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幾十年來,洛杉磯的電影院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但是在新冠病毒流行的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靜候未來的命運。

就算是二戰前的經濟大蕭條,只靠賣十分美一張的門票,洛杉磯的電影院都挺過來了,多少年來,洛杉磯大大小小的地震和對地產虎視眈眈的開發商都沒擊垮它們。它們見證了錄像機的崛起和淘汰,還遭受了放映「貓」的恥辱,這部電影 2019 年上映,評價極其糟糕(甚至有人說「除了狗的誕生,貓咪們沒經歷過比這更丟臉的事了」)。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Alex Theater 建於1925年

但是,新冠病毒的肆虐沉重打擊了許多洛杉磯的電影院,例如位於好萊塢星光大道的有 93 年曆史的中國劇院,它類似蘇派建築的風格是好萊塢多元化的象徵之一。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不僅洛杉磯的電影院受到了影響,全美的電影院都已經關閉了一個多月,五千多家電影院空空蕩蕩,沒有任何觀眾。要等到六月,七月,還是八月?它們只能猜想何時才能重新啟動放映機。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售票口

好萊塢依舊相信,在漆黑的影院裡和陌生人一起看電影,是一種魔法般的體驗。

「每個人都需要集體生活,這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索尼影業的主席說,「我堅定不移地相信這一點很重要,經歷新冠病毒後,人們更會意識到這一點。」

時間會證明他的話是否正確。

雖然洛杉磯的老劇院見證了電影的興盛,但是由於新冠病毒,它們現在只能安靜地等待接下來的命運。其中,有的在電影無法賺錢時轉型成了音樂廳,於是在劇烈的變動中生存了下來;有的不堪一擊,在這史無前例的考驗下瑟瑟發抖;有的不屈不撓,任何挫折都無法擋住它們的光芒。

1931 年,洛杉磯劇院(Los Angeles Theater )開業當晚舉辦了電影「城市之光」(City Lights) 的首映,在那個夜晚,卓別林飾演的流浪漢愛上了弗吉尼亞·切瑞爾飾演的失明賣花姑娘。舉辦這場首映對洛杉磯劇院來說是非常聰明的選擇,它就是要讓大眾的目光聚焦在劇院的高雅上:法國巴洛克式的建築,凡爾賽宮式的大廳,霓虹色的燈光。但是現在,它和附近的布雜藝術風格的歐菲姆劇院(The Orpheum)一樣,主要成了舉辦演唱會的地方——不過依舊零星放映一些電影。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The Orpheum

1963 年,當人們擔心電影會被電視取代時,Cinerama Dome 建成了。它有 800 個座位,26 米長的超大銀幕,完全覆蓋你的視野範圍。坐落在好萊塢中心的日落大道上,這家電影院前總是熱鬧非凡,經常舉行紅毯首映禮,尤其喜歡放映爆米花片。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Cinerama Dome

相比之下,威爾頓劇院(Wiltern Theater)的經歷曲折多了。

1931 年,名字還是 Warner Brothers Western Theater 的它向影迷們敞開了大門。以前,這兒彷彿好萊塢的明信片:克拉克蓋博和瓊·克勞馥光臨這裡參加首映禮,門口大理石地上的聚光燈幾乎要把天空打穿了個窟窿。後來,它的新主人重新給他起了「威爾頓」(Wiltern) 這個名字,來自它對面的街道「Wilshire」和「Western」(現在那裡變成了韓國城) 。改名換姓之後,它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門庭沒落,華麗的室內裝修也顯得淒涼。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Warner Brothers Western Theater

70 年代,威爾頓劇院兩次面臨被拆除的危險,80 年代翻新後到現在,主要舉辦獨立搖滾樂隊的演出,麥當娜也在此演出過。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The Wiltern Theater

早已失去往日榮光的巔峰劇院(Crest Theatre, 從前被稱作偉大的巔峰劇院)陰魂不散地坐落在韋斯特伍德街區,彷彿黑色電影裡的場景,半生不死地等待有人來將時光倒流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大學在 2018 年買下了這座 79 歲的劇院,資金來自 Susan Bay Nimoy 用來紀念她丈夫 Leonard Nimoy 的基金(兩人是「星際迷航」的演員),預期在 2022 年重新開放劇院,轉型成一個表演藝術空間。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位於日落大道上的蘿西劇院(The Roxy Theatre)用了一條標語「Touch-A, Touch-A, Touch Me」(碰我,碰我,快來碰我) ,來自歌舞片「洛基恐怖秀」裡充滿挑釁意味的臺詞,在新冠時期,俱樂部把它改寫成了「Don’t Touch-A, Touch-A, Touch Me」(別別別,千萬別碰我)。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The Roxy

類似的劇院標語還有「No Close Encounters of Any Kind」(禁止任何類型的接觸,來自斯皮爾格的電影「第三類接觸」),還有「We’re Gonna Need a Bigger Boat」(我們需要一艘更大的船,來自電影「大白鯊」)。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2007 年,昆汀從推土機的爪牙下拯救了比弗利影院。被昆汀買下後,這個擁有兩百多個座位的影院成了電影愛好者的聖地,時常重映經典,也偶爾上映新片。最近,它重映了 1993 年為芭芭拉·斯坦威克量身打造的電影「閻將軍的苦茶」(雖然當時電影票房慘敗,但近來收穫了批評家的讚譽) 。去年夏天,這個電影院上映了昆汀自己導演的「好萊塢往事」,連續 55 場都售罄了。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New Beverly Cinema

這些時光穿梭機般的劇院還包括費爾法克斯影院(Fairfax Theater)。從前,它擁有 163 個沙發座位,經常放映默片。關閉兩年後,它於去年 12 月重新開業了。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The Fairfax Cinema

音樂廳影院(Music Hall)專門放映外國電影和紀錄片,它於 1937 年開放,在去年換了主人。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The Music Hall

海華絲劇院(Hayworth Theatre)的標語寫著「Darlings we miss you」(親愛的觀眾,我們很想你) 。我們也很想念你,海華絲劇院。它長達幾十年的影院生涯在 1985 年結束了,當時主要上映經典電影。當時的劇院所有者Tom Cooper對洛杉磯時報說:「電視也開始播放老電影,它殺死了電影院。」海華絲劇院的名字來源於麗塔·海華絲(Rita Hayworth,美國紅極一時的性感偶像),可福音教會也在這舉辦過活動。最近,它變成了一家喜劇俱樂部。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The Hayworth Theater

還有洛杉磯宏偉的巨蛋劇院——TCL Imax 中國劇院(這個無聊的劇院名來自與中國的電子科技集團,TCL集團的品牌協議),因為好萊塢傳奇明星的手印保存在這裡,遊客經常把它門前堵得水洩不通。

1927 年,這個擁有 932 個座位的中國劇院首映了塞西爾·德米爾的史詩電影「萬王之王」,它現在依舊是好萊塢最著名的首映禮舉行地,也是每次「星球大戰」續集上映時粉絲們露營地,甚至「速度與激情7」上映時,還開來多輛賽車,僱穿著比基尼的模特在車頂跳舞。

好萊塢的前世今生:美國在新冠病毒面前,它們只能乖乖關門

The TCL Chinese

九十多年來,這些老劇院放映的電影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啟迪和靈感,相信不久的未來,它們會再次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