓孩子明白犯錯的後果及應該怎麼做。這種語言上的親子互動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


而那些經常捱打的孩子,“不打孩子不成器”的思想在父母腦海中根深蒂固,他們主觀認為跟孩子交談是費時間且不管用,所以他們都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打孩子。殊不知,“不打孩子不成器”不僅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一味的打孩子,不與孩子溝通,還會阻礙孩子的認知能力。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經常捱打的孩子,不是形成好鬥的心理,就是愛逃避,這種心理會嚴重衝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而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不好,就會影響一個人的智商。


02、經常捱打的孩子易犯罪

很多脾氣急躁的父母,面對犯錯的孩子,常常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打孩子一頓。而孩子在捱打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強烈的牴觸與反抗情緒。當孩子長大有力量後,就容易將這種情緒“轉嫁”到別人身上,經常打別人。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從小攻擊性強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容易犯罪。

堂哥從小就調皮,而叔叔脾氣又不好,面對調皮的堂哥,總是愛用“拳頭”解決問題。在家受爸爸打的堂哥,在學校就愛去打同學,經常就把同學打的鼻血直流,幾乎每週都要請家長,老師也很是無奈,而堂哥也成為學習有名的“校霸”。

後來初中未畢業的堂哥就輟學去“混社會”,社會沒“混好”,最終將自己送進了監獄。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過:“父母在動手的時候,所得到的印象,哪怕是極微極小,小到幾乎察覺不出,卻有極重大的影響”。因為孩子在幼兒時期的可塑性與模仿能力都很強,父母的行為舉止,對孩子的影響頗大。倘若父母遇事愛用“暴力”解決,那麼孩子也會有這種想法。

同時,很多電視、電影中的暴力行為也會對孩子的攻擊性產生影響。堂哥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看打架鬥毆性質的電影。總而言之,為了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當孩子犯錯時,要積極的與孩子交談,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打孩子。


03、經常捱打的孩子易導致心理創傷

很多父母信奉“棍棒教育”,打著“為孩子好”或“不打不成器”的旗號,輕者對孩子大聲吼叫,重者棍棒伺候。殊不知,打罵從來都不是愛孩子的表現,而是一種教育上的懶惰。打罵不僅讓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關愛,還容易導致自卑、懦弱、孤獨的心理,讓孩子一生都備受“拳頭”的困擾。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欣欣爸爸脾氣暴躁,嗜酒如命,每次喝醉酒後就會發酒瘋,以打欣欣出氣。那時的欣欣非常痛恨父親,做夢都想逃離這個家,如今欣欣雖然逃離了家,遠離的父親,但父親給她造成的傷害卻困擾她一輩子。

用欣欣的話說,總能從自己的行為中看到爸爸的影子,知道不好卻改不掉。爸爸的“拳頭”帶給自己的傷害,就像一根針一樣扎進了自己的心口,自己對爸爸最深的記憶,就是“拳頭”。

據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經常捱打的孩子,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心理偏差,比如說謊、懦弱、孤獨、固執、粗暴等。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美國兒科學會也發佈聲明:成年人對兒童任何形式的體罰、吼叫或羞辱,在短期內對兒童行為的管理效果最差,長期則無效。研究表明,體罰與兒童的負面行為、認知、社會心理風險增加存在關聯。


當孩子犯錯時,負面應該怎樣懲罰孩子好呢?

當孩子犯錯時,作為父母應該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但懲罰不等於體罰,不是簡單粗暴的打一頓,而是要在尊重孩子的人格、維護孩子的自尊前提下進行。


①冷處理,讓孩子體驗後果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可以選擇“冷處理”的方式。小杰媽就非常愛用“冷處理”的方式來“懲罰”孩子,當小杰哭鬧時,媽媽會評估他困難的原因,若無理,就會任由他哭鬧,自己該幹嘛就幹嘛。

一般10來分鐘,孩子看到自己的哭鬧沒有吸引媽媽的關注時,他就會選擇放棄。幾次之後,孩子便不會無理哭鬧。因此,父母可以學習小杰媽媽的這種方式,讓孩子學會約束自己。

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在意


②避免當眾處罰,給孩子留尊嚴

倘若孩子在公眾場合犯錯後,父母最好不要當眾批評,甚至懲罰孩子。應及時帶孩子回家,回家後再對其進行教育,或給予適當的懲罰。比如一天不準看電視、取消外出計劃、罰孩子洗一頓碗等。


③計時隔離

曾在一檔親子綜藝節目中,看過這樣一幕:當明星的孩子吃飯不認真,將飯菜故意倒在地上,而這位明星媽媽沒有打罵孩子,而是將孩子抱進臥室,關上門,讓他獨自呆了2分鐘。

2分鐘後,媽媽將他抱出來,再對其進行了說服教育,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好的,希望他以後要改正。

當時看到這一幕時,就對這位明星媽媽的懲罰教育非常贊同。當孩子犯錯時,將孩子“計時”隔離,會暗示孩子,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被大家接受的。再者讓孩子暫時離開,也可以緩解大人與孩子的緊張氣氛,讓孩子能夠冷靜的反思自己的行為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應該耐心的教育孩子。當孩子犯下錯誤時,父母應選擇適當的懲罰方式,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孩子。應該讓孩子明白犯錯的原因及後果,教育孩子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END


今日話題:


你會打孩子嗎?


歡迎留言聊聊您的觀點。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